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志电影:铭记我们的民族情怀
- 发布时间:2014-12-11 07:29:52 来源:广西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今日视点
本报记者 李湘萍
他们的镜头,记录了家乡最质朴的文化、民族最斑斓的习俗、节庆最隆重的仪式、民众最本色的生活……
他们坚持纪录影像的文化品格,探索各种可能的表述方式,尝试对民族地域文化进行多元描述,吸引更多民众关注民族的历史、文化、生活……
这就是用光影铭记我们民族情怀与记忆的2014广西国际民族志影展——
壹
新锐大学生:聚焦故土 各美其美
看木偶戏、过平安桥、分福肉……12月2日,首次公开播映的马来西亚华裔萧以涵的作品《共欢》,勾起了观众对中华传统节日的记忆。36分钟的影片取材于马来西亚华人社会传统的民俗活动——中元节,以“情绪”为主线,结合作者特殊的童年记忆,刻画中元节对于“马来西亚华人”这个特殊群体的特性,展示华人在马来西亚的身份认同状况。
当这位20岁出头、一身镶金丝唐装的柔美女孩以导演身份接受记者采访时,记者不仅讶异她的中文说得纯正、流畅,还赞叹她写下的汉字秀气、端庄。“我从小学习中华文化,这是我在马来西亚的身份认同。”萧以涵说,“所有的记忆都告诉我,我是一个华人。我祖父母一辈为了讨生活,漂洋过海到了遥远而陌生的国度,在那相遇,一同生活。在那片土地上按照他们存储于脑中的记忆,在民俗节庆中相聚,思念祖国的亲人,也在那里找到安顿生命的方式。”
萧以涵已是第三代马来西亚华人,每年都过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在长辈口中、从课堂里听水浒、三国、红楼梦。当她来到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求学时,产生了更强烈的身份认同感,促使她拍摄民族志纪录片:“影像相比文字能更好地提供表达途径。因为宗教、仪式除了能够提供思考和谈论之外,最重要的还是‘体验’。在我看来,民俗活动具备的功能是——当地的人们如何处理自己和土地、众生的关系。我希望通过影片能够让更多的人体验仪式,更深入了解仪式背后蕴含的‘民族’涵义。”
有不少大学生像萧以涵一样扛起机子投入到民族志电影创作中。本届影展入围影片有不少是在校大学生的作品,他们的创作热情、独特视角、可贵精神,让一幅幅多彩的民族画卷在受众面前徐徐展开——
捕捉扎龙艺人对宾阳炮龙执著感情的《龙图腾》,是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卢颖历时一年多拍摄的影片。“片子里没有一句解说词,完完全全记录宾阳话,这正是我想要的原汁原味的‘直接电影’呈现。”卢颖最满意的一组镜头是扎龙艺人冯存德与妻子拌嘴:“我们长时间跟拍艺人的日常生活,但他们在镜头前总是不自然、拘束,我们尝试了很多方法也没能把这些消弭。有一天冯存德教妻子糊纸,妻子敷衍了事,冯存德却十分较真,俩人一来二去就怎么糊纸拌起嘴来。或许是俩人注意力都集中在怎么‘用词’上,完全忽略了一旁的摄像机,真实、自然、本真的状态终于被记录下来。”卢颖说,往后会坚持影像创作,更多地挖掘家乡民俗题材,把年轻人对民俗的思考通过镜头来表达。
记录德都蒙古人对传统文化坚持和守护的《远山》,是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蒙古族青年导演成黎明拍摄的作品。成黎明通过东方一家人四季的迁徙,让受众感受到德都蒙古人与天地共处的关系。精良的画面、流畅的剪辑,将德都蒙古人的豪放、忧虑、理想,缓缓铺陈在点点滴滴的故事中,并巧妙地融入导演对社会问题的观察和探讨。
