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29日 星期三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科学抗灾夺丰收的“田野回声”

  • 发布时间:2014-12-09 07:31:35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王瑜

  “春天下了场透雨后,就再也没下雨。”今年种的200亩玉米,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开鲁镇明仁村种粮大户王锐利可是没少操心,“正常年份浇五六水就够了,今年整整浇了11水。”尽管从春旱到秋,收成却没减,一亩地打2000斤玉米,王锐利觉得挺知足。

  丰收的不只是王锐利。据国家统计局刚刚公布的数字,2014年全国秋粮产量达到12142亿斤,比2013年增长0.9%,继夏粮、早稻之后再夺一季丰收粮。春旱连秋旱,特别是在黄淮及东北部分地区遭遇“卡脖旱”的情况下,我国粮食生产能够再获丰收,靠的是什么?

  旱能浇,涝能排,抗御自然风险促增产

  ——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固丰收根基

  “从播种到收获只下过一场透雨,如果浇不上水,玉米产量最少减30%。”河南省滑县白道口镇黄村农民于同勤告诉记者,自己种了300多亩玉米,一共浇了两水,每亩产量都在1300斤以上,“只要能浇上水,我们这里是越旱越增产。”

  大旱之年好收成,老于认为主要功臣是高标准农田建设。他流转的300亩耕地,全部位于高标准粮田项目区内。“50亩一眼井,地下管道铺进地,地头刷刷卡就出水,浇水可方便。”老于说,2000年中低产田改造前可不是这样,地高低不平,也没有通电,百八十亩一眼井,浇水得自己拖着柴油机,300亩地半月也浇不完。

  作为河南省第一产粮大县,滑县的变化很有代表性。河南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的1/10,但6200多万亩中低产田旱不能浇涝不能排,一直是粮食生产发展的瓶颈。2012年,河南开始实施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建设工程,计划到2020年在95个县市区集中打造6000万亩高标准粮田,平均亩产1吨以上,并通过对地块建档编号使之成为永久性粮田。截至2013年,全省共建成高标准粮田970万亩。

  受厄尔尼诺事件影响,今年入汛以来黄淮、华北和东北降水较常年偏少。据农业部8月4日农情调度,全国受旱面积6420多万亩,其中重旱1700万亩。当时,正值玉米生长发育关键期,也是需水高峰期,干旱对秋粮生产带来不利影响,然而近年来各地持续推进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却让成千上万亩“望天田”变成了旱涝保收田,为抗灾夺丰收夯实了基础。

  与此同时,深松深耕、地膜覆盖、秸秆还田等措施,通过提升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帮助缺水干旱地区的粮食生产“留住天上水、用好地下水”。今年,河北省财政筹资2.5亿元,按照每亩25元的标准,重点在粮食主产区等1400万亩适宜地区实施深松作业补贴。试验数据证明,深松达到25厘米以上,土壤每亩可增强蓄水25立方米,作物耐旱时间可以延长10天左右。

  不多浇水也能抗旱,河北省藁城市丰谷种植合作社理事长赵俊刚今年见识了土壤深松的威力。

  “深松过的地块,水没多浇,产量却能多100多斤。”赵俊刚说,合作社1.2万亩耕地,今年深松的只有一半多,明年打算全部深松一遍。

  新品种,新技术,集成配套创高产

  ——高产创建及模式攻关释放科技潜力

  通辽市玉米种植面积超过1800万亩,可以说,全国每100亩玉米,就有3亩在通辽,然而当地十年九旱,干旱成为发展粮食生产最大的制约因素。通辽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理事、高级农艺师李福林告诉记者,在这样的大旱之年,不少品种都旱死秧了,但玉米新品种京科968仍然能达到高产指标,“大棒头不亚于高产田,单产能达到1200斤”。

  大旱,是对品种最严苛的考验。在今年的“卡脖旱”中,京科968、登海605、隆平206等一大批抗旱抗倒伏的玉米新品种脱颖而出,成为科技增产的先锋。然而,再好的品种,如果配套技术跟不上,品种的优势也无法完全发挥出来。

