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6日 星期一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商家拼“流量” 模式费思量

  • 发布时间:2014-12-09 01:29:28  来源:西宁晚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新华社北京12月8日新媒体专电(记者王乔)近日,阿里巴巴宣布将联手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推出一项名为“流量钱包”的网购送流量活动。不久之前,电信、联通和部分虚拟运营商都纷纷推出了类似产品,以赚取流量为卖点。一时,流量银行类业务如雨后春笋般崛起,成为业界争夺的新战场。

  据阿里巴巴介绍,用户“流量钱包”中的流量主要来自商家或淘宝官方赠予。用户在淘宝、天猫店铺中购物满一定额度,或是收藏商品、写评价等都可以获得5M至上千M不等的流量。这些流量可像零钱一样“零存整取”,快速提取到用户本人的手机号或是转赠给他人,该服务将在“双12”购物节期间首次推出。

  但实际上,类似业务并非阿里首创。作为数据流量的总出口,运营商早已先知先觉地掀起这场战局。

  11月底,中国电信发布了流量经营软件“流量宝”的新版本,用户可通过看视频、竞猜答题、下载手机应用等方式赚取“牛币”,再兑换成相应流量或免费WiFi时长。中国联通也发布了类似应用“流量银行”,依然主打“做任务换流量”的营销方式。而此前,虚拟运营商巴士在线则推出了“流量交易所”,用户可以低价购买“二手”流量,多余流量则能转卖变现。

  业界纷纷围绕流量“做文章”,瞄准的是4G时代移动互联网的爆发式增长。工信部数据显示,今年前10月,我国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16.05亿G,同比增长58.6%。其中,手机上网流量达到13.81亿G,同比增长93%,在移动互联网总流量中的比重达到86%,成为推动移动互联网流量高速增长的主要因素。

  相比之下,3G时代延续下来的套餐流量令许多用户感到“捉襟见肘”。艾媒咨询一份报告显示,中国手机网民已达6.19亿,其中59.1%的用户月租流量套餐供不应求。超过半数的网民希望能获得更多流量,流量银行类业务的出现可谓恰逢其时。

  不过,对于流量银行的发展前景,业界看法不一。阿里巴巴“流量钱包”相关负责人认为,流量银行类业务将为商家、运营商和消费者带来“三赢”:对运营商而言,这是一种流量经营创新,开辟了新的流量分发通道;商家也获得了一种全新的宣传平台,可以增加用户粘性;消费者则可以在购物、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赚取流量,满足不断增长的流量需求。

  但有业内人士认为,流量银行采取的是广告积分、后向收费的商业模式,相当于将用户的支付成本转嫁给广告主。随着流量价格日趋走低,通过做任务等复杂手段获取流量的方式难以长期维系用户。“流量货币化”的趋势也可能带来法律和监管方面的问题。

  艾瑞咨询事业部总经理钟贺福认为流量将成为运营商下一阶段的营收重点。但在流量创新方面,运营商不能完全照搬互联网公司的做法。未来应将应用作为切入点,并在流量业务模式上不断探索,打造真正可满足用户日常需要的“入口”,才可能打破运营商流量“增量不增收”的困局。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