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开发区成立30周年 走开放之路实现共赢
- 发布时间:2014-12-06 19:38: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罗伯特
中新网天津12月6日电(记者刘家宇)天津开发区于1984年12月6日经国务院批准建立,英文缩写为TEDA,今天整整30岁。
没有产业基础、没有路网设施,甚至没有草木,靠国家3.7亿元人民币贷款,滚动发展起来的天津开发区,目前每平方公里土地工业总产值达145亿元人民币。
“而立之年”总结创业成功经验,天津开发区管委会主任许红星说,坚定走一条不增加国家及地方财政负担,不挤占国内发展资金的“开放之路。”
在中国当代的改革史上,1984年是个值得铭记的年份,在这一年,中央提出在进一步办好经济特区的同时,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新辟经济技术开发区。
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设立,无异于是为了探索一条抵达彼岸的复兴之路,而将一批肩负改革开放先锋使命的勇士,推下了水流湍急的世界经济长河。
初建开发区,泰达人很清楚自己肩负的使命,那就是,通过对外开放,学习国外一切先进的东西,迅速完成工业现代化过程,探索一条切实可行的中国工业现代化的道路,示范国内。
据了解,天津开发区始终坚持观念和制度创新,率先提出“投资者是帝王、项目是生命线”等理念,最早实行土地有偿出让转让制度;按照市场经济要求进行管理体制设计,用政府权利的减法,换取了市场活力的加法;主动对接国际惯例,打造国际化投资环境。
30年来,开发区大量外商投资企业的进入,加快了区域工业现代化的进程。从1985年,丹华自行车厂打入中国自行车市场后,自行车单一车型、单调色彩的状况迅速发生改变,带动了中国自行车行业整体的升级换代。TANG果珍从天津开发区远销全国后,使国内饮品市场变得丰富多彩起来。90年代初诞生的“康师傅”方便面,一举改变了方便食品市场鱼龙混杂、群雄逐鹿的局面。
如今,泰达,拥有世界级生产力。89家《财富》500强跨国公司在开发区投资了230个项目,区内注册企业超过1.3万家。创出了“十六年领跑全国开发区”等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成为中国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一个成功缩影。昔日荒凉的荒滩荒地上,崛起了一个跨国资本高度聚集,高端、高质、高新化的产业园区。
“成功经验是在开放中实现合作共赢。”许红星说,国家级开发区推动了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对外开放的成功对接,先进生产力和良好投资环境的成功对接,成为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截至目前,天津开发区累计引进来自88个国家的外资企业5358家,有4000多名国际友人和50多万中国公民在这里工作和生活,大家互利互惠,合作共赢,一起编织和实现着美丽的梦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