  “当前,我国玉米品种的区试产量比大田产量高250公斤左右,水稻品种高120公斤左右。”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曾衍德认为,专家产量和农民产量的差距就是粮食单产提高的空间。粮食高产创建和模式攻关,正是“将专家产量变成农民产量”、“将潜在产能转化为现实产量”的一个平台。

  从“夏粮丰收攻坚战”到“秋粮丰收行动”,今年,农业部强化对重点地区、主要作物、关键环节的指导服务,充分发挥粮食高产创建示范片和增产模式攻关田的作用,“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推动了一大批优良品种和关键技术的落地,让人见识了科技增产实力有多强。

  “单产1800到1900斤,俺们这些打庄户的,过去想都不敢想这个产量啊!”山东省临邑县孙汉服村支书孙丰忠感叹。通过“一增四改”,即适当增加种植密度,改种耐密型品种,改套种为直播,改粗放施肥为配方施肥,改人工作业为机械作业,该村玉米万亩示范片每亩株数比传统种植方法增加1000株。

  项目启动8年来,粮食高产创建从点到面不断延伸,示范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今年,辽宁省在遭遇特大干旱的情况下,玉米示范片平均亩产803.4公斤,水稻示范片平均亩产749.8公斤,分别比全省的平均单产水平高出339.3公斤、229.3公斤。据湖南省农业委员会统计,今年全省粮食总产增加20亿斤左右,其中高产创建及全程机械化增产模式攻关项目区的贡献达到12亿斤。

  统一播,统一防,技术落地不走样

  ——新型经营主体改变粮食生产模式

  基础设施好,科技支撑强,但要在抗灾夺丰收中起作用,最重要的还是人。农业部防灾减灾专家指导组组长、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局局长梅旭荣介绍说,从前几年的小麦受旱情况来看,技术措施到不到位,造成的干旱程度完全不同,因此对付干旱一定要做在平常,抓好一系列耕作栽培措施的到位率。

  秧好半年粮,水稻生产60%~70%的技术集中在育秧环节,育秧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秧苗的素质和抗灾能力。作为现代农业的排头兵,黑龙江垦区积极引进智能化育秧设备,实现精准化操作。在创业农场水稻集中浸种催芽基地,88个催芽箱全部由电脑控制,温度误差控制在0.2摄氏度,不仅出芽率提高5%,还保证了芽齐芽壮。

  近年来,气象灾害和病虫灾害多发、频发、重发,已经成为我国粮食生产不得不面对的新常态,然而无论是干旱还是病虫,其发生都不是说来就来,而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在抗灾夺丰收中,农业部门一手抓应急防控,一手抓长效机制,不断完善“防在灾害之前,救在第一时间,抗在关键时点”的防灾减灾路径。

  “一喷三防”,是在小麦抽穗扬花期使用杀虫剂、杀菌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一次施药可以达到防病虫、防干热风、防倒伏和增粒重等多重目标,是近年来农业部大力推广的一项防灾减灾关键技术。通过开展“一喷三防”,河北省小麦千粒重平均比上年增加2~3克,亩均增产100斤以上。

  “一喷三防”等防灾减灾关键技术应用时间短、任务紧、技术要求高,为专业化服务组织开展社会化服务提供了机遇。“一架有人驾驶直升机,3天可以防治10万亩,而且全部是GPS定位,卫星导航,精准施药,因此在成方连片地区合同是一年比一年多。”山东齐力新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朝刚告诉记者,今年小麦“一喷三防”作业面积是20万亩,到了8月份玉米“一防双减”作业时就增加到了30万亩。

  种粮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发展壮大,加速了粮食生产的规模化、机械化、专业化进程,并通过土地流转、环节承包、全程服务等方式改变着千百年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作模式,让越来越多的农民乐意掏钱买服务,也让更多的关键技术跟着服务进入农田。

  11月中旬,收获后的鲁西北平原归于平静,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胡集镇种粮大户杲仁强仍驾着皮卡在田间奔波,他打算争取一个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把流转的几百亩耕地好好整一整,做成新品种、新技术示范田。初冬的原野上,积蓄力量的不只是刚刚长出4片叶子的麦苗。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