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募基金会筹资的“中国特色”
- 发布时间:2015-01-13 00:31:46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希望公益筹款能构建一个项目、工具、机构、捐赠者有机结合的环境,形成一个和谐的状态。在公益领域内,NGO也好,第三方支持机构也好,每个人每一家都去提升自己的能力,在筹款过程中有协作、有分工,共同实现中国公益筹款的大进步
在经济衰退的大背景下,我国非公募基金会筹款压力较大,甚至有基金会迫于资金压力,开始考虑转型。
在适应经济新常态的过程中,是否所有基金会都面临同样的挑战,存在同样的危机感?针对筹资上的尴尬困境,是否尚存表现优良的基金会和机构,它们又有哪些有效的策略与变革?
在日前结束的第六届中国非公募基金会发展论坛年会上,平行论坛“非公募基金会筹资的‘中国特色’”对我国非公募基金会的筹资方式做出了有益的探讨。
“跨界”创造公益筹款新契机
2014年,公益筹款出现了很多新的形式,比如运动筹款活动,比如线上众筹等等。我们将目光聚集到具体公益项目,会发现成功的公益筹款项目有个共同点:跨界。
以论坛上众筹网公益频道负责人张舒讲述的山西省永和县副县长程万军众筹为例:永和县盛产核桃,可是交通不便,程万军作为国家卫生计生委对口扶贫干部被派到山西省临汾市永和县任职,担任永和县副县长。“作为挂职扶贫干部,我第一个想法是通过农业众筹帮助乡亲们开拓销路,让农民增收的同时也让大家吃到放心的原生态、高品质的好核桃。另外,在走访中我发现永和城镇幼儿园基础条件比较艰苦,孩子们那一双双充满渴望的眼睛给我很大的触动,阅读是让孩子们增添快乐、启迪梦想的最好方式,我想帮助孩子们捐建一所圆梦图书屋。”程万军说。卖核桃,建图书屋,程万军要借助新媒体思维,利用网络,既帮助农民增收,又圆孩子梦。程万军的目标是筹集15万元。至2014年11月13日该项目结束,共筹资金866675元,完成目标578%,完成情况大大超出预期。
这个项目最初的诉求是将当地特产核桃卖出,用筹集到的资金为当地孩子们建一个书屋。加入跨界意识后,这个项目最终呈现的是将公益、农业、旅游组合在一起,不仅完成了项目出发时的任务,还连带为当地旅游带来契机。
在互联网时代,资源整合与分享是很重要的意识。跨界,则是一种资源融合的有效方式。无论在线上平台还是线下活动里,调动多方资源共同发力都产生了不错的效果。比如,公益可能和科技、设计、艺术相结合。具体到成功案例,像P2P金融帮助公益组织筹款;科技界热心参与冰桶挑战;设计师艺术家产出公益作品等。
在一个以创新为时尚的时代,跨界本身也是一种创新。如何跨出界,跨好界,形成1+1>2的作用是公益人们该思考的问题。
粉丝经济助推公益筹款大发展
回顾2014年,中国公益圈诞生了太多我们一年前从未见过、甚至不敢想过的筹款形式、名词、概念,而其中很多最耀眼的事件都是基金会顺应、利用大互联时代得到的成果。
论坛筹办方汇集公益界同仁从数以万计的2014年公益界热门事件中选出了3个最受人关注,影响深远的事件,“冰桶挑战”、“善行者”运动筹款和筹款新工具“众筹网”公益频道。当天的论坛邀请到3个事件的操盘手来分享热门事件背后的故事。
一桶冰水激起了公益行业的大水花。在新浪微博上,冰桶挑战由最初的社交游戏演变为一场加入公益元素的互联网公益热门事件。
新浪微公益新媒体传播经理余哲表示:“对新浪微公益来说筹款跟传播是分不开的,跟我们工作结合最紧密就是热点传播来带动筹款,热点传播其实还有两个方面,第一个就是传统意义上一些社会新闻由媒体报道出来形成一个热点,然后大家进行捐款,这种传播筹款的效果比较快,但是传播起来品牌效应比较弱一些。另一方面就是主动策划的热点传播项目,比如说像‘冰桶挑战’‘微笑挑战’等等,我们用这种方式带动大众的捐款。过去,公益机构在策划活动时总是先想要和项目结合。在冰桶挑战之后,我们可以尝试换一个思路,先考虑什么玩法有趣,对大众有吸引力,再把公益元素融入其中。”
