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6日 星期一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走出去”迎来黄金期 商业银行需做足准备加大支持力度

  • 发布时间:2014-12-31 15:59:41  来源:新华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新华网北京12月31日电(记者吴雨 刘铮)尽管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但金融支持却仍显不足。随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大金融支持企业“走出去”力度,企业“走出去”将迎来黄金期。借助“走出去”的东风,我国商业银行又该做足哪些准备?

  “首先,我国金融业的国际化速度和覆盖面远不及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尤其是中资银行等机构在海外的布局明显不足。”中国银行公司金融部总经理林景臻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借助政策支持,中资银行亟待解决机构设立的问题。

  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我国共有1.53万个境内投资者在境外设立了2.54万家境外投资企业,分布在全球184个国家和地区。仅华为一家企业来说,已经在160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业务覆盖。

  与此相较的是,即便是国际化程度较高的中国银行和工商银行,也只分别在41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分支机构,建设银行的境外分支机构也只覆盖了18个国家和地区。

  “并不是金融机构不愿意做布局,只是此前监管机构对于海外金融机构的设立和并购有非常严格的审批规定和限制。”林景臻说,不过,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简化境外上市、并购、设立银行分支机构等核准手续,这令中行上下大为振奋。因为他们正在考虑通过自设机构、兼并收购等方式实现“一带一路”非洲和拉美战略的布局。

  其实,不光是中行在着手“一带一路”的海外布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1月末,工、农、中、建、交等五大行已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设立分支机构32家,此外还有4家已经中国银监会审批通过,正待当地监管机构审批。

  除了要做好机构建设的准备,不少银行也在资金配置、产品服务创新上下足功夫。建行首席经济学家黄志凌表示,由于缺乏国际认可度,国际评级也低于欧美的竞争对手,“走出去”的中资企业在全球的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存在的困难,更需要中资金融机构出手驰援,这也是中资银行海外拓展的机遇。

  “未来5年,中国对外投资将超过5000亿美元,这接近改革开放30年的水平。”中国银行贸易金融部总经理程军认为,今后庞大的对外投资需要银行的配套资金支持,更需要银行创新更多的金融衍生品、债券投资产品。

  据介绍,2015年中行对“一带一路”建设相关的授信将不低于200亿美元,未来三年的授信金额将达到1000亿美元。同时,2015年中行力争出口信贷和结构化融资的项目金额做到100亿美元。

  此外,在支持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各种风险防范不容忽视。除了兼并、收购时面临的商业风险外,中资企业“走出去”还往往遭遇国别风险、法律风险等,这是银行海外拓展必须面临的课题。

  “在自身做好风险防范的同时,银行迫切希望国家能在风险防范机制或者风险吸收等方面推出更多的措施。”程军介绍,商务部、财政部曾于2001年年底设立对外承包工程保函风险专项基金,以约1亿美元的规模撬动了15亿至18亿美元的业务,较好地发挥了政策引导作用,使企业资金紧张、授信不足等问题得以缓解。

  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到,将稳步放开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市场、创新出口信用保险产品、大力发展海外投资险、合理降低保险费率、扩大政策性保险覆盖面等,给不少银行吃了“定心丸”。

  “只要解决了商业银行的后顾之忧,分散部分风险,我们支持企业‘走出去’会更加全力以赴。”程军说。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