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散养混养,不妨虾兵蟹将一起上

  • 发布时间:2015-01-21 07:33:55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正是蟹塘清理时节,1月18日,南京市高淳区砖墙镇农民邢振秀正给抽干水的蟹塘洒石灰消毒。“去年螃蟹增产了,可是收入没有增加。今年究竟还养不养蟹,到现在心里也没底。”他说,无论养什么水产,过些日子都该投放苗种了,他准备到区水产局请教一下专家。

  纠结:养大蟹还是养小蟹

  “去年是螃蟹养殖史上最特殊的一年。”高淳区农业局党委书记陈贤明说,去年,高淳区螃蟹产量同比至少增加20%以上,但价格却下跌明显,小规格螃蟹(平均每只2两左右)还好,价格只下跌了10%左右,大规格螃蟹(公蟹四两半以上,母蟹三两半以上)就惨了,几乎是“拦腰一刀”。因此,去年全区接近20%的蟹农是亏损的。

  “大规格螃蟹跌价厉害,今年该多养点中小规格螃蟹了吧?”记者问。

  “螃蟹规格控制技术农民基本掌握,关键是市场不好预判。”陈贤明说,去年,三四十元一斤的中等规格螃蟹确实非常好卖,但是,如果今年大家都养这种规格的螃蟹了,说不准大螃蟹的价格又上去了呢,毕竟大规格螃蟹也是有一定的消费群体的。“区内大的合作社在千方百计了解主产区的螃蟹养殖动向,但是全面的信息根本不可能获得,所以大家心里都没底。”

  其实,螃蟹养殖业有过一个“大养蟹”到“养大蟹”的变化:开始几年市场供应不足,什么螃蟹都能卖掉,养殖规模越来越大。后来供应充分了,蟹农们发现10只中等规格螃蟹卖不过2只大螃蟹,于是开始养大蟹。八项规定出台后螃蟹公款消费几乎绝迹,大螃蟹又卖不出好价钱了。“究竟该养大蟹还是养小蟹,养多少大蟹多少小蟹,不仅农民纠结,我们也纠结,因为真的说不准。”陈贤明说。

  既然养蟹效益不好说,那么养殖面积是否减少了呢?“至少高淳区没有明显减少。”陈贤明说,尽管部分蟹农亏损,但大部分蟹农亩均纯收入能达二三千元,比种粮收入还是要高。

  避险:塘里不只“横行客”

  单一的养蟹模式风险太大,有的农民开始尝试搞混养。

  “比较理想的是青虾和螃蟹混养。”陈贤明说,这一混养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单一的螃蟹养殖,正常亩均产量在250斤左右,高淳有个农民去年虾蟹混养,青虾和螃蟹每亩产量都达到175斤,尽管螃蟹规格小一点,但加起来亩均纯收益超过6000元。“现在,农业部门正大力推动这种养殖方式。”

  无独有偶,泰州市姜堰区兴泰镇农民朱状民养了300多亩螃蟹,不过,去年他采用的是蟹鱼混养方式。除了投放蟹苗,他在每亩水面投放了30条鱖鱼或鲢鱼苗,螃蟹的产量基本不受影响,卖掉的鱼就是多出来的纯效益了。泰兴市黄桥镇诸马村渔业示范户钱国才原本是养鱼的,去年初在鱼塘里套放了蟹苗,入秋后利用地笼捕蟹,亩均增收1000多元。兴化市中堡镇龙虾与螃蟹混养的塘口有1.7万多亩,该镇水产站副站长王坤方介绍,虾蟹混养,龙虾卖完后,绝大多数养殖户就能收回养殖成本了。

  逆行:散养解放劳动力

  “以前螃蟹都是一家一户精养的,现在改为上世纪70年代那样的‘散养’了。”位于苏州市相城区的西湖水产生态养殖专业合作联社场长毛巧林告诉记者,目前,环阳澄湖西湖的七个渔业专业合作社联手,共同组建了苏州市西湖水产生态养殖专业合作联社,农民可按水面、资金等多种形式自由入股,养殖模式则由过去一家一户圈湖精养转为散养。

  阳澄西湖的螃蟹养殖户原先每家仅有20—30亩水域,圈子小、养殖密度高,全靠人工喂养,平均每只螃蟹饵料成本在10元左右,还要耗费大量人力。前几年因为阳澄湖水质不佳,激浪鱼、贝类等逐渐消亡,既危及水体生态安全,也不利于螃蟹养殖,有关部门出台规定,在阳澄湖养殖螃蟹不允许投放任何含有添加剂的饵料,只能投放小鱼小虾、水草等自然饲料。遍布湖中的围网也被全部拆除。这样,养螃蟹可以,但必须粗放的散养了。

  没想到散养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毛巧林说,粗放养殖之后,直接饲料成本下降到每只1元,尽管总体上大规格蟹出现比例低于精养,但却更容易出现六七两的超大规格的蟹。由于投入少,不必过于计较每只蟹的规格,捕捞和销售周期长了,而错开上市季节还能卖出好价钱:最早6月初就能上市1两左右的小蟹,价格在 20~30元/斤左右;到7月底,2两左右的中等蟹也上市了,价格涨到40~50元/斤……直到12月,整个下半年都能吃到阳澄湖大闸蟹。因此,农民从合作社分到的红利并不比自己养蟹少。

  “更主要的是,由于养蟹的事几乎全部由联社打理,需要的劳动力大大减少。”毛巧林说,那些原来被束缚在二三十亩水面上的农民,现在有的开起了农家乐饭店,有的成为外地大闸蟹经销专职代理,更多的在本地企业找到了工作。

  本报记者 孟 旭 赵晓勇 朱新法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