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不能再这样“扩种”了
- 发布时间:2015-01-20 07:03:48 来源:新华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每年11月-12月,是银杏(俗称白果)的交易高峰期。去年底,记者在泰兴、如皋、海安等银杏主产区采访发现,曾经被当地农民称之为“摇钱树”“养老树”的银杏,身价却从最高年份的一斤40多元跌到如今几毛钱一斤。
身价一落千丈 果农懒得采摘
“老大爷,白果多少钱一斤?”“不值钱,5毛钱一斤。”在海安县高新区仁桥街道祖师庙白果收购点,一位老人一边从收购点老板手中接过钞票,一边无奈地摇头。“今天卖了194斤,87块。”85岁的朱德付老人告诉记者,他家有10多棵盛果的银杏,只打了6棵树,其余不高兴打了。
做了20年银杏收购生意的周素珍告诉记者,去年银杏价掉到1.20元/斤,今年只有去年一半价,小果子还不收。“前段时间,银杏叶还卖1.20元/斤,果子卖不过叶子,谁还愿意弄啊?”一名帮工插话说,白果挺费功夫,采摘、浸泡、去皮、晒干,农村做杂工一天80块,搞一天白果,连功夫钱都挣不回来。
泰兴素有“银杏之乡”之誉,银杏产量约占全国三分之一,是全国最大的银杏生产和集散地。2014年12月3日,记者来到国内最大的银杏交易市场——泰兴市宣堡银杏市场看到,偌大的市场,多数门面空关,有的转行开了小超市和服装店,只有10多个门面正常收购,来卖银杏的农民廖廖无几。
“白果生意不好做,很多人都转行了。”市场负责人肖志旺介绍,市场2002年开张时共256个门面,全部被租一空,最红火时有200多个银杏经纪人入场收购,年交易量达2万多吨,现在坚持做的只剩下四五十人。目前每天市场银杏交易量仅100多吨,“市场面临瘫痪”。肖志旺说,门面租期还有两年就到期了,之后市场要不要再办下去,还是一个问号。
产能扩张过快 市场已趋饱和
在宣堡银杏市场租了两个门面的叶贵荣告诉记者,收了30年白果,从未碰到过这么糟糕的行情,市场还有前两年1万多吨白果压在冷库里没脱手呢。“以前到了白果收购季节,上海、广州等地的外贸公司拿着定金来等货,随着银杏遍地开花,这种场面已经一去不复返。”在叶贵荣的记忆里,1998年白果价达到巅峰——48元/斤,当时全国产量也不过4000吨,而现在光泰兴一地就有2万多吨,“白果生意没做头了。”
“市场饱和是造成银杏行情持续走低的主要原因。”身兼泰兴市银杏开发办主任的泰兴市农业资源开发局局长栾炳群坦言,银杏虽兼具食用、药用、观赏价值于一身,但属小众产品,目前只有东南亚等少数地区的居民喜欢食用,国内至今还没有形成消费习惯。资料显示,泰兴30年来,银杏树从百万株急剧扩到了600多万株,人工培育嫁接技术广泛应用后,挂果时间从正常二三十年缩短到三四年,银杏年产量从当年的几百吨猛增至2万多吨,而银杏的市场销路仍依赖传统的上海、广东等地订单,需求增幅并没有同步增长,处于产能过剩状态。
省农委农业产业化指导处处长潘长胜认为,银杏不是刚需品,从当前银杏产业所面临的困境来看,银杏发展规模不宜盲目扩大。
既别一哄而起 也别一哄而散
深加工被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是银杏产业发展的必然出路。但从泰兴、邳州两地银杏深加工现状来看,加工规模偏小,技术仍存在不少缺陷。以泰兴为例,全市仅有的四五家银杏深加工企业,年消化银杏不足3000吨,销售不到一个亿,与当地2万余吨的庞大产量相比,差距悬殊。当地开发的银杏晶,时间长了会团成饼;银杏酒存在水分易蒸发、难保存等问题,深加工难以“深”下去。
银杏产业已经走到一个十字路口,何去何从?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在当前银杏市场行情低迷的情况下,地方政府要立足产业可持续发展,发挥有形之手的作用,做好产业规划引领。不可否认,在一些地方,大片的银杏林都是当年地方政府鼓励扩种的结果。现在市场供需失衡、出现价格大跌,政府应发挥宏观指导作用,帮助农民化解种植风险,防止乱砍乱伐,避免产业剧烈起伏,保护农民利益。其次,要立足市场需求,引导农民多种经营。像邳州和山东郯城银杏主产区,走以银杏苗木为主、深加工为辅的产业之路,发展林下经济、间套种和银杏苗木、银杏盆景等多种经营,多途径增收,防止吊在卖果一棵树上。第三,地方政府也要从中吸取教训,不能把凡是种植面积大的,都当成特色经济来发展。在中国社科院农村经济研究所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张元红教授看来,特色产品一定是具有别人不可模仿的资源优势或品牌优势,人人都能搞的不能算是特色。在发展所谓特色经济时,一定要了解市场供需状况,充分预估到产品的市场竞争态势和自身优势,这样方能避免产业一哄而起、一哄而散。
银杏产业遭遇的困境,已引起银杏主产区地方政府的重视。泰兴和邳州两地已开始从战略高度酝酿银杏产业发展规划。 本报记者 丁亚鹏
配图:本报记者 丁亚鹏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