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一个农民电商,卖光了全镇的吊瓜子

  • 发布时间:2014-12-04 06:37:38  来源:今日早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一个农民电商,卖光了全镇的吊瓜子

  新鲜农产品跑步进城,一个县一年的农产品电商交易额就超3亿元

  □本报记者 洪慧敏

  “叮咚……”台式电脑上的阿里旺旺,不停地跳动着;手机上的微信朋友圈里,杭城等地的顾客又发来了要土猪肉、吊瓜子等农产品的需求信息。

  昨晚7点多,44岁的遂昌县柘岱口乡农民叶松旺,仍守在15平方米的出租房里。一双长着老茧的大手,一会儿忙着敲打电脑键盘,一会儿忙着在微信上解答顾客提问,推销农产品。

  农产品电商,不断推动着当地农业更快地商业化,也让杭州等地的城市居民品尝到新鲜的特色农产品。

  样本

  普通农民年收入从1万变4万

  家住杭州延安路的70多岁的王阿姨,原先每到下半年,都会推着两轮的小购物车,赶各种农产品展销会。今年,她却孵在电脑前,不大跑了。“我叫女儿上网买吊瓜子,质量还可以,价格也还公道。”

  像王阿姨一样,越来越多的城市消费者接受了农产品网购。

  “吊瓜子好赞,有香味,妈妈特别喜欢。”网友“梦想依”在一家网店上这样留言。

  看着这些留言,电脑另一头的叶松旺笑了起来。“今年我收购了柘岱口乡全乡共计1000多斤吊瓜子,到现在全部卖光了。土猪肉等也卖得不错……”在遂昌县柘岱口乡“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内,他自豪地指着自家的“货品展示区”。

  所谓的“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是叶松旺用100元月租金租来房子后,改建而成。站内设有一个简陋的“货品展示区”,就是几个黄色的木柜子,钉在旧门板上。柜子内,放着一些袋子包装的地瓜干、黑木耳,小瓶装的蜂蜜、高山绿茶等当地产的农产品。另一侧,放着电子秤等。

  叶松旺,高中学历。2011年前,他还是当地一个普通农民,农忙时种地,农闲时砍柴、背木头,打打零工。“以前赚钱很困难,当时做得累死,一年收入最多也只有1万多元。”叶松旺回忆。

  2011年,叶松旺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开始接触电脑,“我一开始不大会打字。”正巧,遂昌县网店协会培训当地一批农民转型做电商,叶松旺就去报名了。如今,他成了当地最活跃的农民电商之一,一年收入四五万元。“我卖的都是隔壁邻居或乡里农民种植出来的农产品。”

  “他卖掉了整个镇的吊瓜子!”遂昌县网店协会会长潘东明这样告诉记者。如今,仅在遂昌县一地,就活跃着1700多名像叶松旺一样的农产品电商。

  据遂昌县统计局的数据,去年,遂昌县农产品电商交易总额达3亿多元,杭州、上海是其最大的市场。“今年,遂昌县农产品电商交易总额增长40%-50%肯定是有的。”潘东明说。

  分析

  涉农电子商务正向2.0版本升级

  几年前,曾在上海一家管理咨询公司工作的潘东明,敏锐地感觉到网络营销可能给乡村带来的机遇。于是,他返回了故乡遂昌县。2011年3月,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他发动遂昌网店协会部分理事筹资成立了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今年7月,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包容性创新课题组通过资料搜集,在阿里研究院的推荐下,遴选出浙江省遂昌县等地作为电商调研案例,进行实地调研。

  遂昌涉农电商模式,也取得了成果。潘东明创建了浙江赶街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通过为农民提供本地生活信息服务、电子商和农村创业三大便民服务,将电商触角根植于广大农村。截至 2014年6月,已发展赶街网点数140个。”

  在这股农产品网购销售的大浪潮中,几年前还在丽水市某邮政局做中邮广告业务员的陈小方等人,如今也找到了一条创业“出路”——转型做农产品网上销售商。

  2012年,陈小方尝试通过网络销售大米等农产品,但是销售成绩差强人意。“线上销售额占营业收入的大约20%,线下销售额占了大约80%。”

  然而,到去年底,销售开始发生转变,“倒了个儿,线上销售额占营业收入约80%,线下占营收约20%。”

  浙江大学电子服务研究中心主任陈德人近日告诉记者,电子商务发展至今的“四次浪潮”中,第四次正值社会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电子商务呈现落地推进区域集聚的发展趋势。

  据介绍,2013年浙江全省实现农产品网络销售额近100亿元,约占全国农产品网络销售额的四分之一,位居全国第一。浙江农产品电商卖家累计达3.7万家,居全国第二。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包容性创新课题组指出,“作为一种自下而上发展起来的新兴经济形态, 涉农电子商务的自发性特征推动了行业发展初期的高速增长。目前,部分涉农电子商务领先的地区已开始从1.0版本向2.0版本升级。”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