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全球一些最罕见的珍稀物种通过"脸谱"等网站被大肆交易

  • 发布时间:2014-12-07 07:59:00  来源:新华网  作者:张代蕾  责任编辑:罗伯特

  当野生动物遭遇网上黑市

  随着互联网日益成为全球最大的交易场所,非法野生动物交易在网络环境中找到滋生空间,且由此获得前所未有的“兴旺”。一些贩卖团伙甚至在网站上贴出照片和广告,明目张胆标价出售珍稀动物。

  如何监管和打击这种网上黑市交易,成为野生动物保护组织、执法机构以及互联网站共同面临的一道难题。

  【一场奇遇,揭开黑幕】

  2008年5月的一天,一队在马来西亚婆罗洲野外考察的生物学家正准备坐下来吃午餐,突然发现他们身边多了一位“不速之客”:一只蜥蜴趴在附近一条浅溪里,在落叶的掩护下望着他们。

  这只蜥蜴身体像中国神话传说中的龙,面部如史前生物般古老奇特。一名生物学家用手抓起它,另一人给它拍了几张照片。但很快,生物学家们对它失去了兴趣,把它放回原地,扭头继续吃午餐。

  当队伍休整完毕重新出发时,一名队员回头看了看,蜥蜴已经不见了。“当时没想过把这动物带走,”这些生物学家后来回忆道,“部分原因是我们没有充分意识到这其实是极具科学价值的重要发现。”

  不久后,这些生物学家才惊觉他们错过的竟是无耳巨蜥,一种极其罕见的珍稀蜥蜴。这种蜥蜴也称拟毒蜥、婆罗蜥,没有耳洞,分布在婆罗洲,是婆罗蜥科中唯一一种。它的形态与早已灭绝的一种史前蜥蜴极其相似,十分独特,再加上其昼伏夜出、行踪成谜,从1877年首次发现到2008年的“午餐奇遇”一共仅有三次被发现的记载,它因此被科学家喻为“爬行动物中的圣杯”。

  生物学家把发现无耳巨蜥的消息公布在一篇科学报告中。考虑到“爬行宠物爱好者和盗猎者很可能根据报告内容找到这种蜥蜴的地理位置”,报告并未公布发现地点的具体地理坐标,只包含一张粗略地图以及周边环境的文字描述。然而,这并未挡住盗猎者疯狂的脚步。报告发表后短短一年内,网络上已有人开始贩卖无耳巨蜥。截至2013年,大约100只野生无耳巨蜥经由网络黑市,被走私贩卖到日本、德国、乌克兰、捷克、英国、法国等地。

  国际野生物贸易研究组织(TRAFFIC)的高管克劳福德·艾伦说:“当我们着手调查,才真正开始揭开网上市场的黑幕。地球上一些最罕见的珍稀物种正通过‘脸谱’等网站被大肆交易。”

  动物保护组织和调查人员发现,互联网的虚拟特性为非法野生动物交易提供了庇护。从犀牛角到濒危野生龟,野生动物及制品交易已经构成互联网上第五大违法交易类别,每年净利润可高达100亿美元。

  【养宠热潮,推波助澜】

  美国《新闻周刊》的调查发现,由于野生动物交易的特性,难以统计具体多少交易经由互联网完成,但可以肯定的是,现今绝大多数涉及野生动物的违法交易都少不了网络的参与。买卖双方通过网络互相联系,盗猎团伙借助网上论坛等调研哪些动物正“受宠”或哪些动物制品的市场需求正旺;此外,违禁品的物流运输、走私出境等环节,也离不开互联网。

  TRAFFIC的艾伦说,近年在网上购买野生动物的“新生力量”中,相当一部分是喜欢收集奇异宠物的狂热爱好者,越是罕见的蜥蜴、龟类、鸟或哺乳动物,越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和购买欲。

  过去,圈内年度聚会可能是这些人碰面和交易的唯一途径,但如今,他们只需坐在家里点点鼠标,就能在“脸谱”、YouTube、网上论坛和聊天室等地方获得珍禽异兽的照片,然后下订单,等着“收货”。而此时,那些被他们相中的“宠物”很可能还在野外自由生活,全然不知自己的命运将被万里之外的一张“大网”改变。

