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5月07日 星期二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一带一路”拓展经贸往来一路向西区域经济盘活存量重在打破“一亩三分地”借改革东风多想“能做些什么”而非“能拿到什么”

  • 发布时间:2014-12-17 14:29:17  来源:拉萨晚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近日,穿越8个国家1.3万公里,历经3个星期的长途跋涉,从中国浙江义乌出发的铁路货运列车抵达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将“来自中国的圣诞礼物送往欧洲”。

  西班牙《先锋报》刊文称,这条中西之间的新“丝绸之路”,缩短了两个大陆之间的运输时空,西班牙商家“乐意看见多几条这样的铁路,把西班牙的经济带上了飞速复苏的时间段。”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他国有与中国加强互动的意愿,已成为一种共识。2013年底,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一带一路”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上周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则再次强调,应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重点实施“一带一路”等发展战略。

  “‘一带一路’将构筑新一轮对外开放的‘一体两翼’,在提升向东开放水平的同时加快向西开放步伐,助推内陆沿边地区由对外开放的边缘迈向前沿。”商务部部长高虎城说。

  专家指出,在新一个阶段的对外开放中,中国要主动为自己和别国创造经济发展的机会。加快中国企业国际化步伐、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优势,积极参与、引领国际规则的制定,能更好地为本国和别国创造机会。

  京津冀一体化,从一个模糊的概念到如今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用了二十多年时间。如今,包括京津冀一体化在内的区域经济发展,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度向前拓进。

  在上海自贸区设立一年多后,我国日前决定在广东、天津、福建特定区域再设三个自由贸易园区。

  一系列紧锣密鼓的布局,不但意味着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启动,也是突破国内现有经济格局,盘活区域优势资源存量的起点。

  我国经济经过30多年的快速增长,形成了固有的经济区域格局以及发展模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种模式体现为,以省为单位各自为战、资源流动相对固化、本区域内发展机制老旧、区域间优势资源流动不畅。然而,新一轮区域经济规划则有着本质的改变:以国家为主导,打破区域行政障碍、推广上海自贸区试点成果,特别是在优化资源配置、创新改革手段上重点突破。

  然而,这样的改变并不容易,首先要打破的就是破除各地“死守一亩三分地”的思维。

  “改革的路子,就是一条打破利益格局的路子,是一条端正发展观的路子。”区域经济专家、浙江省社科院傅允生说,优势地区要有‘舍得吐出来’的雅量,发展型地区要有学习借鉴的智慧和主观能动。稍落后地区要有主动融合的意识,摒弃‘挑肥拣瘦’的思想。”在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稳增长不是“强刺激”,而是更多地与改革创新联系在一起,以开放促改革,向改革要动力,正日益成为支撑中国稳步发展的重要手段。

  “创新是改革的动力,也是宝贵的财富。”傅允生说,改革的过程中,一些旧疾被革除,一些新生动力萌芽壮大。各地要多想想“能做些什么”,而非“能拿到什么”。

  记者注意到,在以往的区域经济发展之中,存在以下几个较为突出的问题:一是国家规划时是基于各地的资源禀赋和特色,但是各地实际发展中却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一味政策跟风,哪里有钱、哪里有好政策就朝哪边走”,缺乏定力导致区域之间雷同化、重复化;二是资金利用低效化,用于创新的比例较小,成果转化率低,房地产开发等高回报领域却急速发展。再审视眼下的自贸区建设,申请的省市数量有十多个,申热”本身就隐含着部分扭曲的发展观成分。

  专家指出,面对“三期叠加”的各种挑战,新亮点、新变化的显现难能可贵。一个重要启示是,中国需要多高的增长,取决于在什么样的质量和模式上前行,一带一路”、自贸区的建设正是在探索这样新的发展模式。

  “在中西部、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成熟区域,现阶段改革的推进,必须以问题为导向,坚持与时俱进,根据不断变化的实际,提出既针对具体问题、又有利于长远制度安排的改革措施。”傅允生说。

  新华社北京12月16日新媒体专电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改革已不再局限于“逐个击破”,全盘统筹下的“空间发展维度”成新亮点。

  日前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争取明年有个良好开局。同时突出强调,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要继续实施。”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在对外开放、内部协同、改革向前三个“空间维度”,经济发展应如何作为?12月9日,首趟由中国义乌开往西班牙马德里的中欧国际铁路货运班列“义新欧”抵达马德里阿布罗尼迦尔货运站。新华社新媒体发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