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6日 星期一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周勇:高铁调试的金蓝领专家

  • 发布时间:2015-01-12 02:31:40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他扎根电气调试一线28年,凭借精湛的技艺,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我国高速动车组和城轨地铁领域电气调试的金蓝领专家。

  身为中国第一代“高铁调试工人”,他和他的技术团队开拓性地建立了模块化、标准化的高速动车组调试作业体系,编制的《高速动车组调试作业要领书》成为高速动车组调试“宝典”。

  从他和他的团队手中调试出的高速动车组,超过600列,安全运营里程超过8亿公里,相当于绕地球2万圈。

  他被誉为工人教授,名师带徒传技艺,不仅授人以鱼,而且授人以渔。

  他是周勇,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师,第12届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

   “身怀绝技”的技能专家

  受父辈们的影响,周勇从小就对火车有着浓厚的兴趣,亲手“造”火车是他的“梦想”。

  1987年高中毕业后,他如愿以偿进入当时的四方机车车辆工厂(南车四方股份公司的前身),从事机车车辆的“心脏”——柴油机的综合试验工作。一进厂,周勇就铆足劲地钻技术,下决心一定要练出一身“绝活”。1996年,他第一次尝到技术“甜头”,编出了一套操作法——《柴油机及发电机组共性操作法》,一次试验就可为公司节约成本3万元。

  崭露头角的周勇稳扎稳打,先后参加了青藏铁路客车、出口伊朗客车等一批重要项目的电气调试工作,因为技术出众成了公司的首席制造师。

  2004年,南车四方股份公司引进时速200公里高速动车组,与国际先进技术接轨,项目的重头戏——调试重担落在了周勇肩头。调试是高速动车组在厂内的最后一道生产工序,如果把高速动车组比喻为一个人,一条条电气线路就是一根根血管和神经,周勇的工作就是让列车的血脉通畅起来。

  挑战似乎来自毫末之微,却又无比巨大。高速动车组是全新的领域,一列高速动车组,光与电气直接相关的部件就有上万个。“外方专家只会告诉你怎么调,但不会告诉你为什么这么调,而涉及到关键技术,更会守口如瓶。”不搞清为什么,等于没真正掌握,周勇“心里很不是滋味”。

  为了尽快掌握高速动车组调试技术,周勇一边学原理,一边做试验,当时仅查阅的图纸和资料堆积起来就有两三米高,工作笔记达几十万字。在不到两个月里,他和同事们就基本消化了高速动车组调试技术,打破外方技术壁垒,这令外方专家颇为惊叹。

  现场解决问题更是周勇的拿手“绝活”。高速动车组引进初期,周勇多次发现诸如外方图纸错误引起高压系统接地保护、原装客室门电气连接器故障、司机室控制电路印刷板等问题。经过他的手,问题总能一次次“手到病除”。

  高速动车组大批量制造后,原来的调试方法跟不上进度需求,周勇带领同事结合不同车型的调试规律,摸索出一套模块化、标准化的高速动车组调试作业体系,以此为基础,周勇编制出了《高速动车组调试作业要领书》,这个要领书现场工人易操作,易理解,成为指导现场作业的标准性文件。

   创新调试方法 节约成本达千万元

  2008年,南车四方股份公司自主开发世界最高标准的时速高达380公里的CRH380A新一代高速动车组,周勇再担重任。

  从时速200公里到时速380公里,简单的数字对比,却是横亘在周勇面前的一座技术高峰。“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压力”,周勇说,高速动车组电机的电流每上升一个等级,电气调试难度、复杂程度就成几何倍数增加。

  那段日子,周勇满脑子只有一件事——“CRH380A调试”。在车间里,他一点点修改完善作业要领书,到厚达105页的CRH380A调试作业要领书出炉,整整“蹲”了两个月。这个领书实现了高速动车组调试技术的全面创新,CRH380A高速动车组调试时,每列动车组的调试周期从原来的14天缩短到5天,单此一项,就为公司累计节约成本达1030万元。

  记得有位专家说过,这个时代不缺聪明人,而是缺“笨功夫”,好的东西都是聪明人下笨功夫做出来的。周勇在不断地实践中肯下苦功夫,他的业余爱好就是“琢磨新的调试工作法”,他用看似“愚笨”的方法不断地创新着新的操作方法。

  在周勇的每个工作阶段,他都下苦功夫总结出先进的操作法。如满足首列高原客车调试的《青藏客车试验法》、适应城轨地铁车辆生产的《小批量多品种地铁产品的电气调试》、保证铁路行车安全的《城轨地铁车辆回送机理与利用分析》……先进操作法不仅锻炼了周勇的“创新思维”,而且使他成为名副其实的蓝领专家。

  单单解决调试中出现的问题远远满足不了周勇的要求,他还注重从问题的根源器件和造成问题的根源故障两个方面超前分析,认为唯有如此才可以使问题解决得更彻底。在动车组和城轨地铁调试中,他根据车辆的结构和特点独创了《电路各系统的静态阻值测量法》,不仅提高了调试效率,减少了调试问题发生,而且使车辆上线前就能够满足质量符合性,保证了车辆的安全运营。

  名师带徒传技艺,成就知识型“工人教授”

  在调试班里,最让同事们佩服的除了周勇手头的“绝活”,还有他那一口流利的英语。

  提起英语,1989年的一件事对周勇的触动很大。当时厂里从国外引进一批机车,外方提供的资料以及机车上所有部件按钮的标识都是英语的,有的还是英语单词缩写。这令周勇犯了难,“不懂英语,别说将来产品走出国门,就是要学习别人的技术都没门。”

  从那以后,周勇决心自学英语,“从26个字母开始”。他每天一忙完工作就一头扎进自己的英语世界,背单词、看英文专业书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如今他不仅能看懂英文技术图纸,还能和外方技术专家面对面用英语交流。同事们碰到看不懂的英语专业材料,周勇常常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翻译出来,因为这样,同事和徒弟们还给他封了个“工人教授”的名号。

  事实上,这个“工人教授”名副其实。作为中国南车“周勇技能大师工作室”、“周勇劳模创新工作室”、青岛市技师工作站(南车青岛四方股份公司分站)负责人、青岛市授牌的劳模创新工作室负责人,周勇的“头衔”很多——青岛市金蓝领培训老师、青岛市职业技术学院客座教授、中国南车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等等。

  多年来,周勇一直致力于为社会和企业培养一支技能过硬的人才队伍。在讲授国家颁布的技能人才培训及职业技能鉴定教材外,将自己总结编写的《青藏铁路客车试验法》《新加坡地铁培训》《EMU、DMU车辆电气系统简介》《EMU电路分析》等培训教材进行无私传授。他带领团队主持完成课题攻关120余项,先进操作法6项,先后带徒86人,28人成为高级技师、56人成为技师,其中12人成为中国南车核心技能人才。

  记者问周勇成功的秘诀时,周勇用简单的加法“热爱+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道出了不简单的秘诀。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