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数百亿治霾经费怎么花

  • 发布时间:2014-12-05 15:05: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导读

  11.85亿元,27.9亿元,28亿元,62.4亿元,150亿元,1.75万亿元??这些动辄以亿、万亿为单位的数据都跟治理雾霾的支出相关。近3年,无论中央还是地方,都较以往更重视雾霾的治理,比任何时候都更舍得“花钱”。这些钱在普通百姓看来是不可想象的“大数据”,但在很多执行者看来,还远远不够。再看治理成效,我们不免要问,究竟投了多少钱在治理上?这些钱都花在哪儿了?应该怎么花这笔钱?多少钱才算够?仅仅是钱就能解决问题了吗?

  治霾资金有多少?

  近两年来,国家已经累计宣布多笔资金投入到大气治理中。2013年9月,国务院颁发被称为史上最严“治霾”蓝图:《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被简称为“大气十条”或“国十条”。为了配合“大气十条”,中央财政从2013年开始设立大气污染防治资金,当年投入为50亿元,用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治理。2014年,中央财政又安排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100亿元,5月份已下拨80亿元,剩下的20亿元决定在下半年择机下拨。

  中央这一政策直接带动了大批城市紧跟着表态要投入巨额资金治理雾霾。

  根据北京市财政预算报告,2013年投入节能减排及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资金27.9亿元。在今年的支出预算中,北京市财政局副局长韩杰对媒体表示,安排了节能减排及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资金为30亿元,新增安排20亿元支持北京市的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另外调整了原用于科技、文化、旅游等产业的专项资金12.4亿元也用于空气污染治理。以此计算,2014年财政预算共将支出62.4亿元。

  北京力度如此之大,其他省市也不示弱。河北省去年治霾资金达28亿多元,除从中央争取的26.2亿元,还整合了省内资金2亿元。今年则安排治霾专项资金达8亿元,此外,还准备安排43.8亿元重点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和16亿元优势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等。山东省表示今年设立了11.85亿元用于环保和大气污染防治资金。黑龙江省年初表态将启动25个治霾项目,总投资达7.66亿元;深圳则明确今年投13亿元用于大气防治。

  《经济》记者致电多省市环保机构了解到,陕西省截止到今年10月份,用于大气污染的治理资金实际支出66亿元,2014年治污降霾专项补贴资金10.54亿元;天津从中央补助资金中获得16.6亿元,其中2013年6.6亿元,2014年10亿元。成都市从2014年起,每年将投资5亿元用于改善大气污染;河北省唐山市今年花费2087万元用于清洁能源改造燃煤锅炉,这只是治理大气污染的一部分支出。

  除了大气治理专项资金外,各地针对大气污染的罚款数也不少。按照国家《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规定,环保部门每年征收的排污费,也应当全部专项用于环境污染防治。2013年全国排污费征收开单216.05亿元,比2012年增长10.73亿元,增幅为5.2%。而北京市今年第一季度的排污费开单金额已达8800万元,是去年同期的10倍多。除了这一块,《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2014年制定并实施,最高罚款可达50万元。3月起连续7个“大气专项执法周”,立案处罚783起,处罚金额1790.03万元。

  以上仅仅是可查证的部分大气治理专项资金,还有众多若干地方财政用于环保支出中的大气整治费用、若干相关罚款,更有无法统计的社会支出。可以说,近两年无论是政府的重视,还是民众觉悟提高,直接或间接用于治理雾霾的经费不可计数,粗略统计则是数百亿元。既然治理成效还无可考证,那么,这些钱在各相关部门各有多少?他们分别是怎么花费的?

  《经济》记者试图梳理出钱的具体去向,却发现这是一个“捋不清”的网络。治理雾霾不仅是环保部门的事,还涉及发改委、财政、经信委、公安等多个政府部门,其中关于扬尘治理还涉及交通、城管等部门。如果再算上各省市区县的管理部门,雾霾治理备受多个管理部门的“关注”。可令人遗憾的是,在多个部门的共同管理下,雾霾天气愈演愈烈。

  治理雾霾的各项拨款和专项资金到底用在了何处?

  相关部门闭口不答

  为了探寻这一答案,记者首先想到的就是联系国家环保部。记者在10月底联系了环保部负责媒体关系的宣教司,但截至11月24日,记者几经问询都没有得到对方的最后回复。

  10月中旬,正值北京积极筹备APEC期间,记者联系了北京市政府,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马上要开APEC了,领导很忙,而且这个时候回答这些问题有点‘敏感’。”几经周折,最后得到的答复是,“采访申请已经递交给领导了,还没有批下来。”

  由于没有得到北京市政府的回应,记者随后联系了北京市环保局、北京市发改委、北京市财政局,希望可以得到相关问题的答案。然而,这3个部门更是踢起了“皮球”。北京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说:“我们主要负责综合治理和统筹,专项资金主要在北京市财政局和北京市发改委那里,你应该问问他们。”而北京市财政局的答复也很干脆直接:“我们这边要求婉拒采访,领导认为关于治理雾霾资金的问题找北京市发改委和北京市环保局更好一些,他们更清楚。”当记者把最后的希望寄托于北京市发改委时,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却让记者去找北京市财政局和北京市环保局,“我们负责政策上的制定和项目审批,关于治理雾霾方面,我们负责压减燃煤。如果你想问这一方面的问题,就再发一份采访提纲给我们。”随后记者重新拟定了一份关于压减燃煤工作的采访提纲发给了北京市发改委,但截至11月24日,记者发稿时,仍然没有得到回复。

  如果按这3个部门的推辞,那么各自手里都没多少钱。但是,事实是否如此呢?

