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手工艺收获“功夫钱”

  • 发布时间:2014-12-29 03:29:56  来源:石家庄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讯(记者 侯天仪 通讯员 王苏阳)走进灵寿县塔上镇南广化村老把式聂白子家的大门,浓香的淀粉味扑鼻而来,只见七八个人正在小院里忙活做粉条。

  聂白子一边热情地招呼记者,一边抓紧和面。他用的原材料,都是自家地里种的上好红薯,粉碎后经过数次过滤制成淀粉。然后,把淀粉和沸水搅拌至透明状,搅揉成软粉团。看揉的粉团不见颗粒、又能拉丝的程度,聂白子招呼儿子将面团放在漏瓢里,均匀有力拍打,一条条细细滑滑的粉条就入锅了。待落到锅中的粉条浮起时,用竿迅速挑起放入冷水缸冷却。然后将粉条理顺,凝固到不黏手的程度悬挂起来。

  “第二天用温水化开,上架晾干,一捆捆顺滑爽口的粉条就做成了。”61岁的聂白子说,他从20岁的时候就跟着父亲漏粉条,每一道工序如同庖丁解牛,和面的硬度、揉面团的韧度、粉条的黏度都了如指掌。现在,他的儿子成了“掌勺”,聂白子甚是欣慰,“现在的年轻人都出去挣大钱,愿意在家继承祖业的不多啦!”他告诉记者,自家是纯天然、纯手工制作,不掺假,所以粉条销售十分紧俏。

  南广化村村干部张白子介绍,近两年,南广化村的粉条加工因为纯手工制作,味道好、食用安全,名气逐渐传到各地。“前几年还赶到集市上吆喝卖,现在在家等着,慕名而来的就上门求购了,根本不愁销路,供不应求啊!”

  忙碌间隙,聂白子给记者算了一笔细账,6斤红薯出8两粉条,1斤成本大概要10元多钱,南广化村纯手工粉条一般卖12到13元,利润不高,就是让大家买个实惠。”聂白子一边悬挂粉条一边说,“我也试过工厂化生产,还采购过设备,但是口感离手工工艺差得远哩,俺们这些老把式,要带着老百姓挣这‘功夫钱’”。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