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新年开局话走势之一:看外贸需要新思维

  • 发布时间:2015-01-15 17:11:21  来源:新华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新华网北京1月15日电(记者韩墨 曹筱凡)“中国外贸增速连续三年未‘达标’”,在海关总署公布最新外贸数据后,海内外不少媒体都将这话作为标题,透出对中国外贸形势的担忧。

  2014年的中国进出口总值比前一年增长2.3%,与去年年初制定的7.5%的增长目标相比,确实差距不小。但这是否值得担心?应该如何看待外贸增速的显著回落?

  首先,增速放缓并不意外。当初中国制定7.5%的外贸目标,是基于对2014年经济形势的判断,但现在看来,世界经济复苏并没有人们预想得那么快。美国经济虽已回暖,但传导至外贸领域尚需时日;欧洲、日本以及巴西、俄罗斯等新兴经济体各有难处,有的甚至步入衰退。这种局势下,指望中国外贸表现抢眼并不现实。

  与此同时,先前中国外贸的低价优势正在消失,劳动力和融资等成本都在上升,不少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向东南亚等地区转移,而新的出口产业集群还处于形成阶段。“青黄不接”之时,出口难免阵痛。

  2014年还出现了油价等大宗商品价格剧烈下滑。对这类商品,中国进口量虽在增长,但按美元计算的进口值却会相对缩水,加之国内投资消费的需求减弱,进口值增长率也就受到拖累。

  其次,速度不代表全部,要看趋势、看变化。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郑跃升说:“中国贸易增速已经从高速增长阶段进入到中高速增长的区间。”这与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总态势相吻合。正如我们需要告别“GDP(国内生产总值)崇拜”一样,对于外贸“新常态”,也要摆脱“速度情结”。速度不是最重要,关键要看外贸是否处于良性发展的轨道上。

  法新社、《华尔街日报》等媒体都注意到,中国外贸局势在去年下半年逐渐转好,去年12月的出口增幅更是达到9.7%,远超市场预期。凯投宏观中国经济学家朱利安·埃文斯-普里查德认为:“中国的出口部门依然处于全球表现最好的行列。”

  除了速度,还要看规模、看亮点。经过十几年高速增长,中国出口已占全球出口市场份额的约12%,进口则约为10%,进出口总值达4.3万亿美元。如此庞大的基数,只要维持中高速增长,增加量就已非常可观,足以领先全球。

  细看数字还会发现,去年的中国外贸仍有不少“亮点”:对新兴市场的双边贸易比重上升,说明贸易伙伴更加多元;一般贸易及服务贸易的比重提升,表明中国不再像过去那样依赖低端的加工贸易;民营企业进出口值的占比增加,意味着外贸行业有更多内生力量;机电等高端产品出口增加、高端消费品进口也在增加,也反映出我国经济提质增效已见成效。这些变化,都不应因速度降低而埋没。

  再次,观察外贸,要有更广阔的视野。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目标,就是要将增长模式从先前的出口、投资驱动转变为内需、创新驱动。统计数字显示,外贸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正连年下降。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中国已不像十几年前那样严重依靠外贸拉动增长。事实上,自2012年起,外贸增速就一直落后于GDP增速。

  不少受访专家相信,中国外贸现在需要的不是提速,而是“由大变强”。“中国制造”需要从先前单纯的低成本优势,转化为资本雄厚、熟练工人充足、物流及基础设施完善、产业链完整、全球化布局等综合性优势。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调整自身,主动适应外贸新常态,展现出新的开放气度。这不仅包括利用新技术、新产品开拓海外市场,向价值链高端跃升,还包括在东南亚、非洲、欧洲等地建设生产和研发基地,在全球范围整合产业链。近年来,国内一批有实力的企业,如联想、华为、三一重工等频频出手,通过跨国并购、绿地投资等方式深耕海外,让资本、项目、品牌和技术“走出去”,不仅带动国内出口,更成为中国经济走向成熟的标志。

  最后,外贸的未来依然充满阳光。展望2015年,凯投宏观在分析报告中说,虽然全球经济依然脆弱,但鉴于中国的许多关键市场,比如美国将出现复苏,“今年中国出口的前景将更光明”。

  更重要的是,中国正在施行的开放型经济大战略,将为中国外贸发展与转型增添持久动力。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战略,关系44亿人口、60多个国家,未来将成为中国与广大新兴国家贸易深化、利益融合、增长联动的大平台。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等机制的高效建立,更为各方实质性合作奠定基础。此外,去年年底中韩、中澳自贸区结束实质性谈判,一个包含20多个经济体的自贸伙伴网络初步形成。未来摆在中国出口企业和跨国公司面前的,是更多、更大的商机。

  与此同时,在上海自贸区先行先试基础上,中国政府去年12月决定在广东、天津和福建再设三个自贸区。可以预见,这些自贸区在通关、保险、仓储、退税等各个环节积累的先进经验,日后推广至全国,必将提升中国整体的贸易便利化水准和营商大坏境。

  关于进口潜力,正如亚洲市场专家托马斯·哈格所说,到2020年,中国中等收入群体有望达到6亿,更多的农民会迁入城市。人们对于养老、保健、教育等高质量产品的需求将与日俱增,外国厂商只会更加忙碌。美国《福布斯》周刊也预言,“中国超级消费者”将以强劲购买力改变全球商业的面貌。

  新的全球化时代,中国外贸两位数增长“神话”或已落幕,但新一轮对外开放不会止步。中国以新思维应对新常态,构建更加平衡、包容和可持续的开放经济体系,不仅有利于自身,也会释放更多红利,惠及全球的贸易伙伴。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