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资源优势稳定粮食增产
- 发布时间:2015-01-06 03:31:22 来源:农民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幅员5.31万平方公里,为“五山半水三分田,分半荒山和草原”;年有效积温2300℃~2900℃;土壤以黑土、黑钙土、白疆土为主,土壤肥沃。作为全国产粮第一大市,2014年,全市粮食产量实现十一连增,总产达到350亿斤,商品量达到80%。粮食总产量占到了全国的2.7%,再创历史新高。
哈尔滨把“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作为全市中心工作之一,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2014年,先后下发了《强化水稻智能化基地建设意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实施方案》、《备春耕生产指导意见》、《田间管理通知》、《秋季生产方案》、《哈尔滨市农牧业项目贷款担保备付资金管理暂行规定》等文件,召开了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春耕生产现场推进会,秋季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对粮食生产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2014年,全市投入农业生产资金132亿元,种子9.53万吨,化肥105万吨,农药8318吨,农膜10845吨,柴油23万吨;全市惠农政策补贴资金到位20.51亿元,安排国家、省、市农业项目530多个,累计投入项目资金近23亿元,加上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走低、粮食价格上涨增收,全市增收合计达到56亿元,人均增收1100元。以合作社为重点,新上了一大批粮食烘干塔和收储设施,为农民开拓售粮渠道创造了有利条件;投入高标准粮田和土地整治建设项目资金15亿元,实施中低产田改造150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55万亩;新建水稻智能浸种催芽车间16个,全市达到98个;新建集中育苗小区188个,大棚6086栋;创立了投融资担保平台,筹集担保资金6000万元,为涉农、涉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融资难提供贷款担保和贴息服务。同时,积极探索以互助保险为主要方式的农业保险改革,使有限的政策性保险补贴资金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这一系列措施,为粮食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高了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
深化改革,增添活力。近年来,哈尔滨市着力破解当前农村资源要素盘活难、土地规模经营难、发展资金筹集难这三个核心问题,牢牢抓住“土地确权、合作经营、金融服务”这三个农村改革的关键环节,全面启动了耕地、水面、林地、草原、滩涂等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农村土地确权后,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步伐明显加快,全市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全市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到7514个,全市200亩以上土地规模经营面积达到465万亩,1万亩以上规模经营面积达到26万亩。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41个,现代农机合作社带地入社经营面积达到100万亩以上。同时,充分发挥现代农机合作社和农户现有机具的作用,带头先播、先收,实行带地入社、跨区作业等新模式;加强对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的技术装备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资金支持,把农机具购置补贴、农机服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与农技推广有机结合,更好地发挥了农民的主观能动作用,有效保证了粮食生产高质量。
科技助推,强化支撑。哈尔滨市紧紧抓住“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机遇,制定了《哈尔滨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带)2013-2015年建设规划》。在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中,始终坚持“经验可推广、模式可复制”的原则,抓住重点、突出特点、打造亮点,扎实推进,2014年全市落实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带)218个,核心区面积达到1016万亩,亮点园区达到41个。在园区里实施的玉米大垄双行、4∶1空、2∶1空栽培模式达到123万亩;水稻5亩以上大方田面积达100万亩。双城幸福墨西哥艾特尔玉米超高产栽培模式,亩产量达到了1081公斤,创哈尔滨市历史之最。全市落实农业新技术示范推广项目22个,1.5亿亩次;实施科技创新项目30个,建设科技研发基地16个;与此同时,采取“电视讲座、科技下乡、科技入户”等多种形式开展科技培训,全市举办各类培训班3171次,培训农民125万人次;组织各级农业技术人员2284人分片包干,深入基层农户开展技术指导,为粮食增产和粮食品质提供技术支撑;落实国家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102个,1699.2万亩,占粮食作物面积的58%。大力发展现代农机装备,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950万千瓦,比2003年增长三倍;大力推行机械精细精量播种和机械收获,玉米机播达到100%,机收达到72%;水稻机插达到84.4%,机收达到83%。
今后,哈尔滨将以党的十八大和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针,围绕全省战略部署,充分发挥哈尔滨独特的资源与环境具佳的优势,锐意改革、大胆创新,粮食生产将向着稳产、优质、高效、安全的更高目标迈进。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