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开启“新苏南模式”
- 发布时间:2014-12-08 01:31:15 来源:科技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常州市借国务院批准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区的东风,立即制定实施方案,编制空间规划、产业规划和科技规划,11月30日,在常州市召开的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工作协调会上,常州市副市长王成斌要求,要把示范区建设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经济发展高地。
自2006年正式启动创新型城市建设以来,常州市创新型城市综合监测指标位居全国53个试点城市前列。目前,常州市十大产业链发展顺利,在智能装备、先进碳材料和光伏产业等领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拥有700多万平方米的孵化器和加速器,在孵企业5500多家;拥有116家科技型上市培育企业和986家高新技术企业。截至今年,共有1250家领军人才创业企业落户常州,其中年销售超亿元的10家。
根据国务院批复,示范区在科技成果处置权和收益权、企业税收、高端产业创新平台、重大科技项目、高层次人才、科技金融、产学研协同创新、科技服务业等诸多方面享受改革和政策红利。常州市主要围绕智能制造装备、先进碳材料等十大产业链打造新兴产业特色集群。2015年,常州市的主要目标是:10家左右创新型领军企业工业产值达100亿元,领军企业年新增授权发明专利65件以上,新增1家以上国家级企业研发机构;科技型上市培育企业,新认定200家左右,累计达300家,推进股改45家左右,争取“新三板”挂牌30家,新增省重点企业研发机构15家左右;高新技术企业,新认定超100家,累计超1000家,新增省重点企业研发机构30家,规上高企实现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20%左右。新创办科技型企业,累计孵化小微企业350家,培育毕业企业30家。
围绕这一目标,常州将重点支持创新型领军企业创建国家级企业研发机构、引进高端研发人才,牵头建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或行业联盟,主导或参与国际、国家或行业标准的制定;支持科技型上市培育企业推进股份制改造,推进“新三板”上市和商业模式创新,强化创新资源集成,科技型上市培育企业总体产值、利税年均增长20%以上,工业增加值率达30%。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小升高”,加快形成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创造自主知识产权超1万件。深化完善“一核两区三园多基地”区域创新布局,促进创新要素向园区集中、高端产业向园区集聚、重大政策向园区集成。加快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争取年底前顺利完成验收。支持常州科教城实施“3111”工程,加快建设一流的高职教育和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建设国家智能装备产业技术创新中心,支持两个国家高新区进入全国高新区前列,支持中关村、西太湖、华罗庚三个科技产业园争取省级高新区。加快建设中德创新园、中以国际企业孵化器、国家医疗器械国际创新园等一批国际创新园、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和国际企业孵化器,逐步建立分类管理、跟踪评价的绩效管理机制。加强总体规划布局,培育和建设一批区域标杆、独具特色的科技企业孵化器,探索建立“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创新创业孵化体系,完善“创业导师+专业孵化+创业投资”孵育模式,提高创业孵化的成功率。争取新增市级孵化器、加速器超5家、省级创业平台2—3家、国家级孵化器1—2家,孵化、加速面积新增100万平方米,累计达800万平方米,培育科技型企业达6000家,新增毕业企业50家、规模以上企业20家。实施“科技创新人才引育云计划”,组织“万名硕博常州行”“名校优才引进计划”等活动,支持“十百千”创新企业加强人才载体建设,组织2014—2015年度江苏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申报工作,争取引进领军型创新人才40名,省创新团队1—2个,省双创(创新类)15项,省企业博士集聚计划获资助20项,培训科技企业家330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