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
- 发布时间:2014-12-08 01:00:14 来源:经济参考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鱼菜共生棚、气雾栽培棚、快速繁殖棚……在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乐山镇的绿色蔬菜种植基地,建立了8个融入科技元素的栽培棚,温室里种植了包括芹菜、生菜、苦苣在内的40多种蔬菜,即使是严寒腊月,在这里也可以采摘到最新鲜的蔬菜瓜果。
在640多平方米的鱼菜共生棚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正中央的池塘,里面饲养了各式品种的锦鲤,池塘两侧放置了不少粒培槽。“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在这个封闭的无土环境中,鱼、菜和微生物形成了一条共生的循环链,推动了“鱼菜革命”的到来。
近年来,乐山镇抓紧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特色农产品为发展契机,趟出了一条以生态旅游观光为主题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在鱼菜共生系统中,鱼的废料为蔬菜提供养料,植物将鱼的生存环境过滤清爽。微生物为鱼提供食物,微生物又以植物为食,这样的循环链保证了系统的有效运营。”吉林省金德瑞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孟繁臣告诉记者,自系统建立后,唯一的成本是鱼食。
孟繁臣说,现代种植技术带来了“三高”效应:一是高附加值,在鱼菜共生棚里种植的蔬菜无农药添加,口感更好,贮存时间也较长,不受东北寒冷气候的影响,可随时种植采摘;二是高端定位,基地蔬菜的主要销售渠道是高档小区、高端幼儿园、大型企业等,还有一部分百姓加入“会员制”,享受新鲜蔬菜的“私人订制”;三是高产量,以栽培草莓为例,土地栽培时,平均1000平方米种植1800棵,在鱼菜系统中利用立体栽培筒,同等面积下可种植120000棵。
此外,乐山镇还为黑龙江、辽宁等几个省份提供金叶榆、红叶李等苗木花卉,随着生态农业的大力推广,基地种植的产品价值已高于传统农业3到5倍。在拓展产业结构的同时,也改善了乐山的生活环境。
随着乐山镇传统农业的“大变脸”和现代农业技术的不断升级,农民的种植方式也发生了变化。65岁的刘福堂种了几十年的水稻,如今种植方式的改变让他尝到了甜头。“稻子返青时,我放入螃蟹。这些稻田蟹专吃杂草,稻田基本不用打农药。种出的稻米绿色健康,价格也提高了不少。”
刘福堂算了一笔账:春天租地、买蟹的成本每垧地约1.9万元,秋天每垧地水稻和卖蟹收入为3.12万元,老刘一共种了13垧地,大约利润为16万元。“我已经和长春一家超市签约提供稻田米,销路一点都不发愁。”刘福堂说。
“今年乐山镇收获了60万斤稻田米,相对于粗放式的传统种植,产量虽然有所下降,但质量却大幅提升。” 乐山镇党委书记周国洪说,“今年十月,我们还举办了旅游节,接待了近万游客,在推介农产品的同时也扩大了知名度。目前绿色种植基地已经与十余家企业对接洽谈。”
如今,乐山镇已难觅传统农业生产的影子。周国洪说,今后乐山镇将加快建设现代都市观光农业示范区的步伐,根据市场需求,开发出更多高附加值的农产品。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