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1月16日 星期六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从各地“清单”看审计动向

  • 发布时间:2014-12-30 07:31:50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审计署网站29日集中发布29个省份以及大连、宁波、青岛、厦门、深圳5个计划单列市审计机关2014年的工作情况。据悉,这是审计署首次把各地审计机关的年度工作“清单”向社会公布。

  “向全社会公布各地审计工作‘清单’意义重大,可以扩大审计工作影响,使公众更好地了解、监督各地审计工作,还可以让各地审计机关互相学习、借鉴工作经验,促进审计机关自身建设。”北京大学财经法研究中心主任刘剑文表示。

  这些审计“清单”显示,2014年,各地加大力度对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审计,促进政令畅通,保障改革措施落实到位。如,北京市配合审计署完成对国务院“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跟踪审计工作,对部分区县重点检查了相关的政策措施和重点任务,突出反映了重大项目进展、简政放权落实、重点目标任务完成、资金保障及优惠政策措施落地等五个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各地加强对财政管理和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深化预算执行和决算草案审计,推动财政提质增效。如,广东省对2013年度30个省直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了审计,审计数量是以前年度的2至3倍,向五年内完成对117个省直部门的预算执行审计迈出坚实一步,并确定和落实了对20个重点部门每2年轮审一次的目标任务。

  “当前财政的功能定位被提升至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审计工作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肩负监督公共财政资金合理、合法、合规使用的重任,既是市场的‘守夜人’,也是政府的‘守夜人’。”刘剑文说。

  各地还围绕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国务院“约法三章”要求,加大专项审计力度。如,辽宁省以政府采购、部门结余以及“三公经费”为关注点,开展部分省直部门及所属单位预算执行审计,审计预算支出67.3亿元,揭示了政府预算编制不完整、无预算支出或挤占挪用专项经费、未严格执行“三公经费”规定等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审计建议。

  各地加大对经济社会运行中风险隐患的揭示力度,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在财政、金融、企业、资源环境和民生等审计中,注重揭示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出防范和化解风险的建议。如,山东省重点组织对全省农信社信贷资产风险管控情况进行审计调查,反映国家信贷政策执行、农信社改制、信贷业务风险管控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有力打击了金融违法犯罪行为,提出了体制改革和风险防控的建议。

  各地还普遍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与制约,促进更好履职尽责。如,湖北省围绕重大经济决策以及经济结构调整、财政管理、土地管理、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等方面责任履行情况,组织对774名领导干部实施了经济责任审计;2013年度省本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352人被问责追责。

  “清单”还显示,各地加强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林水事务、教育、医疗等重点民生资金和民生项目的审计,切实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如,贵州省对20个县扶贫资金和生态移民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审计,对政策落实、资金管理使用、项目实施、资金和项目绩效四个重点开展审计,扶贫资金审计总金额34.22亿元,生态移民资金审计总金额17.72亿元;河南省组织实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促使相关市、县政府取消不符合保障条件资格1000余户,收回违规分配的保障性住房200余套,完善相关管理制度16项。

  日前召开的全国审计工作会议披露,1至11月,全国审计近10万个单位,提交审计报告和信息18万多篇,促进增收节支和挽回损失2400多亿元,移送违法违纪案件线索2300多件,还协助有关部门查处了一批重特大腐败案件;推动将审计发现问题纳入相关部门和地方教育实践活动整改内容,促进建立健全制度1700多项。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