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那些见证中国外贸发展的阿拉伯商人

  • 发布时间:2015-01-20 10:31:59  来源:宁夏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2003年,还在武汉攻读骨外科博士学位的巴勒斯坦人阿卜杜拉陪经商的朋友来到浙江义乌,当时他就被这里的经商氛围深深吸引。

  后来,他接到朋友的电话,要求从义乌小商品市场进货,久而久之,他开始在义乌设立公司,生意越做越大,最后和家人定居于此。

  一边喝着巴勒斯坦咖啡一边吃着阿拉伯小点心,阿卜杜拉在他位于义乌市中心的办公室和记者讲述起自己的经商故事。北京、上海、武汉、义乌……这些地名串起来就是1992年至今阿卜杜拉在中国的人生轨迹。在这段人生里,他有了一个中文名叫周德,也拥有了三个可爱的女儿。

  “如果把大部分阿拉伯商人在中国的轨迹重叠起来,你会发现终点都在一个地方——浙江义乌。”义乌市涉外服务中心主任陈林瑞说。

  浓郁的外贸氛围、发达的市场,以及当地越来越包容、便利的生活环境,吸引不少来自西亚北非地区的阿拉伯国家商人,在这个被誉为“新丝绸之路起点”的地方找到事业和生活的新发展。

  “刚到义乌的时候阿拉伯人还很少,语言不通,没有清真饮食和阿拉伯风味餐馆,更没有做礼拜等日常宗教仪式的地方。”苏丹人艾哈迈德经营着一家名叫蓝月的商贸公司,他告诉记者,2002年前后,来义乌做生意的阿拉伯人开始慢慢多起来。

  根据义乌市商贸局的统计数据,2002年以后的十年间,义乌市场规模扩大了近10倍,每年迎来送往的外商超过42万人次。常住于此的外国客商约1.5万人,而来自西亚北非地区的约为5000人。

  2002年后,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推动下,外贸呈井喷式发展。“在义乌,当地人最大的感受就是外国人越来越多,生意越来越好做。”陈林瑞说。

  陈林瑞所在的义乌市涉外服务中心正是在2002年成立的。“外国人多起来了,该如何管理好、服务好他们,开始成为当地政府关心的议题。”

  义乌阿拉伯商人的增加正是最近10年浙江乃至整个中国对外贸易飞速发展的缩影。

  “从原先的一栋楼,越建越大,房子越来越多,几乎每天都在变。”苏丹人艾哈迈德说。从市场里批发五金、服饰、灯具等货品,运回自己的国家或周边较熟悉的阿拉伯国家出售,是在义乌的阿拉伯商人最早的商业模式。这个模式一直延续到今天,只是规模越来越大。

  义乌发达的贸易市场让这些中东地区的商人不再来去匆匆,而是留了下来,学习中文,和中国居民、商人打交道,在这里开餐馆、公司,申请设立清真寺礼拜点,渐渐改变着义乌的城市面貌。

  约旦商人穆罕奈德经营的花餐厅是义乌最早的阿拉伯餐厅之一。“当时这样的餐馆还很少,很多阿拉伯人就餐不方便,需求不小,因而餐馆的生意一直不错。”穆罕奈德妻子刘芳说。

  历经近10年的发展,花餐厅已成为当地最热门的餐厅之一。

  义乌蓬勃发展的外贸事业离不开中国和阿拉伯双边贸易的发展。2004年,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成立,在新的双边合作机制推进下,2005年中阿双边贸易额即达到512.73亿美元,同比增长39.7%。

  其后十年间,中阿进出口商品总额年均增长25%左右,并在2013年达到2389亿美元,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相互成为对方最重要的贸易伙伴。

  义乌市对外国客商的政策也随之变化。“原来成立公司,需要中介帮助办理手续,收费高,价格不透明,服务质量也不高。”艾哈迈德说,现在办公司则要方便很多,外商本人在当地的涉外服务中心就可以提出申请办理。

  2014年,全国的外贸增长转入低增长时期,进入新常态。阿拉伯客商也在思考接下来的发展。“成本上涨了,生意稳定就不是一件好事。”周德经营的澳毕特贸易有限公司开始将LED灯具作为其主打产品,并积极和在广东的生产厂家联系,要把质量做到中上等,在外国客户中留下好口碑,生意才能做得更长远。

  2014年11月,首趟“义新欧”班列从义乌出发,通向中亚,最远到达西班牙。也门人诺曼2005年到义乌,现在已拥有一家十多个员工的公司,他已在期待着能通过陆路上的义新欧班列,“把生意做得更大,做到德国去,做到欧洲去”。

  (据新华社杭州1月19日新媒体专电)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