  北京市支出不明晰

  《经济》记者从《北京市环境保护局2013年度部门决算情况》中发现,2013年市财政共计安排使用专项资金27.9亿元,涉及30个项目,包括节能减碳工程支出约0.4亿元;机动车污染防治工作支出约16.9亿元;煤烟型污染控制工作支出约6.2亿元;工业及污染减排工作支出约3.8亿元;环保基础能力建设方面支出约0.4亿元。

  在“2013年度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一项中显示,北京市环保局用于“节能环保”的2013年度决算为71997.33万元,比2013年年初预算增加55067.27万元,增长325%。包括“环境保护管理事务”10127.44万元;“环境监测与监察”1915.13万元;“污染防治”22242.14万元;“污染减排”14712.88万元;“能源节约利用”19689.64万元;“其他节能环保支出”3310.10万元。

  而在《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3年度部门决算说明》中,记者发现,“节能环保”2013年度决算53642.99万元,比2013年年初预算增加53642.99万元,增长100%。其中“能源节约利用”50835.99万元;“资源综合利用”20807.00万元。

  在北京市财政局网站公开的2013年度预、决算中,记者并未发现用于节能环保的相关数据。

  很明显,从北京市3个主管专项资金的部门预、决算中,都没有明确专项资金的去处。而只有北京市环保局和北京市发改委公开了与治理大气污染相关的“节能环保”数据,但是也未细化到具体花费。

  但是这些动辄就以数十亿计的花费为什么不能具体地公开呢?支出的效果又如何呢?

  在《北京市环境保护局2013年度部门决算情况》中有“2013年专项资金使用效果”的说明,原文为“2013年专项资金的安排和使用,有力支持了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及《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的贯彻实施,取得了显著的节能减排效果,发挥了重要的引导放大作用。”

  从2013年开始,北京的“蓝天指数”由“PM2.5指数”取代。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主任张大伟向记者指出,基于“AQI新国标”中6项污染物监测数据,2013年,1、2级“优良天数”累计176天,全年占比仅48.2%。而上述决算报告中所谓“取得了显著的节能减排效果”,不知有多少北京市民认可。单单一年相关经费的支出,作用几何,不言而喻。

  地方整治力度加大

  在北京碰壁之后,《经济》记者开始了地毯式采访,分别联系了其他省市近20家负责环境治理的机构。但是,仅有为数不多的部门对记者提及治理雾霾的具体费用及其使用情况。

  被誉为“近代工业摇篮”的唐山,已经实现“世界钢产能排名,中国第一,河北第二,唐山第三,美国第四”,也因为这样,长期陷于钢铁与污染的纠葛当中。

  当《经济》记者11月初采访唐山市环保局污控处工作人员时,他们的脸上和声音里都透露着喜悦和自豪。据了解,今年唐山市花费2087万元用于清洁能源改造燃煤锅炉。为了加强道路扬尘治理,市环保局对市中心区道路每天洒水6遍。为此,市财政花费2100万元,为市中心各区新购置洒水车35辆,并每年为每部洒水车安排运行经费11.83万元。

  污控处负责人告诉记者,1月-10月份,全市空气质量达标天数114天,与去年同期相比,达标天数增加29天,重度污染以上天数减少11天;六项监测指标中,除臭氧浓度与去年持平外,其余指标浓度均下降,“付出了很多努力,至少看见了效果,我们对将来的治理更充满信心。”

  “美食之都”成都近年来雾霾天气也时常出现,甚至有当地民众反映“成都的雾霾比北京还严重”。《经济》记者从成都市环保局了解到,成都市先从人员配置出发,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率先设立基层环保机构,为基层抓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然后加强监测,完成了二圈层6区县、三圈层4市空气质量监测子站新标准能力建设,建成空气质量超级子站。以上花费占每年5亿元治理经费的20%。此外,成都市每年还安排1500万元专项资金,对3万余户燃煤居民实施补贴。

  成都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14年1月-9月,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162天,达标率为59.3%。与2013年同期相比,达标天数增加55天,达标率上升20.1%。

  政府应该如何做?

  雾霾频发地的多家大气污染治理部门对雾霾治理资金及花费三缄其口。在很多官网的年度预决算中,记者也未找到经费使用的蛛丝马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政府对持续的雾霾天气应该负有责任,至少应该让公众看到他们做了什么。治理雾霾专项资金和征收的空气排污费用在哪里?为什么去年有雾霾今年还有?有没有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理?我想在这些问题上相关部门应该对公众有个交代。”中国人民大学环境政策与环境规划研究所所长宋国君一针见血指出。

  雾霾治理中国欠缺什么?治霾资金究竟需要多少?又应该如何花?获取更多相关调查内容,请点击文章末尾“阅读原文”。(文/《经济》毛丽冰乔宠如关婧)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