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新闻观察:推进新型城镇化 生态金融当发力

  • 发布时间:2014-12-06 15:56:54  来源:新华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新华网北京12月6日电(记者周文林)在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加大生态建设,让城市融入自然,正成为各方的共识。但与此同时,资金投入巨大等问题也成为实现这一目标过程中的新挑战。为此业内专家指出,需要在生态金融领域加强研究和创新,从而有效解决城镇化生态建设中资金瓶颈的难题。

  近日在京举行的2014年生态金融讨论会上,我国首家生态金融智库正式诞生。它主要围绕生态金融产业等课题展开研究,探索如何促进金融体系与绿色、可持续经济的融合,探讨如何制定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金融政策和法规。此举从侧面表明,产业界、金融界已越来越意识到,今后在推进城镇化建设中生态金融扮演的作用将日益重要。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生态金融研究中心理事长陈雨露在大会上表示,目前我国已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金融应该在这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生态金融是一种创新模式,可以有效解决城镇化生态建设中资金瓶颈的难题。既可以切实解决用钱的燃眉之急,也可以从长期上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效果,构筑生态建设的金融改革方案和制度方案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当前生态建设面临着明显的资金短缺问题,从顶层设计上去解决生态资金的来源是目前迫在眉睫的任务。”北京东方园林公司董事长、北京巧女公益基金会理事长何巧女表示,“应依靠金融创新,让绿色产业变得有利可图,从而引导更多资金流入绿色事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博士也表示,吸引足够的社会资金配置到绿色产业,用有限的政府资金撬动几倍、十几倍的社会资金发展绿色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一个关键环节。马骏表示,为了应对巨大的环境挑战,我国应建立绿色金融体系,用以引导社会资金投向绿色项目。

  相关资料显示,在当前推进城镇化生态建设过程中,治理环境污染的挑战巨大。尤其是要打好气、水、土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污染治理的攻坚战将难以有效展开。但资金恰是个拦路虎,当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受限,土地财政收缩,有限的资金很难用到生态治理上来。

  何巧女表示,今后我国生态金融在机制和法规政策的创新方面,应重点考虑几个方面。一是政府可以考虑开征生态资源税或从财政收入的增长中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生态建设。二是可以考虑成立国家生态银行、国家生态产业发展基金,推出生态建设债券,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可以设立生态专项贷款。三是落实生态项目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的框架体系,推出生态资源交易所。此外,应加大发展互联网生态金融事业的力度以及成立以民营企业为主要股东的全牌照生态金融公司。

  从整体上看,目前我国生态金融尚在起步阶段。相关资料显示,国内相关机构与联合国环境署可持续金融项目已联合发起了绿色金融工作小组,并已完成了关于我国生态金融建设的研究报告。相关专家表示,从长远看,不论是城镇化过程中的生态建设还是遏制环境恶化,都需要有持续、足够的资金投入,尤其是需要借助金融杠杆的手段来撬动,因此今后生态金融创新的力度需进一步加快、加大,形成更加成熟的产品及产业链。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