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6日 星期一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以新思维新状态适应新常态

  • 发布时间:2014-12-13 05:59:26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面、系统、深刻地阐述了新常态呈现的新面貌、新特征,充分体现了中央对当前经济形势的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我国正处于发展方式转变、发展动力转换的关键时期,各地区各部门、各行各业都应统一思想认识、转变传统思维、调整工作状态,主动适应新常态,掌握发展主动权。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结构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动力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这些变化,意味着中国经济走向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新路子,也必然要求一系列改革探索和创新创造。对此,有权威专家指出,调整适应新常态“可能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三次发展思路的大转折”。第一次是从革命战争转型到国家建设,第二次是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型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三次是从规模速度发展转型为质量效益发展。同前两次一样,这一次也没有现成方法可以用,现实环境和发展条件都是新的,无疑将是又一个巨大考验。

  的确,对于企业而言,适应新常态的考验是严峻的。前些年,我国经济总体处于高增长期,而且一波接一波,前期过剩的生产能力会被随后的经济扩张所消化掉,但如果后面没有新的经济扩张了,产能过剩的风险就会越来越严重。能不能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加快转型升级、打造竞争新优势,是很多生产者面对的一场“生死之搏”。对于宏观调控而言,适应新常态的任务是复杂的。过去要稳增长,可以靠宽松货币政策、积极财政政策用以扩大贷款、刺激投资,但现在我国的存量货币规模相当可观,财政扩张的空间也十分有限,采取扩大赤字和超发票子的办法不仅达不到政策效果,还容易掩盖结构性矛盾,给未来发展埋下隐患。如何加快创新宏观调控方式,更好实现定向调控、精准发力十分紧迫。

  主动适应新常态,需要新思维。这不仅表现在全社会各行业都要根据新的发展环境调整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更表现在具体政策制定和经济管理部门都要切实领会贯彻中央的精神和部署,在工作思路、发展模式、思想理论乃至心态上尽快调整方向与方法。要打破掣肘发展进步的“路径依赖”,放下对经济增速的纠结,深刻理解新常态下的增速换挡,是为了获得更持续、更强大的发展动力;要保持平常心,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区间调控、定向调控,决不搞为表面数字好看的强刺激、不去为提高增速而踩大油门;要以“顺势而为”实现“乘势而进”,充分利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新四化”提供的巨大潜力和发展空间,化解“成长的烦恼”,实现有质量有效益的中高速增长;要坚持底线思维,警惕和应对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带来的冲击,力求经济增长保持稳定,既不超速,也不失速。

  主动适应新常态,需要新状态。新常态既是一个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也是新旧增长动力转换接替、各类隐性风险逐步释放的过程,尤其需要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主动作为的工作状态,需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过深水区的改革勇气。否则,如果改革红利的释放速度慢于预期,不足以抵消原有增长动力的衰减,必然会导致经济增长持续下滑,进而放大一些领域的风险。在紧迫的形势面前,不作为是改革的最大敌人,庸政懒政同样也是腐败。各地区各部门都要按照中央部署加快推进改革,对方向明、见效快的改革,不能“一看二等”,要果断推出;对涉及面广,需要中央决策的改革,要加快研究方案、制定策略、适时推进;对认识还不深入但又必须推进的改革,要大胆探索、试点先行,充分发挥改革试点的“侦察兵”作用,找出规律、凝聚共识,为全面推开积累经验、创造条件。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