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田间走来新农民

  • 发布时间:2014-12-10 05:14:43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说起河南驻马店发展农业的新探索,先要从这个地区工业的发展说起。在驻马店汝南县的产业集聚区,记者看到一台台电动摩托车正在走下组装线,这是一家从浙江迁到汝南的企业,在这里建成投产后,带动了46家相关配套企业落户,在产业区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驻马店有12个产业集聚区,每个集聚区都有几十家这样的企业。产业结构调整、新兴工业的发展让这个传统的产粮区人均收入和财政收入不断提高,改变了贫穷的面貌。驻马店是国家确定的粮食生产核心区,河南小麦产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驻马店地区的小麦产量占河南的近七分之一。在这个产粮大市,大量的农民进厂上楼之后,谁来种田?国家确定的粮食生产计划如何完成?

  对这个问题,驻马店市市委书记余学友给出了答案:让种粮主体实现职业化,这才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核心,才是保证粮食生产的出路。余学友告诉《经济日报》记者,对驻马店这样的传统农区而言,眼下最重要的是解决“三个集”,即产业集聚、人口集中、土地集约。产业集聚提供更多就业机会,让劳动力向城镇集中,第二产业的发展带动第三产业,增加了务工农民的收入。而劳动力聚集,让人口集中,这是驻马店未来城镇化的发展方向。

  劳动力向城镇集中后谁来种田?“要把土地向经营大户、农场主、小型农场和专业合作社集中,加快土地流转和集约经营,让愿意种田的人种更多的田,发展高效农业,从而让更多的农民进城务工,获取工资增加收入。”余学友对记者说。

  为此,驻马店市出台了多项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政策,并做好扶持和服务工作。驻马店市委农办的陈诗忠告诉记者,目前驻马店的新型农业主体稳步发展,包括10146家农业合作社4000余家各类家庭农场,16168个种粮、养殖等专业大户,以及农业企业2107家。

  这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作用正在逐步显现,它们的发展进一步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农民将土地流转给新型农业主体后,可以得到每亩350元至1000元的土地流转收入,用于高效农业的土地流转则可以得到每亩1000元到1400元。

  土地流转加快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而农民给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打工同样可以获得工资收入。在驻马店,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土地流转面积达213.73万亩,占家庭承包面积的20.55%,有两个行政村已经率先实现了整村土地流转,农民从土地流转中受益。

  位于上蔡县的驻马店市久久粮食产业联合体很“阔气”,记者在这里看到联合体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库房内有不少“大家伙”,这些大型拖拉机、犁地机、播种机、脱粒机分别产自意大利、德国、法国、西班牙、美国等,每台机械日作业能力不少于500亩,它们价格不菲,更有一般机器不具备的深耕功能,作业效率较高。只有集中连片大面积的农田才能让它们大展身手,这就需要土地的规模经营。

  如今,有了联合体,这些“大家伙”便有了用武之地。联合体以驻马店市久久农产品有限公司、驻马店市亿民农产品科技有限公司等重点加工企业为龙头,依托各类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粮大户,形成种、养、加工分工合作,采购、深加工、销售、运输、储藏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经营体系,形成企业、农民抱团捆绑式发展,各经营主体互利共赢的格局。

  农田的集约、高效生产与经营,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比较效益,陈诗忠告诉记者,土地流转后的规模经营有利于农业技术、农业机械、农业新品种等各种增产技术的推广应用,可以提高粮食单产10%左右。推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构建新型农村生产关系的必然要求,也是粮食稳产增产的重要保证。

  余学友非常重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这位身为农业专家的市委书记认为,粮食安全不能单纯靠“保”,出路在于创新,在劳动力转移、城镇化发展的新常态下,要用现代化的方式去发展规模农业和高效农业,只有解决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才能让脚下这片土地真正成为农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地方。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