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广场发挥大作用 大喇叭传递最强音
- 发布时间:2015-01-16 08:29:21 来源:云南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冬日和煦的阳光洒向绿意如春的田野,一片祥和之气。
在会泽县者海镇五里牌村,小广场的喇叭里播放着欢快的音乐,村民们伴着音乐翩跹起舞。60岁的村民王佩发脸上洋溢着笑容:“感谢党的惠民好政策!‘小广场大喇叭’工程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以前大家忙完农活后基本就是各自在家看电视,现在不一样,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变得更近了!”实施农村“小广场大喇叭”工程,是省委宣传部探索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创新举措。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对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格外重视。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赵金指出,“小广场大喇叭”工程是农村基层传播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载体,是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平台,是增强基层群众凝聚力、加强沟通交流的重要桥梁,是基层农村文化反渗透、传递正能量的重要渠道,对于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不断巩固农村宣传文化阵地,更好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满足广大农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让文化热在基层、亮在基层、暖在民心发挥了重要而积极的作用。记者从省委宣传部获悉,2014年,省委宣传部从全省宣传文化事业费里拨出1090万元资金,专项用于会泽等6个县开展“小广场大喇叭”工程试点。
试点先行 基层好评如潮
五里牌村66岁的赵九环兴奋地说:“太好了,自从有了这个广场,我们经常来跳舞、打牌,跟大家坐一起拉家常,年轻人也来这里打篮球、乒乓球。自从有了大喇叭,党的政策随时都可以听得到。”
据村主任赵树贵介绍,五里牌村小广场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是在原来群众活动中心基础上改扩建而成,工程于去年8月竣工,加上购置音响、大喇叭等设备,一共投入了14万元。目前有4套无线大喇叭,已经完全覆盖了全村。
赵树贵说:“喇叭和广场的用处很大,有大的活动、政府的通知随时都可以派上用场,发生地震、火灾等突发事件,应急也用得上。只要天晴不下雨,大家每天晚上都会自发到广场开展活动,原来有的村民为打发时间甚至聚在一起打牌赌博,有了广场后,文化活动多了,村里的赌博行为也明显减少了。”
实际上,五里牌村只是会泽县实施“小广场大喇叭”工程的一个缩影。
会泽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潘丽华介绍,去年6月,会泽县被省委宣传部列为“小广场大喇叭”工程试点县后,在省里拨付200万元的基础上,经县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又自筹配套了150万元,并将开展试点的行政村从原计划的20个增加到了35个。
“小广场大喇叭”工程还吸引了民间资本的关注和参与,在者海镇,热心人士包文东和李荣盛还分别出资60万元和14万元,无偿地支持当地“小广场大喇叭”工程建设。
为实施好这一工程,会泽县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制定了文化小广场和大喇叭工程“双六有”标准。小广场工程的“六有”是:有一块水泥硬化面积在600平方米至1000平方米的场地、有标准篮球场、有篮球架、有乒乓球场、有两组以上简易的水泥凳或石桌凳,以及有能反映工程建设情况的标识牌;大喇叭工程的“六有”是:有办公桌一套、大喇叭一个、功放机一台、话筒一支、影碟机一台、电线杆一根。
无论多好的项目,如果只重视建设,忽视了管理,将不可能长期受益。为此,会泽县要求村委会将“小广场大喇叭”工程纳入村规民约管理,建立了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维护使用办法,要求专人进行维护和管理,以确保长期有效使用。
记者在走访待补社区、柳树村、嘎里村以及瓦窑村发现,会泽县因地制宜,多数地方将小广场与老年服务中心、村里红白事场所等建在了一起。条件好的村,还对文化小广场周边进行了绿化。如此一来,不仅把广场建成了文化体育场所,广场承载的内涵也变得更加丰富。
柳树村53岁的戴正刚告诉记者,他们村里共有120多户人家、800多人,此前没有喇叭,有事的时候只能靠小组长一户一户去通知,现在有了喇叭,就省事多了。
记者到瓦窑村时,72岁的谢衡良老人和几位老人正一道坐在广场边的石凳上晒着太阳聊天。他说,来广场的大都是中老年人,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去了,闲时就来广场晒太阳,和大家聊聊天或者打扑克牌,不时也参加一些文艺活动,拉拉二胡排排节目,日子过得倒也很充实。
惠民工程 期待推及更广
在试点县中,各地结合本地实际探索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
墨江县是全国唯一的哈尼族自治县,同时也是典型的山区贫困县。墨江县今年组织实施了600个农村广播“大喇叭”及2个农村文化“小广场”试点项目。现在每天早晚播出《中国新闻》、中午播放地方节目、下午播放群众喜爱的歌曲等。同时,遇到重大活动和重大突发事件及灾情预警等,或是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农作物防病治虫、新农保等工作,随时随地都及时通知,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贡山县自2014年7月份工程实施以来,新建“小广场”6个、安装“大喇叭”60套。当地干部群众普遍反映,“大喇叭”真正成了其农村版的“好声音”,在政策宣传、舆论引导、信息传播、文化娱乐以及应对公共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小广场”成为群众“文化联谊所”,在村组文化小广场,每天都有成群结队的群众在音乐旋律中锻炼身体,愉悦身心。
勐海县将“小广场大喇叭”工程作为教育实践活动边学边查边改的重要事项之一,要求县级挂钩单位把“大喇叭”工程作为今年帮扶的重点工作,确定了47个村小组、21个项目实施点,其中包括10个傣族村寨、3个拉祜族村寨、2个布朗族村寨、3个哈尼族村寨、3个农场生产队。20块文化活动广场、36套音响设备将于明年5月份全部建设完工。
洱源县计划用3年时间,在全县90个村委会846个自然村新建一批农村小广场,配置一批室外公共广播。2014年已在20个村委会所在自然村建设了20个文化活动小广场,配置了110套室外公共广播。
武定县将“小广场大喇叭”工程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整村推进、村级“一事一议”等各项工作紧密结合,本着资源共享、综合利用的原则,要求有条件的村委会充分利用“一事一议”资金与小广场配套建设多功能活动室,既可开展文体活动,又能作为其他功能室使用。同时,统筹规划,确保各村组组织建设、文化体育、卫生等公共设施的布局科学合理。计划利用3年的时间,力争实现“文化小广场”在全县133个村委会的全覆盖、“大喇叭工程”在全县20户以上的自然村实现全覆盖。
从6个试点县的总体情况看,“小广场大喇叭”工程因为符合基层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符合当下老百姓的实际需求,因此备受青睐。而从长远来看,该工程本身投资较小,附加值却很高,对于传播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巩固农村精神文明阵地以及丰富农村群众文化生活均发挥了其不可估量的作用。
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陲,尤其是在偏远山区,条件相对艰苦,信息较为闭塞,群众受教育程度整体偏低,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显得格外重要,在此情况下,将“小广场大喇叭”工程推及更广,无疑是民心所向。
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