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联村创新乡村文明“四步走”
- 发布时间:2014-12-04 06:31:55 来源:农民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黄炜钱叶飞
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镇永联村1970年从长江边上围垦建村,曾是全县最小、最穷的一个村。改革开放后,永联村走出了一条以工业化牵引,带动城镇化,进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路径,全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呈现出一幅由小镇水乡、花园工厂、现代农庄、文明风尚构成的“中国农村现代画”。2013年,全村销售收入355亿元,利税18.7亿元。村民人均收入32937元。
在发展过程中,永联村坚持经济要发展,精神要文明,两手抓,两手硬,积极投身文明创建,取得了一定成效。已连续三届被评为全国文明村,还获得了国家级生态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等荣誉。
永联村的文明创建,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步:带领村民致富,以组织威信抓文明
永联村围垦0.54平方公里土地后,由5个公社迁来的254户人家,808人,组成了一个村庄。由于是移民村,因而底子薄弱,人心涣散。加上地势低洼,涝灾多发,村民生活十分贫困,温饱得不到解决,滋生了讨债、要饭、偷盗、打架等不文明行为。
为了治理这些不文明行为,改变“乱村”形象,1978年,现任党委书记吴栋材同志受上级委派前来任职后,把“治穷致富”作为突破口。先是打破“以粮为纲”的禁锢,挖塘养鱼搞副业,解决了温饱。后抓住农民盖楼房需要大量钢筋的机遇,创办钢厂,走上了工业强村、工业富民道路。1985年,永联村跨入全县十个富裕村行列。老百姓生活安稳后,上述不文明行为基本消除。
带领村民由穷到富,还使永联村党委、村委班子树起了威信,得到了村民的认同和信任。此时村子小、人口少,两委班子对村民知根知底。因此村民中出现矛盾纠纷,两委班子通过走访、劝说、调解,基本都能顺利解决。
第二步:创新文明创建抓手,以长效机制促文明
上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永联村工业快速发展,经济发展和村民生活水平在全市首屈一指。村民中讨债、要饭的没有了,但是,诸如好吃懒做、乱拉关系、夫妻离婚、赌博嫖娼、闹个人利益的多了。村民并没有因为经济上的富裕而在精神上变得文明和幸福。加上1995年起,永联村先富带后富,先后5次合并周边村庄,面积从0.54平方公里增加到10.5平方公里,人口从808人增加到10938人,村子大了、村民多了以后,精神文明建设依靠两委班子的“走动式管理”,已经显得力不从心。
为了解决难题,永联村创新思维,找到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抓手——文明家庭奖。2004年起,村里将社会公德、个人品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计划生育、八荣八耻等要求转化为百分制考核条款,成立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以户为单位,对村民实施年度考核,年底按每人每年1000元标准,把扣分情况作为“文明家庭奖”的折扣率,用市场的杠杆、激励的机制来撬动村民文明素质的提升,让村民的“口袋”与“脑袋”共同富裕。
文明家庭奖设立时,对村民及村民小组所有成员实行联动考核,有一户人家被扣分,整个村民小组跟着被扣分,有效形成了不文明行为的监督常态化机制。
实践表明,“文明家庭奖”十分有效,使得说文明话,做文明事,成为了村民们的自觉要求。有一位村民张某在农贸市场做水产生意时,几个邻居跑过来抢他的鱼。原来张某赌博,导致小组成员被扣了奖金。几位邻居通过抢鱼、还鱼来提醒张某,不要因为自己的不文明行为影响到大家。之后,张某就戒了赌。
第三步:适应城镇化发展,培育现代新型农民
2006年起,永联村抓住国土资源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试点机会,投资15亿元,拆迁田间地头3000多户,按照城镇化、现代化的要求建设了农民集中居住区永联小镇。农民搬迁入住后,一方面享受到了城镇化的生活环境和条件,另一方面,也彻底改变了传统的生活方式。过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早五晚九,现在是上下班制度,早九晚五,生活有规律,业余时间多;过去老人通常住平房、烧柴火,现在坐电梯、烧煤气,生活方式不习惯;过去是左邻右舍之间的矛盾纠纷多,现在是楼上楼下之间因生活琐事吵闹的多。因此,如何帮助村民转变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构建“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实现农民生活方式的市民化,是摆在面前的又一个重要问题。
永联村对此主要采取了三个措施:第一,教育引导。开办“老年大学”、“社区学校”、“村民夜校”等,进行如何使用煤气、乘坐电梯、住房装修、养生保健等内容的培训,尽快让村民学会像“城里人”那样生活。
第二,文化熏陶。先后建设了文化活动中心、永联戏楼、喷泉广场、水幕电影等文化场所和设施,做到“月月有演出、周周有电影、天天演小戏”。同时,在村民中组建龙狮队、锣鼓队、舞蹈队等文体队伍,丰富村民业余文化生活,努力缩小城乡文化差距。
第三,严格奖惩。对在景观河里洗拖把、绿化带里种小葱、挤占公共楼道、随意停放车辆、楼上抛甩垃圾等行为,纳入“文明家庭奖”考核范围,迫使村民转变落后观念和不良行为。去年,为了推进信息化建设,村里采用贴补的方式,鼓励村民学电脑。目前全村已实现家家有电脑、户户能上网、个个会点击。
在这一阶段,伴随着城镇化的深入推进,农民土地的流转、就业方式的转变,不少人居住在村域外,加上乡村治理结构的调整,隶属于南丰镇政府的永合社区成立,村里不再直接管理村民的日常行为。为此,村里调整文明家庭奖考核方式,委托村民所在的社区、学校、工作单位,出具文明行为评价结论,对村民实施考核。同时,加大考核力度,考核结果与村民所有的二次分配、福利待遇捆绑在一起,使得永联村的村民不管走到哪里,都成为最好管、最自觉的人,叫响了“出了永联门,还是永联人”的口号。
第四步:加强文明渗透,构筑精神文明高地
通过多管齐下,常抓不懈,永联农民基本实现了向市民的角色转型,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向着休闲、信息、知识、思想、审美等高层次的方向发展,呈现出差异化、个性化的特征。
为了满足小众需求,彰显社会进步,永联村近年来积极探索实践,大力倡导爱心互助文化,引导村民由“律己”向“利他”转变,构建大众文明与小众文明和谐交融的新高地。
2010年,村里注册成立了为民基金会,接受村域内各组织和村民的捐赠,在安老、慈孤、扶残、济困、赈灾及兴建、改造慈善设施等方面发挥作用,实现了爱心奉献的规范化、常态化。
2012年,建设了一条爱心互助街,有学习、生活、娱乐、健康等4个互助功能区,多项服务功能室,日常开展为老人送餐、爱心家教等服务,为广大爱心人士、志愿者和服务对象搭建了供需对接平台。依托这条街,成立爱心互助志愿者联合会,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持续健康发展,现有志愿者近2000人。目前,村里还在建设惠民服务中心,吸纳专业人士和志愿者,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日间照料等服务,进一步构建“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