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6日 星期一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江苏制造,喜忧之间赶大考

  • 发布时间:2014-12-12 08:29:28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今天,成品油“十连跌”时间窗将再度开启,汽柴油价格每升很可能下降4毛多,幅度全年最大。10日美国纽约市场原油期货价格暴跌4%,最低触及每桶60.43美元,创近5年新低。

  值得关注的是,最新公布的11月全国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下跌2.7%,连续33个月负增长,幅度全年最深。上游基础性大宗商品价格急剧“瘦身”,直接和间接地波及实体经济几乎所有产业链。对制造业大省江苏来说,总体利大于弊。

  螺纹钢卖出萝卜价

  田明是江苏油田并不“普通”的一线工人,他的另一身份是油田首席技师。“油价跌,职工从工资福利上切身感受到了。”田明说,以前单位发的食用油,家里都吃不完,今年单位不发了。

  直接影响油田职工收入待遇的油价,今年跌得深而且急,纽约市场油价自107美元下跌至60美元附近,仅用时5个月。华泰长城期货公司分析师李精分析说,全球性需求不振、产能过剩、美元升值,让原油等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很受伤。追踪22种原料的彭博大宗商品指数近期跌至2009年5月以来新低,连续第四年下跌,创造出至少自1991年以来的最长连跌期。

  镇江焦化煤气集团去年和今年都有基建新项目。副总经理万红根一方面庆幸这两年建设成本大幅下降,另一方面也替那些硬着头皮参与竞争的钢材企业“忧心”——现在一斤螺纹钢的价格只相当于一斤大萝卜,3年多价格跌掉一半。李精表示,今年钢铁企业的日子比去年还好些,最惨的时候一斤螺纹钢的行业平均利润只够吃一根冰棒,现在可以下馆子了。这一变化的背后是上游铁矿石价格跌得比钢材还狠,创下近5年新低。“今年,对传统制造业的许多企业来说,上游原材料价格和自己产品的出厂价格,谁比谁摔得惨,决定了企业的生存状况。”

  用煤用电喜忧不同

  原材料价格持续下行,引发整个产业链的连锁反应,下游企业以及普通消费者可谓几家欢喜几家忧。

  这段时间,我省煤电企业普遍一扫脸上的阴云。国信扬州发电公司是我省主力电厂,目前月发电量12亿千瓦时左右。公司安全监察处主任徐存军说,煤炭约占电厂生产成本的70%。高企的煤价一度给发电企业带来巨大成本压力,发电越多亏损越大。随着煤价不断下行,目前每吨标煤价格保持在700元左右。“因为煤电联动,前几年煤炭价格下降时,我们的上网电价也调了几次,最近一次是去年年底,每千瓦时下调了0.011元,目前为0.431元。”虽然销售电价没有相应下调,但发电厂、电网公司在节能减排、电网建设等方面的投入加大了。国信扬州发电公司每月消耗的40多万吨燃煤中,低硫低灰优质煤占比明显提高,超低排放改造也在加快推进。“我们设计的脱硫效率达到98.85%,高于95%的相关标准。”

  和煤炭不同,我省与油相关的企业对国际市场油价涨跌高度敏感。江苏油田是目前我国南方最大的陆上油田,原油年产稳定在170万吨左右。按理说,国际油价半年跌四成,油田的日子应该很难过,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田明说,公司每吨原油零售价保持在4900至5000元水平,比目前的国际油价高出一大截。“公司隶属的中石化,下面既有产油的也有炼油的,利益如何分配由总公司定,反正肉都烂在一个锅里。”

  因为原油主要靠进口,油价一路下泻本应让我省炼油和石化企业喜上眉梢,可事实并非如此。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包括我们公司在内,原油进口都是期货。算上运输、生产等时间,通常是提前2个月左右订货,而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是即时的。当然,作为成品油的消费者,运输企业、私家车主等因为油价‘八连降’,实惠自然是看得见的。”

  作为原油“兄弟”的天然气,今年以来走出的价格行情与原油正好相反。南京港华燃气公司财务部执行经理袁晓红说,去年7月和今年9月,公司气源价各上调了一次,今年工业用气气源价每立方米涨了4毛。为消化上游气源价上涨增加的成本,上月起公司也将工业用气价格上调了4毛钱。“看起来都上调了4毛钱,其实公司成本并不能完全转嫁。”袁晓红坦言,因为居民用气已接近40%,这一块公司是贴钱的。公司1000多号人仅上门抄表工就有200多,而2004年天然气进入南京后居民用气价格一直没调,去年实行阶梯气价后大多数居民用气价格仍维持在每立方米2.2元上。

  壮士断腕去过剩产能

  “今年以来,我省经济下行明显。前三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1%,增速较上半年下降0.5个百分点。社会融资规模全国第一,但金融资源没有有效配置到高效率的实体经济部门,而且贷款短期化倾向很明显。”南京大学教授范从来说,这与市场需求不旺、原材料价格疲软直接相关。

  田明也意识到,大宗商品价格并不是越低越好,企业会禁不住冲击而倒闭,因为大宗商品价格波动总是周期性的,现在跌过头,将来可能涨过头。

  在全球性买方市场降临后,企业要做的就是练好内功。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葛扬认为,企业既要顺势淘汰落后的、过剩的产能,用管理更加精细化来降低经营成本,更要以战略前瞻性眼光追求技术创新、产品创新。

  “新常态要求企业家们具有更开阔的视野,只有认清形势,才能正确应对。”南京证券研究所所长周旭说,CPI和PPI“头难抬”是全球性的,目前欧洲德、法CPI不到1%,美国也只有1%出头,这种局面不是各国愿意看到的。印钞票来“制造”通胀,是最容易想到的办法。全球央行在过去六年间加印的钞票更达到13万亿美元,可结果仍无法把通缩这头吃人怪兽彻底赶走。“这说明眼下全球性经济衰退‘病因’复杂,既非一朝一夕也非印钞票一种手段可以治理。明白了这个形势,中国企业家才能在去过剩产能上具有壮士断腕的魄力。”

  本报记者 吉 强 邵生余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