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24日 星期二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达·芬奇睡眠法”可行吗?

  • 发布时间:2014-12-29 08:52:41  来源:中国民航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多相式睡眠并无科学依据 无证据表明达·芬奇长期使用该方法

  长久以来,网上都在流传一种名为“达·芬奇睡眠法”的睡眠方法。这种睡眠法得名于著名艺术家——达·芬奇。相传,达·芬奇每4小时睡15分钟~20分钟,这样一天下来只睡2小时左右,余下大把的时间从事创作,而且能保持充沛的精力。这种睡眠其实是一种“多相睡眠”。

  通过网络检索你会发现,除了描述“达·芬奇睡眠法”的文章外,并没有其他可靠的证据表明达·芬奇在长期、有规律地使用这样的睡眠方法。

  少数真实的实验

  尽管很多人声称,这种多相睡眠法能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拿自己来以身试法的。史上唯一记载的长时间实施了“达·芬奇睡眠”的“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叫巴克米斯特·富勒,他是一名工程师和设计师。他在1943年的《时代》杂志上发表了自己的长达2年的睡眠计划。在这段时间里,他每隔6小时打盹30分钟,也就是说每天只睡2个小时。最后他的计划不得不因为他的商业伙伴的极力阻拦而终止,因为他的作息时间和其他人实在太不合拍了。虽然富勒是否严格遵守了他所说的睡眠计划我们不得而知,但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真正报告了成功执行多相睡眠的人。

  最近,引人注目的多相睡眠实验者当属著名博客作者史蒂夫·帕沃利亚。他自曝说,开始时很难适应,但到了实验的后半段身体逐渐适应了这种睡眠周期,在夜晚也能保持清醒的工作状态。不过,到实验快结束的时候,他试图减少打盹的次数让睡眠时间变得更短,却常常听不见闹钟而直接就睡了6个小时。

  来自科学界的意见

  心理学家伍兹奈克认为,多相睡眠的方法没有什么科学依据,因为我们的大脑根本无法适应“多次打盹”的睡眠模式。脑电波和其他生理指标的研究显示,我们的生物节律是双相而不是多相的,这决定了我们的身体总是倾向于一个整块的睡眠时间。而试图利用多次短暂的打盹来减少睡眠总量的做法,会让睡眠不同阶段的时间都缩短,扰乱生物节律,最终可能收到类似睡眠剥夺和睡眠节律紊乱症的负面效果,例如身体和心理的机能减退,焦虑和紧张感增强,免疫功能降低。

  伍兹奈克通过观察参与多相睡眠的人的博客发现,大部分人都必须通过一些“维持性活动”,例如大量饮用咖啡等方式来保持清醒,并且这种多相睡眠对人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也并没有显示出任何提高。

  打盹只能是对睡眠剥夺的补充

  在有些情况下,人们或许无法保证一次完整的8个小时睡眠。这时,有规律的短暂打盹或许可以弥补人们缺失的睡眠。研究睡眠的心理学家克劳迪奥·斯坦皮博士曾进行了一项49天的实验,让一名年轻人每隔3个小时打盹30分钟,每天睡眠时间加起来差不多是3个小时。他发现,大脑在这种多相睡眠中也同样经历普通睡眠拥有的慢波睡眠和快速眼动睡眠,只不过每个睡眠阶段的时间都被缩短了。此外,斯坦皮还在《工作和压力》期刊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报告,表明在连续工作、无法实现正常完整睡眠的状态下,周期性地打盹能让人们弥补由于睡眠剥夺导致的认知功能下降。

  因此,他在《为什么我们打盹:进化,时间生物学,多相和超短波睡眠的功能》一书中总结,当睡眠剥夺不可避免时,系统的短时间打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人们的最佳状态。但他并不提倡将多相睡眠当做一种生活方式。

  依据其他对睡眠的研究,专家建议大家最好还是在晚10时~早7时的黄金睡眠时间中睡够8个小时~9个小时。如果实在遇到紧急的情况,或许可以尝试使用打盹的方式让身体得到片刻轻松。不过,这种方法只能是对基本睡眠的一种补充,如果将其作为主要的睡眠模式,则很可能由于干扰生物节律而收到负面的效果。

  (据果壳网)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