在影展分会场广西师范学院明秀校区图书馆,“一亩三分地纪录片展映”策展人、《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分集导演闫非,为同学们深入讲解了纪录片该如何选取角度、如何拍摄、如何剪辑等课题。他鼓励同学们利用一切机会记录身边的故事:“有人的地方就有故事,就是一个鲜活的世界。”他认为,影像的力量不仅在于蕴含大量的历史信息,还在于能够以动态的形式记录人与人、人与世界的关系。纪录片应尝试不同的风格,注重创新,用自己的语言、创意去表达,吸引更多人的关注。
由广西民族博物馆主办的本届影展,于11月29日至12月3日在主、分会场展映了90多部来自中国、美国、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作者的原创影片,记录了壮、汉、瑶、苗、土家、傈僳、赫哲、纳西等民族有关手工艺、戏曲、节庆、信仰、饮食、生计等题材的影像。影展如同一个“万花筒”,反射出绚丽多姿的社会历史文化变迁及民族文化多样性,彰显“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多元文化和多彩世界。
贰
乡村影像:传承本土 美美与共
宝赠、西腰是两个地处湘桂边境的侗族村寨,民歌、芦笙舞、建筑、饮食、节庆、信仰、婚嫁等习俗多姿多彩,“围个萨坛来守寨”、“水井当做房子盖”、“上桌吃饭不用筷”、“不生火也能把客待”等生产生活方式独具特色,将这些原生态侗族文化摄入镜头形成影像的《宝赠十八怪》、《多彩西腰》两部纪录片,在本届影展的乡村影像单元大放光彩。
这两部影片均为《龙胜侗寨巡礼》摄制组制作。这支纪录影像队伍成立于2008年10月,是由龙胜各族自治县的6位退休干部自发组建的公益性文化研究团队,致力于挖掘、抢救侗族文化,促进龙胜侗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龙胜侗寨巡礼》拟拍摄20集,每个村寨拍摄一集,内容包括村寨面貌、历史沿革、民族传统、文化遗产等,展示了侗族群众保护、传承本土文化的决心和热情。
今年加入广西国际民族志影展的不乏优秀团队。贵州龙额侗寨公益团队带来了集体创作的第二部纪录片《侗寨茶情》,通过拍摄龙额村寨一个普通家庭的日常生活,记录油茶的制作技艺,体现油茶独有的养生功效和油茶在村寨人际间的纽带作用,表达了侗家人民对油茶特殊的情感。龙额侗寨公益团队的青年人还尝试将侗族油茶、竹编等传统工艺通过网络平台进行销售,并用图片、影像等方式来呈现这些资源的文化内涵,希望这种方式可以给更多的返乡青年提供新的生计方式。他们一直坚信:“当今乡村只有留住后续人,文化的记忆和传承才有可能延续。”
“6天的影展,我从年轻人身上感受到创作的热情,从各地区各民族朋友身上感受到对于影像的纯粹性热爱。”台湾台南艺术大学音像艺术学院院长井迎瑞称赞这个深具特色的影展给民族志电影开辟了一个难得的交流平台。同时他也关注到,影展中许多部关于传统文化和文化传承的力作,显示出人们对于记忆遗失所产生的普遍焦虑,他善意提醒:“作为一个影像工作者,要努力在影片的故事性和文献性之间取得平衡。在期待影片有一定的故事性以打动受众的同时,不能为了强调故事性而有太多诠释性的语言和处理性的镜头,以免对记录的对象与事件本身造成干预。”井迎瑞主张,一个严肃的纪录片拍摄者应该有更长远、长期的关注,记录一个“非遗”项目,建议第一部影片拍一个故事性和文献性兼具的片子,以便与主流社会对话,但行动不要到此结束,而要继续拍摄一部凸显文献性的影片,抛弃故事性与情节的负担,忠实地记录传统技艺的工法与工艺,作为几十年后传承这一手艺的记录。
“每一位导演、制作者在记录、思考、制作的同时,就在为文化的传承努力着。民族志影片拍摄者这群人身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肩上扛着一份文化传承的沉甸甸的责任。”广西民族博物馆副馆长袁晋的这番感言里饱含了浓浓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