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成功的导演是马云?
- 发布时间:2015-01-13 10:09:00 来源:北京青年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在当下中国电影观众中,显然名人的粉丝要远远多于电影的粉丝,他们不需要电影中的艺术,甚至也不是在消费电影中的娱乐(娱乐也是需要技术的),而是仅仅消费电影背后的那个名人的光环。而名人的标准,又离不开“成功”,成功的标准,又离不开有钱。所以有人才说,中国最有票房号召力的导演其实是首富马云,只不过他没时间去赚这种小钱。
中国电影为当代汉语贡献了不少新词,刚刚过去的这一年,当属“互联网电影”、“大数据电影”、“粉丝电影”最为风靡。如果说前两个词还属于面目可疑的“传说”,“粉丝电影”却以亮闪闪的票房数字宣告了自己的真实存在。百度百科对“粉丝电影”的定义是“主打粉丝群体,迎合某偶像粉丝而拍的电影。一般制作成本较低,只对特定人群有着非看不可的意义”。粉丝电影首先和明星的影响力相关,这似乎是通行全球的道理,中国电影在这方面的特色还在于,观众不光认明星演员,也认名人导演(不是“著名导演”),电影本身反倒排在最末了。很多人去电影院不是去看电影,而是去看名人的分泌物,获得一种想象性的接触,满足下自己的粉丝欲。所以,名人们纷纷跨界,当起了电影导演。
有一个做了十几年电影的前辈,眼见这般怪现状,在微博上愤而写下这么一段话:“我从来没有去对核物理、转基因以及流行音乐指手画脚,但现在是个人却都可以拍电影了!”他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话说得不够严谨,“人”应该改为“名人”才对。电影圈热钱涌动,像热锅上的蚂蚁,着急找到出口,但我们的电影行业和我们的足球一样,照理说国家人口多,林子大了总会有不少好鸟,但硬是找不到。于是,是不是导演、会不会拍戏不重要了,只要有名气(群众基础),就有人争着给钱拍电影,而且只要拍了,结果往往不会太坏。
郭敬明导的《小时代》系列大卖后,韩寒紧随其后拿出了《后会无期》,据说在开拍前,面对很多人“隔行如隔山”的担忧,韩寒的投资人路金波以“韩寒就算拍成狗屎也能赚钱”来回应。作为一个成功的文化商人,路金波对时代的洞察真是一针见血。两部电影的水准如何见仁见智,但前者的浮夸和后者的段子化,让它们离好电影的普遍标准显然差了不少。
艺术批评家栗宪庭曾撰文《重要的不是艺术》,潜台词是“重要的是现实本身”,而如果让中国的电影投资人写同样的标题,接下来要说的恐怕是“重要的是名气”。这是一个成功学成为显学的时代,用时髦的“互联网思维”来说,大众崇拜的成功者可以变身“流量入口”,锁定海量用户,然后可以将用户“一鸭多吃”,跨界经营,一通百通,财源滚滚。
我们无法去怪罪郭敬明、韩寒及任何一个跨界拍电影却没拍好的名人,因为每个人都有自由表达的权利,包括用电影来表达。即使拍得再差,也不应反对他们行使这种权利,真正的问题是整个电影生态的畸形。如果名人们的差电影卖座的同时,那些真正的好导演拍的好电影也能卖座,那不失为一种百花齐放、百鸟争鸣,但现实却是“红颜命薄”。擒获柏林金熊奖的《白日焰火》(刁亦男导演)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下,获得1.1亿的票房,刚刚回本。如果说这尚能给投资人带来一丝投资好电影的信心的话,同样在柏林获奖,且在金马奖(被公认为华语电影最有公信力的奖项)上获得六项大奖的《推拿》仅800万票房的惨淡,又将这种脆弱的信心击碎了。
投资行为发生之前,是先要看消费者需求,在当下中国电影观众中,显然名人的粉丝要远远多于电影的粉丝,他们不需要电影中的艺术,甚至也不是在消费电影中的娱乐——娱乐也是需要技术的呀——而仅仅是消费电影背后的那个名人的光环。而名人的标准,又离不开“成功”,成功的标准,又离不开有钱。所以有人才说,中国最有票房号召力的导演其实是首富马云,只不过他没时间去赚这种小钱。
这让我想到比马云更成功的乔布斯,这样一个绝无仅有的商业艺术家,有出色的创造力,甚至还投资过动画电影领域的巨头皮克斯,但他如果转行做导演拍电影,恐怕不会有多少美国人会觉得他能成最卖座的那一个。他的粉丝量可谓巨大,但可能没那么盲从盲崇,所以“乔教主”不可能通吃,美国电影高手如林的环境也不允许这种通吃。当然,以“乔教主”的志向,大概也不屑于这种低级的通吃。
“粉丝电影”的粉丝是可怜的,那些喊着“粉丝电影时代”的商人们其实并为将其奉为上帝而提供贴心服务,而是当做好宰不费刀的肥羊,等到2017年进口片配额开放,好莱坞大举入侵之后,他们就会换个方式和名人一起榨取粉丝的油水,或者离开那些名人,转身去投资好莱坞电影。而那时,中国电影将为今日的虚火和畸形付出代价。所以,作为观众,还是忠于电影本身吧,无论何年何月,电影从不亏待它的粉丝,电影也会比“粉丝电影” ◎寂寞时休克活得更久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