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经济形势与股市展望:市值超级大牛 指数剧烈震荡
- 发布时间:2014-12-29 08:42:13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罗伯特
《红周刊》作者 文国庆
2015年是第二轮经济改革的元年,众人以为大牛市,我看并不尽然。
另类牛市
从改革的角度说,这是释放制度红利的一年,是地产资金涌入A股的一年,是居民财富表达方式转折性变化的一年。按理说,股市应该走出超级牛市,多数人也是这个逻辑。但是,由于下述因素的影响,他将是一种另类牛市。
从不利因素看,楼价已经见顶,房地产熊市正式启动,这会导致宏观经济显著下行。按趋势估计,2015年百城一手房均价下跌4%,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5%,房地产投资零增长,仅仅实现95904亿元。仅此一项使得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降3个百分点,基建投资增速接近极限,稍微增加也弥补不了五分之一,这基本决定2015年经济增速的轴心在6.8%左右,高不过7%,低不破6.6%。此外,由于美联储退出QE,加息势在必行,美元指数将高见110点,人民币兑美元贬值难以避免,资金外流是基本趋势。因此,指数虽有上行空间,但大牛市说法难以成立。
从有利因素看,地产投机资金持续溢出,新鲜血液不断,股市估值必然水涨船高。同时,政府在2015年适度宽松的基调已定,不管外资资金如何回流,央行都会通过降准、降息等政策工具压低市场利率,维护金融市场稳定,从而降低企业实际融资成本。由于面临通缩环境,央行放水无后顾之忧,为避免债务危机和金融震荡,加大M2供应势成必然。在这种背景下,市场估值中心调整到3100点左右是顺理成章的。
流动性充裕并不意味上证指数可以走出大牛市,因为牛市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新股扩容不大的指数型牛市,所谓股价上涨型牛市;另一种是指数涨幅有限,但扩容剧烈导致的流通市值牛市,其特征是融资规模和流通市值的剧烈上涨。考虑到本次牛市是在经济继持续下行、银行不良资产快速增加、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暴露背景下展开的,是货币政策导致的纯资金推动型牛市。而发动牛市的动因是救银行,保企业,这种牛市多少有点悲壮的成分。既然是全民同心抵御困难,就应当多一点奉献精神,少一点不切实际的盈利预期。盈利可以有,但只能点到为止。随着国企改革、银行优先股的顺利实施,迅速加大IPO规模是必然的,惟有如此才能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才能化解银行危机——最终完成我国经济系统的债转股。我估算,2015年融资规模将达到15000亿到20000亿。
应该说,2014年已经实现了这个牛市的前半部分——指数纵向上涨,而2015年我们将迎来牛市的下半段——股票横向扩张。当然,在市场剧烈扩容时期,指数也会有所上涨,但估计也就是五、六百点,更多的盈利机会在于板块涨跌互见中的结构性机会。总体来看,2015年指数运行在2600~3680点之间,融资大约18000亿,总市值扩张到55万亿,能做到这一点,金融系统大体上可以保持稳定,超过这个水平可能属于“白日梦”区域,我就无法触及了。
2015年的结构性机会大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由于京津冀经济圈推进和北京市政府搬迁带来的京东地区、保定地区、廊坊、唐山地区的超常规发展;德国、日本大力推进石墨烯燃料电池导致的汽车能源革命;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导致的制度红利释放和利益重新划分;水10条落实导致的污水处理行业机会;电子商务再度崛起导致的网络相关企业机会;工业4.0导致的机器人、3D打印、无人机等制造领域的崛起;车联网和汽车后服务领域的崛起;民营医院的扩张与收购浪潮的展开。总体来说,2015年我更看重制度变革导致的存量财富重新分配和技术进步导致的结构性机会,而对地产、银行、保险和券商这类宏观财富表达领域,反而相对看淡。
2015年2~5月份是风险期
关于市场节奏,由于2015年一季度数据会大大低于市场预期,将导致2~5月份出现全年最大一次技术性回调,国际舆论也会风向逆转,这是我们应当特别警惕的。因此,一季度应该主动卖出宏观敏感类股票——券商、银行、保险、钢铁、有色、煤炭,适当配置消费类、电子信息类和国企改革类股票,并将仓位降至全年最低,6~7月份大幅加至全年最高仓位直至三季度政府各项刺激政策出台,“一带一路”等强周期股票应当梅开二度。而消费类股票,则可以根据个股情况均衡配置。第四季度,应该逐步降低仓位,等候刺激政策减弱导致的系统不适症发作。至于京津冀板块,在年初爆发的机会很大,这是个财富孤岛,与行业和大盘节奏关系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