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同比涨1.4%11月 CPI创年内新低

  • 发布时间:2014-12-11 01:29:19  来源:兰州晚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据新华社电国家统计局10日发布数据,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1.4%,涨幅为今年年内新低。

  据测算,在11月份1.4%的CPI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上涨的翘尾因素约为0.3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约为1.1个百分点。前11个月平均CPI同比上涨2%,全年控制在3.5%的通胀上限以内已无悬念。

  在各类商品及服务价格同比变动情况方面,11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3%,影响CPI上涨约0.77个百分点。其中,蛋、鲜果、粮食、水产品价格分别上涨16.5%、14%、3.2%和2.6%,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0.5%(猪肉价格下降3.8%,影响CPI下降约0.12个百分点),鲜菜价格下降5.2%。

  此外,11月份烟酒及用品价格同比下降0.7%,衣着价格上涨2.6%,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上涨1.2%,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上涨1.3%,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0.8%,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1%,居住价格上涨1.4%,其中住房租金价格上涨2.4%,建房及装修材料价格上涨0.6%,水、电、燃料价格下降0.2%。

  环比方面,11月份CPI环比下降0.2%。其中,食品价格下降0.4%,非食品价格下降0.1%;消费品价格下降0.2%,服务价格下降0.3%。

  数据还显示,11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2.7%,环比下降0.5%。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3.2%,环比下降0.7%。1至11月平均,PPI同比下降1.8%。

  稳增长任务依然艰巨

  国家统计局10日发布数据,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延续低位运行态势,同比1.4%的涨幅为今年以来新低。

  专家表示,在宏观经济运行缓中趋稳的背景下,翘尾因素保持低位、新涨价因素有所减少是物价总体走低的原因,反映出当前经济仍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产能过剩与需求疲弱矛盾突出,稳增长、促改革任务艰巨。

  据测算,在11月份1.4%的CPI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上涨的翘尾因素与此前一个月持平约为0.3个百分点,而新涨价因素有所减少,约为1.1个百分点,致使CPI同比涨幅比上月回落,环比则出现0.2%的负增长。

  “新涨价因素的减少,主要是受天气、季节和国际因素的影响。”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说。

  据她分析,11月份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有利于南方露地蔬菜生长和水果采收,市场供应相对充足,加上部分地区进入旅游淡季使得交通与住宿价格回落,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下跌也带动国内成品油价格下降,这都导致CPI环比回落。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认为,四季度前两个月CPI同比涨幅延续疲弱态势,表明当前需求端对物价的推升力度有限,考虑到国内淘汰过剩产能仍在推进中,国际油价持续走弱及房地产相关价格的调整,未来几个月CPI同比涨幅存在继续下行的可能性。

  物价由供求决定,也受到货币供应等因素影响。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报告说,虽然近期央行调降了存贷款基准利率,但其政策重心在于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预计短期内货币供给并不会出现明显上升,物价也不具备流动性推升的压力。

  王军表示,物价增速低位运行给新一轮价格改革打开了“窗口期”,理顺能源、交通、环保等领域的价格形成机制难度很大,但事关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和长远发展,是建立市场机制必须逾越的一道坎儿。据新华社电

  ■延伸阅读

  市场已现通缩隐忧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1月份中国CPI同比上涨1.4%,环比下降0.2%。迄今为止,CPI已连续3个月处于“1时代”。

  以往经常拉升CPI的猪肉价格反而下降,显著拉低了11月份CPI。11月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3%,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77个百分点。但其中猪肉价格下降3.8%,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12个百分点。同时鲜菜价格下降5.2%,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16个百分点。

  “11月CPI环比下降,主要是受到国内成品油价持续下调及居住类价格回落的影响”,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研究室主任牛犁表示,“由于新涨价因素的减少,四季度的CPI同比恐怕也难达到2%”。

  对于CPI后续走势,渣打经济分析师申岚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虽然不排除冬季的寒冷气候会导致部分鲜果鲜菜价格上升,但肉类价格继续下降的影响更大,将抵消甚至超过鲜菜鲜果的涨价因素,CPI仍将低迷。“春节有一定的季节因素,但从未来3到6个月看,CPI肯定还会下降。”

  “在经济增速运行放缓的背景下,供给关系不平衡,需求端对于物价的推升力度有限,市场已现通缩隐忧。”牛犁说。

  PPI或将再跌

  跟CPI相比,更让市场担心的是PPI。11月PPI同比下降2.7%,环比下降0.5%。1-11月,PPI同比下降

  1.8%。

  “PPI表明上游的出厂价持续走低,对企业利润有较大影响。”申岚分析,而PPI走低,同时也预示着CPI还将走低。

  对于PPI走低原因,国家统计局统计师余秋梅称“主要是受国际油价连续下跌的影响”。

  申岚认为,虽然有国际大宗商品下跌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内需不振,“制造业和房地产投资下滑带来内需不振,带来消费放缓,状况正在加剧,对此市场很担心。”

  “PPI预计将继续下跌。”瑞银首席经济学家汪涛分析,随着明年房地产给内需和相关行业带来越来越大的影响,金属、采矿等工业部门产能过剩情况可能加剧,产量和需求都可能继续下滑。工业产成品价格下滑会进一步拖累原材料购进价格。在中国内需疲弱、全球产能仍在扩张的背景下,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可能将保持低迷、抑制进口价格,进一步加剧国内通缩压力。

  政策方面,有市场观点认为央行最早本周将降准,进一步放宽流动性。申银万国宏观表示,中国面临最严峻的通缩危机,预计将果断进行对冲,未来12个月最多可以有3次降息6次降准。但申岚分析认为:“央行刚刚降息,预计会观望一段时间。”“央行已经创造了很多流动性注入的新工具,诸如常备借贷便利(SLF)等,相对于一味降准降息,央行会比较倾向于使用这些新工具。”南都记者辛灵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