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断禽流感病毒的传播路径
- 发布时间:2014-12-11 01:31:37 来源:科技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2013年以来,H7N9禽流感病毒成为新一轮造成人感染的幕后凶手,在已经经历的2013年至2014春季,我国出现了400多人感染病例。那么,我们如何科学地预防禽流感呢?
从禽流感病毒的起源来看,我们所面对的病毒大都经过了由野生水鸟—家养水禽—家养陆禽,最终感染人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H7N9、H10N8这类病毒本身对于家禽没有什么危害,不会引起家禽严重致病,但是当人接触感染后则会造成非常严重的症状,并有可能导致死亡。目前数据表明,H7N9禽流感病毒的致死率在30%左右。病毒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分子遗传学分析表明,H7N9和H10N8等禽流感病毒能够随着家禽的运输而快速的扩散,通过活禽交易传染给人;并能够借助在鸡群中普遍流行的H9N2亚型的禽流感病毒进行快速的变异,从而加大防控的难度。因此,避免感染禽流感的最有效办法就是减少与活禽的接触。在2013年春季的H7N9高发期,关闭活禽市场的措施明显降低了人感染病例的增长。目前,包括北京、杭州在内的一些城市禁止活禽交易也是为了有效的控制禽—人的转播路径。
控制H7N9病毒由禽到人的传播路径能够有效的减少发病人数,但是并不能减少病毒在家禽中的传播,也无法控制病毒的变异。因此对于禽类从业者仍有巨大的隐患。那么应该如何降低家禽中的病毒呢?在家禽中,禽流感病毒主要存在于带病家禽的消化道中,并通过粪便排放到环境中,其它家禽个体通过与带毒环境接触或者饮用、食用被污染的水源与食物而被感染。调查发现,对于正规的规模养殖场,由于采用合理的管理和消毒措施,因而家禽带毒率非常低。对于大部分活禽市场和非正规养殖,缺少相应的措施,从而造成病毒在家禽中普遍流行,给公共卫生带来巨大隐患。最近广东地区出台的活禽市场相关管理措施正是出于降低活禽市场家禽带毒率的考虑。
采取合理的管理和消毒措施能够有效的阻止禽流感病毒在家禽中的蔓延,那么有没有方法能够减少新型禽流感病毒的产生呢?在历史上产生的几乎所有人感染禽流感病毒都携带有来源于野生鸟类的病毒基因。因此,控制病毒由野生鸟类进入家禽成为减少禽流感病毒产生的关键。野生鸟类中病毒进入家禽主要是通过与家养水禽的接触,通过共享生活环境、水源以及食物,病毒由野禽感染家养水禽。因此,在候鸟迁飞的季节,合理安排水禽放养,减少与野禽的接触是减少禽流感病毒进入家禽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加强水禽(鸭)与陆禽(鸡)的养殖与交易隔离是防止禽流感病毒广泛感染家禽的重要途径。
由于家禽养殖的存在,禽流感病毒不会轻易消失,而且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与宿主共生,并偶发造成不同宿主致病甚至死亡。应该说,应对禽流感最行之有效的办法即是控制带毒家禽的数量,切断禽流感病毒的传播路径。(作者单位: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