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3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潘建成:中国经济增速还可以适度低一点

  • 发布时间:2014-12-13 08:05: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资料图片)

  中国经济网编者按:2014年,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拉开序幕的一年,也是宏观经济沿着“新常态”的轨迹持续发展的一年。这一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我们该如何看待,是否意味着少作为甚至不作为?“衰落”甚至“崩盘”的说法是否成立?经济增长格局出现怎样的变化?"新常态"下出口会不会退出三驾马车,变成"两马"并行?GDP增长带动就业人数增加,是否意味着在充分保障就业的前提下,GDP增速在7%甚至更低也可以接受?未来经济刺激有没有必要加码?就这些问题,中国经济网记者专访了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

  中国经济网:第一季度GDP同比增长7.4%,第二季度同比增长7.5%,第三季度同比增长7.3%……今年以来,经济运行呈下行态势,主要经济指标短期出现整体下滑。我们该如何看待经济增速放缓?速度放缓是否就意味着少作为甚至不作为?

  潘建成:从2012年一季度到现在,差不多接近3年的时间,经济整体上看起来是回落,但波动幅度非常小,基本在0.6个百分点之内,最低7.3%,最高7.9%,这是历史罕见的。

  今年以来经济增速温和回落,变动幅度非常小,波动很平缓,在适度的区间内,是一个正常的结果。同时,这是在“三期叠加”以及房地产下滑的压力下取得的成绩,是很不容易的。

  我们一直强调要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现在经济增长是正常的,就没有必要改变宏观政策的方向。但可以做适度的微调,比如前段时间适度下调了利率。

  应该看到,宏观政策方向上没有大的改变,改革在不断加大力度。现在更重要的不是增长速度达到多少,而是转型能不能到位,结构调整能不能到位。或者应该说,少作为的是过去那种粗放的模式,但从根本上,改变经济发展是多作为了,是增加了。

  中国经济网:2014年,中国经济运行并非一马平川:“三期叠加”,矛盾交织,下行压力加大,各种唱空中国的声音此起彼伏。“衰落”甚至“崩盘”的说法是否成立?

  潘建成:2011年8月,我谈过中国经济会否硬着陆的问题。三年多过去的,这个声音一直没有停止过。而事实,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在全球,找一个比中国经济增长还快的国家根本找不到。发达国家中欧、美、日最高,但美国也就2%左右,日本和欧洲都在0%晃悠。金砖国家中最快的印度也只有5%多,所以怎么能说中国衰弱了?

  说衰退要有一系列的指标,不能说增速下滑就是衰退。增速下滑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顺应潜在生产率下降的趋势,这是经济规律,而不是说经济不行了。经济的规律告诉我们,增长的体量大了就肯定要“换挡”、要“减速”。

  中国经济网:过去一两年和当前,我国增长模式正在发生转折性变化。消费的比重已经超过投资,第三产业的比重已经超过第二产业,出口由过去20%以上的增速降到5%—10%。这反映了我国现在怎样的增长格局?

  潘建成:这个实际上表明了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在发生切换,从过去的投资驱动为主,逐渐向消费驱动转化。尤其2014年以来,消费对经济的贡献明显大于投资对增长的贡献。

  第三产业的比重超过第二产业是任何国家发展过程中必经的过程。2013年,中国第三产业首次超过第二产业。今年以来,服务业的增长速度依然快于工业、制造业,表明第三产业的份额超过第二产业的趋势还在延续,尤其可喜的是第三产业中生产性服务产业的增长在加快。这表明产业结构在优化,也反映了未来增长的动力更多向第三产业、向创新驱动转化。

  至于出口,过去高有它高的原因,现在回落也有回落的原因。从2001年中国加入WTO到2008年金融危机七八年的时间,因为享受加入WTO带来的红利,中国的出口出现了迅猛的增长。但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两个原因导致增长减慢了。首先,基础高了,要“换挡”怎么可能保持这么快的速度?其次,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过度消费模式不可持续,吸纳进口的力量减弱,加上后期的欧债危机,中国传统的出口目的国、贸易伙伴的需求减弱,使得中国的出口也减缓。其次,中国人工成本的上升,比较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导致出口回落。

  但是从目前来看,出口量依然比较大,依然保持增长,这是非常不容易的。表明我国在国际贸易中,依然还是有比较大优势的。但是增长依靠外需的时代确实已经过去了,增长将来更多的依靠内需,甚至更多的依靠消费的需求,这恰恰是转型的一个方向。

  中国经济网:2008年以后,传统的"三驾马车"一起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已经发生重要变化,比如出口长期不给力,那在"新常态"下,出口会不会退出“三驾马车”,而变成"两马"并行拉动经济增长?

  潘建成:我认为还不能这么说,出口依然会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的力量。我们在积极地采取措施,催化参与国际经济贸易的潜力。比如,大力推动自贸区的建设,大力推动“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这些都使我国和全球资源、全球市场更紧密的结合起来。通过创新,通过一系列改革,使出口继续保持稳定,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效益得到进一步提升。将来也许出口的增速没有过去那么高,但出口的质量提升了。过去很多的出口是进口原料,然后加工,然后再卖出去,结果污染了自己。将来可能更多的是自主创新品牌出口,高附加值的出口。所以,不能说变成“两驾马车”,"三驾马车"还是有的,只是性质有所区别。

  中国经济网:有测算表明:GDP增1个百分点带动就业人数为10年前2倍多。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速虽然放缓至7.4%,城镇新增就业1082万人,提前完成全年目标。这是否意味着,如果在能够充分保障就业的前提下,GDP增速在7%、6%甚至更低也可以接受?

  潘建成:这个问题是非常好的问题,经济增长的基础提高之后,一个百分点所吸纳的就业量是不一样的。中国目前的产业结构在变化,服务业提升,对就业的吸纳能力增强,比制造业吸纳的能力增强了,所以现在就业压力其实是在缓解。

  那么是不是意味着,在这样的情况下,增速就可以低一点呢?我觉得可以适度低一点,但也不能低太多,变成6%可能不现实。适度低一点必须保持在正常的区间内,因为经济增速不仅仅涉及就业,还要保证老百姓收入的增长。

  中国经济网:有分析称,当增速出现快速下滑苗头时,适度的刺激政策仍是必要的。你认为,我们未来的经济刺激有没有必要加码?

  潘建成:我觉得还应该继续保持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让企业有一个稳定的预期。目前“三期叠加”加上房地产市场回落这样的形势,一定程度上倒逼企业加大创新力度。若盲目地再去搞过去那种刺激,可能反而干扰了企业的预期。在这种情况下要先有定力,除非极端形势的发生,正常的情况下,还是不要改变政策的方向,保持它的稳定,还是以预调、微调为主。至于怎样预调、微调,还得视情况而定,但在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主体框架之下,不会有比较大的变化。(中国经济网记者 王敬文)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