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50问(一)
- 发布时间:2015-01-15 16:46: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罗伯特
中国经济网编者按:1月1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作了全面部署。据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小编了解,《意见》就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做了多方面部署,分为七大部分,分别是:一、总体要求;二、统筹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三、增强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动力;四、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五、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与科技融合;六、创新公共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七、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力度,共26条。在第一部分总体要求中,《意见》强调: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应当坚持的五大原则——坚持正确导向,坚持政府主导,坚持社会参与,坚持共建共享,坚持改革创新。为详细解读《意见》背后的含义,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推出《公共文化服务50问》,并授权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独家发布。今天,我们发布对“总体要求”部分的解读,剩余部分也将陆续发布。欲了解更多内容,请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账号“中经文化产业”(微信号:cewenhua)。
关键词一:总体目标
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根据《意见》,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全面覆盖、互联互通,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和手段更加丰富,服务质量显著提升,公共文化管理、运行和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政府、市场、社会共同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格局逐步形成,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同时,《意见》中也传达了诸多具体明确的任务,如对百姓的基本文化权益进行“兜底”保障、将“老少边穷”地区作为精准扶贫对象、把农民工文化建设纳入常住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鼓励降低商演和电影票价等等,这些做法都将有助于这项普惠文化民生的改革新政实现目标。
关键词二:正确导向
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意见》首次提出“先进文化、传统文化、通俗文化、流行文化、落后文化、有害文化”等六种文化,并分别冠以“发展、创新、扶持、引导、改造、抵制”,如何理解这种说法?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意见》提出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人民为中心,进一步明确了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方向。这就要求我们要正确对待各类文化。
先进文化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面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因此要大力发展;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和“魂”,是保持民族文化个性的关键,对于传统文化,只有创新升华,汲取现代营养,才能起到强基固本的作用;通俗文化是群众生活中最接地气的文化,要通过扶持,让通俗文化通俗而不庸俗,通俗而不低俗,真正通民情,通民心;流行文化往往孕育着新兴文化的萌芽,但并非一切新生事物都是积极的,因此要通过引导避免流行文化走向畸形发展的道路;落后文化是在时代进步过程中逐渐被淘汰的文化,只有经过改造才有可能将其变成培育进步文化的土壤,而不能采取一棒打死的极端态度;而面对有害文化,我们必须坚决抵制,不能让其成为破坏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的蛀虫。总之,文化建设需要有主心骨,这直接关系着国家基层文化阵地的巩固和建设。
关键词三:政府主导
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过程中,如何体现政府的主导作用?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在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公共文化设施或场馆利用率不高、公共文化产品与群众需求不相匹配等诸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求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的规划、建设、管理、运营等各个环节发挥主导作用,通过研究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做到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同时,政府在推动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方面,要充分发挥主动性,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关键词四:社会参与
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为何特别强调社会力量的参与?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引入竞争机制,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鼓励社会力量、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培育文化非营利组织”。政府职能由“办文化”向“管文化”的职能转变,通过简政放权,引入市场机制,打破了过去“政府出钱办,群众围着看”的服务模式,激发各类社会主体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积极性,促进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的多元化发展,培育和引导群众文化消费需求。
关键词五:共建共享
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如何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实际上探讨的是如何最大程度盘活现有的公共文化资源,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效能。目前,我国仍然有很多公共文化服务的资源未能充分释放活力,如工会、妇联、科协、高校和共青团等组织,其文化活动设施和场所属于行业管理,并不在文化部门管辖范围之列。据不完全统计,如果能够将这一领域的公共文化资源实现共享,全国的公共文化资源将会增加一倍,从而极大地丰富各地群众的文化生活,有效缓解资源不足带来的困扰。除此之外,在文化志愿队伍建设方面,同样需要进一步整合人才资源,通过动员组织专家学者、艺术家、优秀运动员等社会知名人士参加志愿服务,提高社会影响力,并推动专业艺术院团、体育运动队和艺术体育院校等到基层教、学、帮、带,建立志愿服务下基层制度。但是,要盘活这些资源,前提是在制度上进行创新,加强统筹管理,建立协同机制。《意见》提出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组为平台,由文化部牵头,充分发挥各部门职能作用和资源优势,在规划编制、政策衔接、标准制定和实施等方面加强统筹、整体设计、协调推进。
关键词六:改革创新
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有何内在逻辑?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从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作为两个概念提出来,到今天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双轮驱动,协调发展,我们对二者关系的认识有了质的跨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之间的互动关系已经成为共识。一方面,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提供了一大批内容精良、制作考究的文化产品,丰富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同时,在竞争激烈的文化市场上,一批批有着较强市场竞争力的文化生产单位逐渐成长起来,为公共文化服务的提供主体提供了多元化的选择。另一方面,公共文化服务旨在满足群众基本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优秀的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丰富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有助于激发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激发群众的创造力,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源泉。因此,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体制机制的改革、观念思路的创新是破除藩篱、共同发展的首要条件。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