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9日 星期天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看美国战略决策如何变

  • 发布时间:2014-12-11 01:31:37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美国总统奥巴马近日提名原国防部常务副部长阿什顿·卡特为新一任国防部长,以接替不久前辞职的查克·哈格尔。一时间,外界对于未来美国战略走向产生种种预测。要探讨这一问题,就无法回避前任国防部长哈格尔任期内的“功”与“过”,必须对当前美国国防战略进行分析。请看科技日报特约专稿——

  作为奥巴马内阁中唯一的共和党人,哈格尔成为民主党中期选举失利后第一个离职的内阁核心人物。哈格尔曾被奥巴马赞为“模范”部长,尽管分析称有“主动请辞”和“被动劝退”等说法,但不难看出,哈格尔的辞职与民主党中期选举的全面失利不无关联,折射出美国未来政策可能出现的调整。

  任期内的“功”与“过”

  现年68岁的查克·哈格尔,是奥巴马政府任期内继罗伯特·盖茨、莱昂·帕内塔后的第三任国防部长,于2013年2月27日宣誓就任。任期两年内,哈格尔主张的对内政治政策和对外军事战略均颇受争议。

  在国内,哈格尔努力完成削减军费开支,进一步精简军队,整顿核部队军纪,推动军队人员改革;鼓励发展新军事科技,提议发展新武器系统,扭转美军靠升级旧武器系统保持优势的思路;提交新核武器《战略》,调整美军的战略转向。在国际上,哈格尔努力扩大同大国间军事交流,积极建立军事互信;处理应对地区事务和危机,例如叙利亚危机、伊朗核危机、乌克兰危机、巴以冲突、打击“伊斯兰国”、应对埃博拉疫情等;稳步推进和落实“亚太再平衡”战略,调整部署驻亚太军事力量。哈格尔的一系列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然而,美国政府因在处理叙利亚问题、应对乌克兰危机、打击“伊斯兰国”等方面的被动应对而饱受外界指责,导致奥巴马政府支持率连续下降,作为国防部长的哈格尔自然难逃其咎。对于奥巴马政府来讲,哈格尔最大的使命是完成美军从阿富汗的撤军和削减国防军费开支的任务,为政府提供政治支持。哈格尔有“功”有“过”,其离职既是现实需要,也有背后因素。

  辞职背后的“罪”与“罚”

  哈格尔曾应征入伍参加越战,是两次获得紫心勋章的老兵,在美军官兵中拥有较高威信,而且哈格尔曾以其直言不讳的性格,旗帜鲜明地反对伊拉克战争,其政治意见符合奥巴马执政理念。基于此,2013年奥巴马力排众议,提名哈格尔这位资深前参议员执掌五角大楼。

  哈格尔在任期间的作为基本是按照奥巴马意愿,因此被奥巴马赞为“模范”部长。然而,其后期对一系列国际问题和危机的处理因为意见不同,使得白宫受到外界批评。

  首先是自动削减开支计划启动后,军费过分的削减导致种种矛盾,使得哈格尔陷入尴尬的境地;其次是“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实施,在军力部署以及处理与中、俄关系上同奥巴马存在分歧;最后是对“伊斯兰国”极端势力的处置意见不统一,奥巴马为了在复苏国内经济方面有所建树,不愿花费高昂的开支出动地面部队。而哈格尔似乎更清楚“伊斯兰国”的威胁,认为“伊斯兰国”有潜力对美国本土或海外目标发动袭击,仅凭空中打击难奏其效,必须出动地面部队打击“伊斯兰国”武装。

  或许,正是对这一系列问题的“意见分歧”才是哈格尔辞职的主要原因。更何况中期选举失利后,奥巴马政府面临着来自国内和国外诸多方面的压力和众多批评,美国当前的外交和安全政策急需调整。这种情况下,哈格尔的辞职表面上是双方达成的共识,实际上是白宫针对外界批评做出的反应,根本上则是民主党输掉中期选后,两党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辞职后美国对外军事战略的“变”与“不变”

  作为五角大楼的“掌门人”,美国防部长一直是历届政府的核心人物,而哈格尔由于种种原因始终未进入奥巴马政府的决策圈,一直游离于核心圈之外。但无论如何,哈格尔的辞职都会引起外界对美国对外军事战略是否改变的诸多猜测。结合不断变化的国际形势以及美国对外政策的调整,笔者认为未来美国对外战略在保持总体格局稳定的前提下也会发生一些变化。

  首先,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不会改变。尽管当前“伊斯兰国”和叙利亚危机以及阿富汗问题不断升级吸引了美国的注意力,但是作为一项长期的“既定国策”,“重返亚太”或“亚太再平衡”是美民主、共和两党的共识,是其国家利益和谋求维持主导世界霸权的具体体现。然而,随着国力的衰落以及军费的削减,美国的“世界警察”角色在亚太地区会显得鞭长莫及。

  其次,美国的中东战略会做出调整。“伊斯兰国”的兴起和壮大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美国以往中东政策的失败。闭门思过、行动纠偏是美国中东政策发生变化的无奈之举。可以预期,未来在空中打击难以奏效的情况下,美国会联合其北约和中东盟国以特种作战的形式从空中、地面加大对“伊斯兰国”的打击力度,也会和叙利亚、伊朗等“宿敌”展开某种程度的有限合作。

  再次,利用乌克兰危机与俄罗斯展开博弈的政策不会改变。乌克兰危机已持续一年,现在看来危机的解决仍遥遥无期,因为乌危机的尽早结束并不符合美国的利益。一方面,美可利用乌克兰危机从政治孤立、经济制裁到军事推进,全面打压、遏制俄罗斯;另一方面美可以利用乌克兰危机造成的欧洲“紧张局势”拉拢欧洲的北约成员国,使其加强防务,增加军费,为其全球军费开支分忧解愁。

  (作者单位:国防科技大学国际问题研究中心)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