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本轮改革的逻辑是权力市场化

  • 发布时间:2014-12-27 06:34:53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经济挚评

  陈恩挚

  说到权力市场化,人们首先可能想到的是权力寻租、钱权交易。不过,权力市场化可以有不同的解读。

  去年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一个重大战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此次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也提到,“推进市场化改革,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

  其实,这其中的核心逻辑就是权力市场化。就是说,在改革之前,很多配置资源的权力尚在政府手中。经过市场化改革以后,会把权力还给市场,由市场的力量来决定资源的配置。

  以企业上市注册制为例。以前的做法是,需要证监会发审委审批,即由政府在众多申请的企业中进行挑选,由他们来确定哪家企业可以上市。以后,这个权力将被取消或削弱,转而由市场决定。

  上市其实就是卖股权。实行注册制后,尽管很多企业都可以上市,也都想要上市,但资金是有限的。最终谁获得市场的青睐,把股权卖出去,谁就可以成功发行并上市。

  这样一来,才能实现市场的优胜劣汰机制,通过强化有效的竞争,使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从而让有效率和成长空间的企业获得青睐,拿到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

  对此,有人可能会有疑虑:政府取消很多审批,真的可以吗?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可以发挥作用吗?

  回答是,没有问题。实践已经证明,很多时候,市场的力量是很强大的,政府配置资源的效率并不如市场。

  当然,使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要有两个前提,一是防止和阻止可能的干预“由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冲动;二是政府要保护好财产权,并强化过程监管,从而确保市场竞争相对公平、公正,比如对交易过程中的造假、欺诈进行严惩。

  但问题是,如何才能让政府尽心尽责,又不越权干预市场配置呢?这显然不能靠个人觉悟,而是需要法治的力量。

  事实上,若从经济学的视角去解读,法治的核心逻辑其实是另一个层面的权力市场化。如果把一个国家比作企业,那么每个人就是这个国家的“股民”。强化法治,最主要的意义在于,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使职业经理人群体(即政府及其官员)时刻牢记和重视“股民”的利益,一切以民意为重,执政为民,为“股民”的利益最大化而努力。

  所以,法治确实至关重要。因此,今年10月召开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推进法治建设。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的精神和部署可谓一脉相承。前者主要是强化市场的作用,后者则主要是强化法治建设。但若是从经济学的视角和逻辑去解读,其实都是权力市场化。这也是本轮改革的逻辑。

  当然,若要把上述两种权力市场化作对比,我认为法治建设会更难。试想,即便是在一个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大企业里,股东如何约束和激励管理层,一直都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更何况是对一个国家的治理。

  但是,从前面的分析,我们也看到,法治建设是这轮改革的关键。配置资源的权力进行市场化改革,必须要有法治建设作为保障。也就是说,只有推进法治,才能深化改革。否则,若单独推进,注定很难成功。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