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是什么造成“忍忍过冬”

  • 发布时间:2014-12-09 14:29:24  来源:今晚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这几天,一则关于供热的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据新华网报道,北京如果有居民和供热企业对于室温是否达标存有争议的,可以请第三方机构进行检测,但一次检测费用高达600元。面对高额收费,一些居民只能“忍忍过冬”,因为如果温度达标,这600元就由用户自己承担;即使温度不达标,也只是退还测温当天的供热费,每100平方米住宅退费仅约25元。

  每到冬季,北方供热问题都是各家各户关心的一件大事,暖气热不热关系到这一冬能不能过得舒服。暖气温度达不达标,自然不能由供热方说了算。由第三方机构进行供暖质量检测,应该是双方都能接受的相对较为合理的办法,这也是目前我国一些集中供热地区处理供热纠纷的普遍方式。既然如此那么问题就来了:第三方机构收取的检测费标准是什么?

  作为第三方机构,固然有其运营成本,包括人力、设备、交通、经营场所等,测温收取相应的费用也理所应当。但查查各地的第三方测温收费标准就会发现,不同城市的测温费差额较大,少则几十元多则数百元,相差达到十余倍。

  北京市供热办和质监局公布了5家第三方测温机构名单,如出现供热争议需测温,那么用户可从这5家中选择。从中可以看出,在第三方机构的认定上,或多或少有一些政府行为的味道。但回答有关检测的收费标准时,相关部门又把其归结为“市场行为”,不制定硬性规定和明确的收费标准。如此一来,偌大一个北京市仅有5家第三方测温机构,这极易造成价格垄断。做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这就像饭店的最低消费:顾客来不来属于自愿,但既然来了就要按照饭店的标准消费。与最低消费不同的是,选择哪家饭店是顾客的自由,而选择哪家第三方机构测温就不是用户能决定的了,除此5家别无他号。由此看来,这要比最低消费更具有“霸王条款”性质。

  由政府部门明确第三方检测机构本来是好事,不仅能方便供热用户选择测温单位,而且其测温结果也具权威性,不易造成纠纷。但如今,这些测温机构不但没给用户带来方便,而且较高的检测费也成为了供热用户满足合理诉求的障碍,让很多人只能选择“忍忍过冬”。

  供热关系到千家万户,是实实在在的民心工程。如何把好事办好,在方便用户和供热企业的同时不增加双方负担,这考验着管理者们的智慧。比如测算检测机构的实际成本后,对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每笔服务进行补贴;再比如参考其他地区的方式,利用质监部门检验测试中心免费测温,等等。真希望因高额测温费而“忍忍过冬”的无奈能越来越少。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