  艾伦举例说,几年前,科学家在印度尼西亚一座小岛上发现一种罕见的红蓝鹦鹉,消息一经公布,立刻在网络黑市上引发“抢购”狂潮。全球各地的鹦鹉爱好者几乎人人都想拥有一只这种红蓝鹦鹉。“对红蓝鹦鹉的需求如此巨大,导致这种生物迅速在野外绝迹。”艾伦说。

  帝王斑点蝾螈是另一个因网上交易而面临灭绝风险的珍稀物种。这种两栖动物是生活在伊朗的特有物种,身上花纹鲜艳独特,深受宠物爱好者追捧,因此身价不菲。大约5年前,帝王蝾螈在伊朗的栖息地被人发现并曝光,大量帝王蝾螈从此被捕获并偷运到阿塞拜疆,再走私到世界各地。

  由于近年频繁的网上交易,野生帝王蝾螈的数量骤降80%,专家推测目前还不到一千只。而由于人工繁殖难度较大,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已将这种蝾螈列为濒危物种。

  专家担心,婆罗洲无耳巨蜥很可能面临同样命运。这种生物在野外的生存状况本就堪忧,数量不多,如今因为互联网上的非法交易,其灭绝速度很可能加快。

  【杜绝买卖,任重道远】

  为逃避法律责任,同时诱使买家安心购买,珍稀动物卖家在网上交易时往往谎称自己出售的是人工繁育饲养的宠物而非野生动物。艾伦等专家说,可能只有少数买家不了解真相,其余多数人心知肚明,却依然掏钱参与交易,纵容犯罪。

  而更大的问题是,与庞大的在线交易量和参与者人数相比,各国和全球专门打击非法野生动物交易的执法机构却少之又少。“执法机构理应予以重视,”艾伦说,“但目前情况是,积极参与打击这类犯罪的多是像我们这样的公益组织。我们先四处搜寻犯罪信息和证据,分析并整理它们,然后递交有关机构等待处理。”

  以TRAFFIC为代表的一些动物保护组织倾向于追踪打击那些位于野生动物交易链顶端的大型犯罪团伙。他们利用分析软件,整合分析涉及野生动物交易的网络数据,包括页面、广告、电子邮件地址、手机号码、车牌号,大体摸清野生动物走私贸易团伙的情况。

  一旦掌握确凿证据,或是锁定犯罪团伙头目,TRAFFIC等机构会把收集的信息交给相关执法机构,例如美国鱼类和野生动物管理局、英国打击野生动物犯罪处、国际刑警组织,等等。

  这种打击方式取得过胜利。2012年,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与美国鱼类和野生动物管理局合作,利用搜集掌握的证据向150多人提起诉讼,控告他们非法贩卖虎皮、野生鸟类等。

  此外,野生动物保护机构还与亿贝、谷歌、阿里巴巴等全球知名大型购物网站合作,监控和抵制非法野生动物及制品的在线销售,取得初步成效。但艾伦等专家指出,鉴于网络交易的特性,很难百分之百杜绝野生动物网上贸易,犯罪团伙会用尽各种手段实现交易。比如,他们在网站上用暗号指代各种违禁品,以此躲过网站和执法机构的审查:牛骨其实是象牙,“双引擎”指代红沙蚺,“四轮车”是星龟,虎皮则被叫做“条纹T恤衫”。

  亿贝网站的政策管理部门主管沃尔夫冈·韦伯说,这种“代号行动”让网站防不胜防,“我们开始禁止销售牛骨,而卖家也跟着更改商品名称,比如改成人造象牙。这就像打鼹鼠游戏”。

  野生动物保护专家认为,过不了多久,网上将会出现无耳巨蜥的代号,动物保护组织和执法机构也将由此展开新一轮的调查。

  “这就像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军备竞赛,”艾伦说,“直到野生动物彻底灭绝,或是市场需求改变,人们不再想要购买它们。”(张代蕾)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近期一项研究结果显示,1970年至今,全球52%的野生生物绝迹,主因之一是过度捕猎。而对一些现存物种而言,非法交易是它们面临灭绝的头号威胁。

  根据这份研究提供的数据,1998年到2011年,全球市场对象牙的需求量增加了300%,目前象牙的黑市价格高达每斤1000美元。

  2007年,13头南非犀牛遭猎杀;2011年,这一数字飙升到1000头以上。如今黑市上犀牛角的售价与黄金相同。WWF的报告预计,如果这一非法贸易不能得到有效遏制,犀牛恐怕将在2020年前灭绝。(张代蕾)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