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天然林保护:3.7个百分点意味着什么?

  • 发布时间:2015-01-30 08:32:40  来源:国家林业局网站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按照国家要求,我们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但我们并不太担心今后没饭吃,因为已经有了新出路。”互助土族自治县北山林场的职工和群众所说的新出路,就是森林生态旅游和林下产业。

  地处祁连山脉东段的北山林场加快转型步伐,全面保护天然林,积极培育人工林。随着生态的改善,越来越多的游客来这里体验森林生态游。林场顺势而上,改善基础设施,提高接待能力,使之逐渐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地质森林公园。

  北山林场的转型升级,是我省天然林保护工程取得实效的一个剪影。近年来,全省以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共同发展的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为生态文明、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群众就业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森林蕴含着生机和希望。而天然林则是森林资源的精华,具有强大的涵养水源、释氧固碳、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多重生态功能。

  1998年长江流域和松花江、嫩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涝灾害后,针对长期以来我国天然林资源过度消耗而引起的生态环境恶化的现实,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重大决策,并开展试点工作。该工程旨在通过天然林禁伐和大幅减少商品木材产量,有计划分流安置林区职工等措施,主要解决我国天然林的休养生息和恢复发展问题。

  同年11月9日,我省发布了《关于停止天然林采伐的通告》,玛可河林业局率先响应停伐号召,成为我省天保工程惟一的试点单位。

  我省是天然林稀有省份,仅有的天然林资源零星分布黄河、长江和澜沧江源头地区的高山峡谷之中,是三大江河极为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其极端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世纪初全国天保工程一期建设正式启动以来,我省将长江、黄河、澜沧江流域的西宁、海东、海北、海南、黄南、果洛、玉树7个市(州),共39个县纳入天保工程实施范围,总面积39.1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54.3%。

  停伐,不仅是林业的大事,更是天保工程区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省天保工程区实现了由木材生产为主向生态建设为主的发展转型,林业职工由“砍树人”向“护林人”“育林人”等就业岗位转型。停伐后,林区工人和林农放下油锯、斧子,扛起锄头、铁锹,新建公益林547.3万亩,其中人工造林31万亩,封山育林489万亩,飞播造林27.3万亩。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2000年的4.9%提高到2010年的8.6%,新增3.7个百分点。

  3.7个百分点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为期十年的天保一期工程建设使我省天然林资源进入了全面恢复和发展的新阶段。

  ——天然林得到有效保护,森林资源呈现恢复性增长;

  ——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生态状况明显好转;

  ——林区民生持续改善,林区社会保持稳定;

  ——林场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林区管护条件明显改善;

  ——三江源地区生态恶化趋势得到缓解;

  ——黑河流域和东部黄土丘陵区的生态状况得到改善;

  ——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明显增加……

  在十年成果的基础上,天保二期工程建设相继开始:继续停止天然林采伐;继续实施森林管护补助政策;完善社会保险补助政策;完善政策性社会性支出补助政策;继续实行公益林建设投资补助政策;增加森林培育经营补助政策;加大林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公共管护支出……

  这不仅是一项工程,更是一项人类永久的事业。

  通过天保工程的深入实施,社会公众的森林资源保护意识得到提高,生态文明观念进一步增强。

  记者在省林业厅天然林保护工程办公室看到,一张精细的地图贴满了半个墙壁,办公室主任田剑向告诉我们,全省森林资源分布与天然林保护情况在这张图纸上一目了然。为“摸清”这份绿色“家底”,天保工程的工作人员着实做足了功课。他们将最新核定的天保管护面积和公益林补偿面积,结合我省目前正在开展的新增公益林数据对接工作,对天保工程区二期建设的规划数据和公益林调查成果进一步衔接,绘制出一张天保、公益林图。

  我省在推进天保工程现代化管理进程中,还不断加大科技支撑力度。先后在湟中、民和、门源、同仁等7县开展天然次生林区森林资源管护监测与示范、优良树种繁育及干旱浅山造林技术研究等天保工程林业科技支撑项目,把林业生产实际与先进科技紧密结合起来,创造良好的科技研究环境,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争取在关键技术上取得新突破、新进展,用科技助推天保工程建设质量,加快林业发展的速度和后劲。