中国的冰桶挑战首先由科技界、IT界知名人士参与,在微博传播过程中逐步扩散到明星群体。经由明星的参加,冰桶挑战迅速达到高潮,吸引到大量粉丝参加互动和转发。在此,我们可以对粉丝群体的强大力量窥见一斑。
“粉丝经济”是近年来新兴的说法,公益领域也逐渐达成共识。2014年一个新型的互联网公益筹款工具很是吸睛,众筹网的公益众筹频道。众筹,作为一个新概念,吸引了不少网民的关注。当公益遇到众筹,如何在众多项目中脱颖而出成为必须思考的问题。张舒说:“我们希望每一个公益组织负责人在策划项目的时候都有粉丝运营的意识。”安利基金会秘书长彭翔对公益组织要有粉丝运营意识很赞同,与张舒在对粉丝的认识上不谋而合:“今天的很多粉丝是我的营销伙伴,明天就可能是喜欢我这个项目的社会公众,众多粉丝的支持是一个基金会未来发展筹款的基础和基石。”
关于粉丝运营,2014年扶贫基金会的“善行者”活动做了一次有益的尝试。
“善行者”是中国扶贫基金会发起的一项公益和健康相结合的大型户外公益徒步活动,这是内地首场百公里公益徒步活动。“善行者”鼓励大家4人组成一队,日夜兼程共同克服困难,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50公里或100公里徒步挑战,以“每一步都会带来改变”的信念,动员身边的人以实际行动支持公益,助力贫困地区儿童全面发展。“善行者”活动有1044支队伍报名,450支队伍入选,公众参与热情空前高涨。
对此,活动的策划者之一韦丹丹表示互联网时代口碑传播很重要,在一次活动后调动参与者成为传播使者、募款大使对机构筹款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回到公益初心,中国扶贫基金会的想法是人人可公益。看到今年善行者活动的效果,接下来他们希望能把“善行者”做成一年一度的公益嘉年华,打造成扶贫基金会的品牌活动,让更多人成为公益参与者大军中的一员。
多方打造公益筹款和谐环境
在讨论中,大家不断提到公益是一种习惯,捐赠也是一种习惯。在移动大互联时代,让更多人有参与的机会体验的机会才有理念转变的机会,才有让大众把理念转变成行动的可能。面对越来越多的新型手段和工具,公益筹款的机遇多了,出路多了,随之而来的也有挑战,包括资源的、成本的。
在现阶段,公益筹款不能太过关注数字和金额,更重要的是为公众制造更多的参与机会,关注捐赠者的感受和体验。在筹款进行之前,机构要懂得细分市场,即首先要搞清楚项目面对的公众指的是谁。针对不同的群体有针对性的设计筹款项目,让捐赠者们和项目之间相匹配,再结合上面提到的“技巧”实际运行。
另外,在公益筹款过程中,无论是基金会还是捐款人,都应谨防公益诈骗。公益机构的官方微信公众账号有可能被不法分子仿冒,一些非法组织和个人便披着慈善的外衣招摇撞骗,他们在牟利的同时也在无情地摧残着社会公众的爱心。而时下也不乏一些编制了种种博得外人同情的“惨事”或者虚假公益项目去筹得慈善组织捐款的个人和机构,这就要求法律与时俱进,对“公益诈骗”如何定罪应该有一个明确而权威的说法。
希望公益筹款能构建一个项目、工具、机构、捐赠者有机结合的环境,形成一个和谐的状态。在公益领域内,NGO也好,第三方支持机构也好,每个人每一家都去提升自己的能力,在筹款过程中有协作、有分工,共同实现中国公益筹款的大进步。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