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石油危机"显现 或引石油产量暴跌
- 发布时间:2014-12-07 09:50:00 来源:中国证券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通常意义上,我们所说的“石油危机”,是指因油价暴涨给各国经济带来严重冲击。但如果油价暴跌呢?那产油国势必面临沉重打击,这一后果也被称为“逆石油危机”。随着国际油价的暴跌,“逆石油危机”已开始显现,各国在为廉价石油高兴之余,也应对危机演变有所警惕。
以俄罗斯为例,石油是俄罗斯经济的支柱,俄40%的财政收入来自石油出口。俄财长西卢阿诺夫此前就表示,俄罗斯因西方制裁损失约400亿美元,因油价下跌损失900亿-1000亿美元。如果油价进一步下跌,俄明年可能还要损失2000亿美元。
受此影响,俄罗斯经济可谓风雨飘摇,自1月以来卢布贬值幅度已超过40%。俄政府也将明年经济由原先预测的增长1.2%,调整为萎缩0.8%。换言之,俄罗斯经济明年陷入衰退已是大概率事件。
俄罗斯的命运,同样是其他产油国的处境。在委内瑞拉,原油收入占财政收入的50%,占外贸出口收入的90%。石油美元的减少,迫使委内瑞拉政府外汇储备告急,一系列民生项目难以为继。在尼日利亚,原油收入也占到政府财政收入的70%,油价暴跌也使得尼日利亚政府不得不采取紧急措施,削减政府开支,对奢侈品加征税收。
即使是在富有的中东产油国,油价暴跌的负面效应也在显现。在这些国家,此前常为外界津津乐道的一个现象,就是“水比油贵”。但“水比油贵”的背后,则是国家的滥发补贴。但在油价暴跌导致财政收入锐减的大背景下,这种补贴正在逐步被削减。
但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习惯了补贴的民众,往往很难接受福利取消的结果。而且,为应对此前的中东乱局、稳定国内局势,沙特、卡塔尔等中东产油国花费了数千亿美元用于增加工资、提供失业救济、改善教育和医疗品质等民生项目,但随着油价走低,这种烧钱行为能否继续,还是一个疑问。
“逆石油危机”,至少在当下,影响还局限在产油国的经济领域,具体表现为GDP增幅下降、失业率高企、消费不振,在个别穷国还导致贫困率加剧;但随着危机的演进,甚至也不排除在某一个或多个国家引发政治动荡。这种动荡势必将进一步给世界经济带来影响。
此外,“逆石油危机”的一个重要外溢影响,就是“石油美元”的大幅减少。在油价高企的年代,充足的“石油美元”流入全球金融体系,提高了流动性,推高了资产价格,而且帮助借款国压低借贷成本。
英国《金融时报》援引国际金融协会非洲和中东总监乔治·阿比德的话说,在2012年,流入流动性投资(如国债、企业债券和股票)的欧佩克“石油美元”达到5000亿美元的高峰,但到明年,即使油价均值达到每桶78美元,流入这类投资的欧佩克“石油美元”可能降至1000亿美元以下。这势必给相关国家融资带来困境。
但对整个世界而言,油价暴跌肯定利大于弊,有利于压低通货膨胀,推动世界经济向好发展;对石油消费大国而言,油价暴跌更是经济的一大利好。具体到中国,正是由于油价的暴跌,从而为降息等货币政策实施提供了空间。
但在享受低油价的同时,各国也需为“逆石油危机”保持警惕。毕竟,世间万事总是祸福相倚,“逆石油危机”不断加剧,最终会引发石油产量的暴跌,随之而来的则是高油价的卷土重来。而且,由于低油价迫使高成本油田开发被冻结,高油价的归来,将可能是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刘洪)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