  与此同时,在玛可河林区安排藏茶种植;西宁市周边林区绿色废弃物的开发与利用;门源仙米林区蓝马鸡等珍贵禽类养殖、大通林区特色种植等项目……在国有林场发展改革中,我省以国有林场发展林下经济项目为推手,辐射带动全省国有林场开展林下经济项目,促进林区农牧户增收致富和管护天然林的积极性,助推天保工程区转型发展,为国有林场发展改革打好了基础。

  今年,是天然林保护工程“全面保护年”。主动适应新常态,全面推进依法治林、产业促林、改革活林和科技兴林,我省天保工程建设将把握重要机遇,“提标”、“扩面”、“改革”、“完善”,努力把全省的天然林全都保护起来,为青海蓝、高原绿、三江源创造更美丽、更和谐的生态图景。

  数字点击

  我省对102个国有林场进行考核评比

  为充分发挥林业部门在国有林场管理中的“指挥棒”作用,2014年我省全面开展了公益林、天然林保护补助资金与保护责任、保护效果挂钩工作。

  对全省102个国有林场为主体的国有管护单位开展考核评比工作,实现项目资金与管理效益挂钩,对达到不同考核等级的国有林场进行相应的资金扣减和奖励,以此激发国有林场发展活力,充分发挥国有林场在森林资源培育、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中的骨干和示范作用,此项工作首创全国国有林场考核评比先河。

  智能系统24小时实时监控天然林

  天保二期工程实施以来,我省在西宁南北山、互助北山、玛可河、大通东峡、祁连等重点林区相继开展林业“三防”智能管控系统试点建设工作。

  这种系统主要以森林定点巡护、有害生物监控预测、森林火险预警体系为建设内容,将卫星技术、网络技术及无人机技术等综合运用于林业三防领域,对森林资源进行实时动态监控,有效改善人工巡护在空间、时间等方面的限制,及时掌握林区内火灾、动物活动、植被生长、有害生物、水土流失、乱砍滥伐、乱占滥用土地等情况,实现大范围、大视野的全天候24小时实时监测、监控及自动报警。该项目对减轻护林工作强度、提高护林工作效率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提升了我省森林管护能力和水平。

  海西新增公益林1387万亩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本着“慎用钱,质为先”的原则,持续推进生态公益林建设,连年实施国家重点公益林项目建设,公益林面积从2004年的456万亩增加到目前的1843.03万亩,新增公益林面积1387.03万亩。全州国家级生态公益面积的增加,有力促进了林业生态建设,为柴达木国家级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构筑了生态屏障。

  生态论坛

  “天然”的职责

  新年初,人民日报报道,难觅踪影的野生东北虎重现兴安岭,在林海雪原踏雪迎春。

  2014年初,以大小兴安岭为主的黑龙江省重点国有天然林区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结束了175年大规模砍伐的历史。

  年头年尾的两则报道之间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并向人们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一个世纪以来,我国的野生东北虎数量锐减之势与森林过度采伐密切相关。在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的大背景下,为确保国家生态安全,彻底封山停伐势在必行。

  同样,地处青藏高原的青海省在天然林资源保护方面亮点纷呈,自2000年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一期建设正式启动以来,我省将长江、黄河、澜沧江流域的西宁、海东、海北、海南、黄南、果洛、玉树7个市(州),共39个县纳入天保工程实施范围,总面积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一半以上。我省天保工程区实现了由木材生产为主向生态建设为主的发展转型,林业职工由“砍树人”向“护林人”“育林人”等就业岗位转型,工程区森林覆盖率十多年新增3.7个百分点。天然林保护工作取得这样的一个成绩,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生态建设思路和林业战线干部职工长达十年的不懈呵护。十年天保工程建设,让全省各族人民切身感受到了生态环境的明显改善,对生态立省战略和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充满了信心。

  刚刚结束的“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从主体功能、空间布局、产业结构和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系统谋划,统筹推进,深入实施生态保护建设工程,保护好大自然赐予的绿色财富,争当生态文明建设的排头兵。

  定位明晰了,责任明确了,管理体制和经营模式也要与时俱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青海要坚定地把坚持生态保护第一作为面向未来的战略抉择。认真落实生态保护第一的新要求,启动全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制定实施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行动方案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总体方案,通过制度保障、投入支撑、科技助力、公众参与、社会支持、各界关注,共同实施好生态保护第一这一重大决策。

  从这个意义上讲,保护好三江源头高山峡谷中仅存的天然林,是我们“天然”的职责。(作者王颖)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