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互联网医疗不应盲目“跑马圈地”
- 发布时间:2015-01-20 00:32:00 来源:经济参考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两月之内吸金超过7亿元,阿里、腾讯、小米等互联网巨头和移动设备企业纷纷注资,互联网医疗领域可谓炙手可热。不过,业内人士建议,随着各类资本在这一领域展开激烈竞争,有关部门应促进形成合理赢利模式,引导各类资本理性投入互联网医疗领域,促进这一产业健康发展。
“在互联网医疗时代,患者是整个互联网医疗服务链的核心,医生是互联网医疗服务链的核心参与者。医院的管理者必须具备互联网企业领导者的思维。”互联网医疗企业“丁香园”CEO李天天说,未来互联网医疗的理想图景是打通线上线下,大部分小病病人在线下实现分诊,挂号变得更加简单,医生借助于互联网可获得海量数据支撑,诊疗更加科学,工作量减少,医患有了更充分交流,医患关系有望得以缓和。
“下一个阿里巴巴将诞生在互联网医疗领域。”这是马云的预判。记者采访了解到,虽然投资方对于互联网医疗的市场前景充满乐观,但是不少传统医院管理者对于移动互联网给传统医疗市场带来的冲击却很担忧。
首先,医疗人才争夺日趋激烈。安徽省多家公立医疗机构负责人表示,公立医院对于住院医师的培养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加上目前患者人满为患,各家公立医院都希望自己的医生能够将精力放在院内临床业务上,而一旦互联网企业开出高薪,很多医院的年轻医生就会不安心本职工作,会把很多时间用在回答线上健康咨询上,这样很可能会加剧医患矛盾。
其次,“轻问诊模式”倾向加剧医疗安全隐忧。申银万国证券公司的相关研究人员认为,目前互联网医疗产品呈现同质化、娱乐化的倾向,很多产品并没有多少医疗属性。“即使是‘轻问诊’也并不能解决真正的医疗问题,相反误诊风险难以控制。”安徽卫计委相关负责人称,安徽目前倾向于在医疗机构内部凭借移动互联网建立远程诊疗系统,对互联网企业进军医疗行业并不看好。
第三,医疗的公益性受到质疑。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事业拓展部部长颜理海说:“目前通过‘好大夫’等网站可以预约到不少名专家,但是每次收费多则数百元,少则数十元,网上预约往往被文化程度较高、熟悉互联网的用户抢到,真正看病难、看病成本高的基层偏远地区患者并不能享受到这一便捷。”
“医疗是一个很特别的领域,投资巨大、回收周期长。”申银万国证券公司研究员钱正昊说,当前这一领域内很多投资方都在“跑马圈地”,很多企业追逐盈利快、利润回报率高的项目,如可穿戴监测设备等,而使真正脚踏实地的企业无法迅速成长。
记者采访了解到,互联网医疗企业今后的盈利模式将主要有三类:一是向用户收费;二是向医疗机构收费;三是向第三方收费。业内人士认为,大多数互联网健康医疗企业都仅停留在医疗的边缘,并没有太大的业务成长空间。多家投资方和基金研究机构表示,希望政府有关部门对这一产业统筹规划,加以引导与扶持。
多家公立医院负责人建议,重点扶持医疗机构体系内的远程诊疗系统建立和大数据共享。“医疗产业不等同于其他产业,这个行业的专业性和精细化程度要求非常高,因此只有专门的医疗机构才能承担移动医疗互联网的基础建设工作。”一些专家表示,当远程诊疗系统的建立、健康大数据共享、医生网上执业许可等问题解决后,移动互联网才可以与医疗深度结合。
目前我国手机健康监测类产品几乎都是没有后台分析和医学支持的APP,搜集的数据可靠性很低。有关部门应对这些产品做一些梳理,推动有核心技术的领军企业尽快成长。
中国工程院院士俞梦孙认为,物联网将变革传统医学,以健康医学代替疾病医学,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将移动互联网医疗服务引入公共卫生服务领域:如将智能血压计等可穿戴设备发放给居民,家庭成员建立健康档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内的医生,通过移动互联网实时监测更新健康数据,并针对具体情况做干预。这种模式可以让80%非传染性慢性病患者留在社区,进行动态化智能管理,让大医院专注于救治少数疑难杂症,真正推动医改取得成功。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