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上市公司为何不爱主业爱理财

  • 发布时间:2015-01-23 06:06:56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虽然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很多,但这种行为仍然释放出公司主业发展不振,公司缺乏清晰发展规划等不良信号,建议投资者多加注意

  2015年的日历刚刚撕去20多张,已有近百家上市公司密集公布了购买理财产品的公告。虽然上市公司购买银行理财合法合规,但业界对其评价仍然存在分歧。

  有业内人士表示,上市公司实现资金的保值增值,并增厚其自身业绩也是上市公司回馈股东的主要途径之一;但也有专家、学者认为,一些公司挤破头上市融资,却没有将募集到的资金用于开拓主业,而是用于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明显有偏离主业之嫌。

  掀起理财热潮

  1月22日,广联达发布了关于公司2015年度购买理财产品的公告,使用自有资金2亿元购买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实际上,广联达只是近期上市公司理财热的一个缩影。据万得数据统计显示,从今年初至22日发稿时止,共有91家上市公司先后发布公告投资于银行理财。

  刚刚于去年12月31日登陆A股的园区设计,在上市半个月后就发布公告称,使用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购买保本理财产品。该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 1500万股,每股发行价格为29.97元,募集资金总额为44955万元,扣除发行费用3268.49万元后,募集资金净额为41686.51万元,并对募集资金采取了专户存储。截至1月6日,公司募集资金账户余额为42639.35万元。根据募投项目推进计划,近期公司的募集资金存在暂时闲置的情形。

  “考虑投资项目所需资金的滞后性,在确保不影响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的前提下,为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公司拟对最高额度不超过2.8亿元暂时闲置的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用于购买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保本理财产品。”园区设计相关人士表示。

  记者梳理多家上市公司公告发现,上市公司用于投资理财产品的资金来源大多为自有闲置资金和暂时没有明确用途的超募资金。购买的基本上是低风险的保本型理财产品,产品周期以中短期为主,预期年化收益率则在5%到6%之间,远高于银行一年定期存款利率。

  “上市公司之所以钟爱理财,主要是为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中南地区一家上市公司董秘告诉记者,如果上市公司账上有一笔不小的资金额度,要到2个月后才会有需要投入的项目。此时,资金空闲时间大概也就有2个月左右,存短期定存和银行活期账户的利息都很低,购买一个短期的理财产品,无疑是较好选择。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告诉《经济日报》记者,目前我国正处于“三期叠加”时期,实体经济面临下行风险,而原材料和劳动成本压力却不断增大,不少上市公司净利润率下滑,公司对于投资扩大产能的意愿不足,而银行理财产品恰好成为其“搁置”闲置资金的重要投资渠道之一。

  凸显投资慵懒

  对于上市公司投资银行理财产品,中国证监会于2012年发布《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管要求》,明确规定上市公司暂时闲置的募集资金可进行现金管理,但其投资的产品须符合一定的条件:安全性高,满足保本要求,产品发行主体能够提供保本承诺;流动性好,不得影响募集资金投资计划正常进行。

  其实,部分上市公司早已成为了“理财专户”,有的公司甚至可以依靠购买理财产品来填补主营业务亏损并最终实现盈利。北京师范大学公司治理与企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高明华表示,上市公司利用闲置募集资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是一种较为“慵懒”的投资行为,不仅背离了当初发展主业、实业的初衷,也反映出公司高管缺乏进取精神,甚至发出“看淡”主业发展前景等信号。

  “这明显是对募集资金的畸形利用。”李大霄说,虽然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很多,但这种行为仍然释放出公司主业发展不振、公司缺乏清晰发展规划等不良信号,建议投资者对这类公司多加防范。

  目前而言,IPO仍然是国内众多企业融资的重要手段。但有不少上市公司融资的目的不是为了发展自身主业,也不会考虑投资者的利益诉求,而是将是否满足企业自身内部的利益链条作为首要考虑依据。

  “一方面,监管层要加强和健全有关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制度和机制;另一方面,也要积极调动投资者的监督热情。”高明华告诉记者,由于A股上市公司的分红比例和金额均较低,大部分散户投资者还是通过“低买高卖”等溢价手段盈利,这使得投资者不会特别注意公司的风险控制能力。

  “亟需提高A股上市公司的分红比例和额度,加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教育,提高普通投资者的监管意识和监管理念,使上市公司的投融资行为始终处于‘阳光式’监管之下。”高明华建议。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