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9日 星期天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水质安全咋保障

  • 发布时间:2014-12-29 03:48:22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南水”抵达后质量会不会发生变化?黄水现象怎么解决?这是河南、河北、北京、天津等受水区百姓普遍关心的问题。

  目前,无论是水源区和受水区,都在采取严格措施加强水质保护,不计一切代价确保调水水质安全。

  国家划定丹江口水库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源区新建污水处理厂174座、每天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52万吨,新建垃圾处理场98座、每天新增垃圾处理能力8500吨。这些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覆盖了水源区所有县级以上城市和重点乡镇,彻底改变了污水直排和垃圾乱倒乱堆的现象,对保护水质起到了关键作用。同时,水源区还关闭了1000多家污染企业,叫停和否决了新上项目300多个,从源头上控制了污染物排放。

  另外,丹江口库区“七山二水一分田”的土地利用特征明显,据不完全统计,仅库周1公里范围内就有29万人口、36.7万亩耕地,每年约有2.6万吨农药、化肥进入丹江口水库,直接影响水质安全。为治理库周面源污染、阻隔污染物进入水库,库周1至3公里范围内建设了环库生态屏障,从根本上解决了库周农业面源污染问题。

  在1432公里的输水过程中如何保障水质安全是另一个严峻的考验。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副主任于幼军告诉《经济日报》记者,南水北调中线在输水过程中产生的水质污染风险主要来自3个方面:部分高于渠道运行水位的地下水如果被污染,可能渗入总干渠带来的污染风险;有毒有害危险化学品运输途中,在穿越总干渠桥梁时可能突发交通事故带来的污染风险;输水沿线大气污染物沉降带来的污染风险。

  据介绍,虽然中线输水线路长,但是1196公里的明渠全部与周边水系立交,不会与地表水发生水体交换,两侧地表水对总干渠水质不会造成污染。同时,沿线地区还严格控制新上建设项目,对现有排污企业加强环保监管;针对有毒有害危险化学品在运输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污染风险隐患,制定多层面的水质监测跟踪方案。

  同时,受水区已建立起一套严密的防护措施。为了确保有问题的调水“不进城、不进京、不进厂”,北京在北拒马河暗涵渠首、大宁调压池和团城湖调节池设置3道智能化水闸,一旦水质有问题,水闸就会自动关闭。

  对于南方水进京后可能出现的“黄水现象”,北京南水北调办副主任何凤慈告诉记者,“黄水现象”是来水与北京原有地下管道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一般7天至10天就会消失。“为防止发生‘黄水现象’,北京加大了对地下管网的改造力度,管网设施不仅要适应北京自有水,还要适应来水。”何凤慈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从汉江沿线到丹江沿线、从丹江口水库到北京团城湖干渠沿线,都已建立起一套比较完善的人工监测与智能化监测相结合的监测网络,南水北调中线调水水质稳定达标将有充分保障。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