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中国仲裁之剑仍待磨砺

  • 发布时间:2014-12-09 22:29:28  来源:国际商报  作者:刘旭颖  责任编辑:罗伯特

  随着中国在世界市场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中国企业所面临的贸易摩擦和商事纠纷也在不断增加。尽管目前我国的仲裁事业历经多年发展成为一项不可或缺的法律制度,但在国际仲裁的长河中,仍然十分年轻。

  如何完善中国的仲裁法律制度,如何运用仲裁的法律手段帮助中国企业在国际商事纠纷中得到应有的公平,如何提升中国在国际仲裁界的话语权,都成为中国仲裁法学研究会一直致力研究并解决的问题。

  面临更多难题

  在日前举办的中国仲裁法学研究会2014年年会暨第7届《仲裁与司法》论坛上,中国贸促会会长姜增伟一语道出了仲裁对于中国企业和法律界的重要性及迫切性。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现在中国的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对外贸易量跃居世界第一位,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也位于世界前列。

  姜增伟指出,当前,我国正处于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在对外贸易和企业“走出去”方面,由于国际贸易投资保护主义抬头,我国企业面临着诸多不公平待遇和法律风险,国际贸易摩擦和商事纠纷明显增多。这些都对中国仲裁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无论是正在进行的中美投资协议谈判,还是已经取得实质性成果的中澳、中韩自贸协定的谈判过程中,与仲裁有关的争端解决议题都受到各方的高度关注。

  尽管经过了多年的发展,但中国的仲裁事业仍面临很多问题,如中国企业仲裁意识薄弱,仲裁机制不够完善,仲裁的公信力有待提升,便利化有待拓展等一系列现实的问题。姜增伟指出,我国虽然拥有200多家仲裁机构,但仲裁能力各不相同,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整体国际竞争力还有待提高。

  统计显示,2013年中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54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企业直接投资,截至2013年底,中国境外直接投资累计超过6300亿美元。

  尽管中国企业的国际贸易和投资在不断增加,中国企业在对外贸易中面临的争议和摩擦也在不断增长,但中国国内的仲裁机构在国际仲裁中的身影并不多见,反之,国际仲裁机构涉及中国当事人的仲裁案件数量在不断增加。

  由于中外商事仲裁间存在法律和规则的差异、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差异,使得不少中国企业在国外仲裁案件中折戟沉沙。

  随着中国企业在国际经济活动中的话语权的不断提升,在国际纠纷的处理中,从合同语言、法律的选择,到纠纷解决机构的选择,再到仲裁庭审语言的选择等多方面,中国企业都需要更多地体现出仲裁意识。

  提升话语权

  尽管过程艰辛,但中国在国际仲裁界的地位也在不断提升。

  中国贸促会副会长尹宗华指出,中国仲裁法学研究会开展了大量富有成效的仲裁法学理论研究和国际交流工作,中国也积极参与国际仲裁界的各项会议。今年年初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召开的亚太区域仲裁组织(APRAG)十周年大会上,中国仲裁代表团与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的仲裁代表团广泛交流,积极倡议各国参与亚太区域仲裁的发展和完善,这极大提升了中国仲裁的国际影响力。今年7月份,中国贸促会也以仲裁员的身份,参与了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的议题讨论,深度参与联合国贸易法规以及国家间贸易法规在范围、约束力等方面的制定。

  尹宗华认为,今后5年,中国还需要进一步增强仲裁公共服务职能,培育更多仲裁法学理论人才,提出我国仲裁事业发展建议,推动我国仲裁制度体系更加完善。

  事实上,随着国际商事事件的复杂性增大和频率的增多,国际竞争的加强,国际仲裁也在不断发展,并且速度很快。尹宗华指出,未来中国应该大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国际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更好地维护国家和企业利益。

  目前,中国仲裁面临着多方的考量。一方面国际仲裁制度不断发展创新,包括紧急仲裁员制度、仲裁第三人制度、合并仲裁等新的制度,不断丰富发展了国际仲裁的制度体系,而这些仲裁制度在中国的实践尚面临很多现实问题。当然,中国因素和“东方经验”也在影响着国际仲裁的规则适用。

  另一方面,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致力于重建世界经济秩序,积极倡导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以及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等区域贸易协定。这令国际市场更加开放的同时,商品、服务、资本、技术和人员等流动更为自由,中国企业在参与国际竞争中也将面临更多的新变动和可能。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