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28日 星期天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我国自主创新进入厚积薄发新阶段

  • 发布时间:2015-01-26 12:41: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刘松柏  责任编辑:罗伯特

  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26日讯 (记者 刘松柏)在昨天举行的“2014中国企业自主创新TOP100评价发布暨中国新兴领军者年会”上,中国企业评价协会会长侯云春表示,我国近几年在科技创新方面的确取得了相当的成绩。2013年,我国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达到11906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09%;研发人员全时当量达到324.7万人年,居世界第一,占全球总量的29.2%;国际科学论文数量居世界第二,高被引论文数量居世界第四;本国人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居世界第一和第二,占到全球总量的37.9%和22.3%;全国有效期内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近6万家;创业板上市的355家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占93%……我国创新已经进入到厚积薄发的新阶段。

  侯云春说,中国经济正在进入以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为明显特征的新常态,能否在经济增速下台阶的同时,使经济增长水平上台阶,努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自主创新,“但在企业自主创新评价过程中,我们也发现我国企业在自主创新上仍然存在明显差距。” 较为典型的是研发投入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在创新成果产出方面仍然缺乏原创性成果、在创新的体制机制方面仍有诸多未理顺之处、在创新人才的培养与激励方面仍有待改善,等等。

  同期发布的《2014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评价报告》显示,目前我国企业自主创新总体上仍然以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首选,而难度最大的原始创新排在最后。是什么因素影响了企业的自主创新?《报告》认为,“研发费用过高和研发偿还期过长”、“缺乏技术人次”,“风险大”和““缺乏资金”是影响企业自主创新的前四位因素。

  “创新的体制机制不顺,人才激励不足,也是重要原因。”侯云春说。根据报告,目前我国企业对研发人员的主要奖励方式仍然以升职、发奖金、加薪等短期激励为主,而收益分享、期权等长期激励方式则相对较少采用。此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研发离市场需求还有相当大的距离,“成果的技术不成熟”、“缺乏有关信息”、“研究成果脱离实际”、“对成果的市场前景把握不准”等因素也影响了企业从这些机构中获取科研成果。

  根据报告,多数行业的TOP100企业自主创新的首要动力来源是“市场需求”,第二动力来源是“同行竞争”,第三动力来源是“市场上出现新技术”,“政策激励”因素仅仅是自主创新第四位的动力来源。“对于企业的自主创新而言,其自身的内部动力与影响因素远比外部的政府政策优惠激励来得重要。企业直面市场需求、开拓新市场是促进其进行自主创新的最大动力和目标。”侯云春说。为此,他建议,政府应该把重点放在为企业发展创造一个更好的市场环境上,破除一切束缚创新的桎梏,政府出台的扶持政策应该是“普惠型”的减税政策以替代“选择性”的财政支持。“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对企业自主创新最具吸引力的政府政策还是减税和产业政策,而不是给予财政拨款、科技人员奖励、科技开发专项贷款等选择性政策。”

  侯云春认为,产学研合作中,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应更加聚集于培养人才、进行基础性研究以及更进一步向社会开放其科研设备资源,配合好企业进行创新,真正加强“以企业为中心”的产学研合作。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2014中国企业自主创新TOP100评价发布暨中国新兴领军者年会”由中国企业评价协会主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承办。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企业评价协会会长侯云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来明、新华社原副社长何东君、国家工信部总工程师朱宏任、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尹中卿、国务院国资委监事会主席季晓南、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胡志坚等多位专家、学者以及近300名优秀企业代表出席了此次活动。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