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985”“211”存废引争议 谁是高校实力的尺子

  • 发布时间:2014-12-03 13:32:00  来源:中国广播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导读】“985”、“211”工程存废之争愈演愈烈,配置教育资源“政府说了算”还是“市场说了算”针锋相对。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本期观点:市场是衡量高校实力的最好尺子。

  央广网财经北京12月3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有钱就是任性”。这句时下最火的网络流行语,用来形容“985”、“211”大学不为过。虽然中南大学校长透露教育部将取消“985”、“211”工程建设的消息已经被教育部否认,但社会对“985”、“211”工程存废的讨论仍然在发酵,甚至愈演愈烈。

  现实告诉我们,“985”、“211”的划分确实成为高校之间的"贫富分水岭"。这从各级政府财政拨款占高校科研经费的比重中可见一斑。

  去年,作为"985"、"211"序列的清华大学科研总经费最多,接近40亿元,财政拨款有27亿元之多,占比超过70%,而不是"985"、"211"的高校科研经费最多的西南石油大学,4.6亿元中只有大约1.2亿元,也就是四分之一左右是财政拨款,两者科研经费所获的财政支持相差达到23倍。也因此,各学校为获得"985"、"211"的资格,可谓使尽浑身解数、不遗余力。

  已经走过近20年历史的"211"、"985"工程,虽然在促进中国高校水平、能力提升上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出现的问题和未来走向值得关注。"211"、"985"高校的身份壁垒带来的教育资源失衡、大学行政化,以及利益固化等弊端,导致高校划分成三六九等、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遇冷,由教育不公上升到就业不公。

  "211"、"985"招牌何去何从?还要不要用"211"、"985"这样的所谓招牌来作为衡量高校教育质量优劣的标尺,需要引起教育主管部门深思。

  "985"、"211"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历史上已经基本完成使命,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逐渐显现,这一点几乎已经形成共识。在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人文学院副院长于长江看来,"985"、"211"的提出,体现出对当时教育部门对高等教育发展的考虑,但要反思的问题是:教育部门该不该成为推动高校发展、建立评价体系的主导力量。

  于长江:原来设置的时候,集中财力物力支持一些重点或者基础好的大学,是考虑到一个总体国家发展战略,由于资源有限,政府希望能支持高校的发展。从一开始就不是为了各个高校平等、公平或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它是想用国家有限的资源,促成总体科研水平。如果反思这件事,高校的发展到底该不该由政府支持,或者我们反过来说政府具不具备选择高校、评判高校以至于推动高校发展的资格?今天谁具有这个资格来为高校设立标准,这才是问题的核心。

  "985"、"211"工程存废之争愈演愈烈,配置教育资源"政府说了算"还是"市场说了算"针锋相对。究竟谁才有资格为高校设立评价标准?

  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张彬将就此评论。

  经济之声:如果没有了所谓的"985"、"211"工程之说,高校争抢经费、加剧教育不公的现象能不能就此打住?进而招聘单位是不是就不会以这个标准作为招聘大学毕业生的"门槛"?

  张彬:我觉得很难。因为"985""211"已经在社会中形成一些的固有模式,或者一种固有的态度,这些学校出来的学生,不管是招生的时候,对于学生素质的要求,还是毕业之后就业能力,应该说比一般高校还要强的,那确实是,你富家的孩子和穷人家的孩子那努力的成果是不一样的,也可能穷人家的孩子,有可能的脱颖而出,但付出有比他们多好多倍的艰辛。即便现在取消了"985""211",名虽不在了,但是实还在,但是它依然是重点学校,依然是国家所扶持的学校,依然会享受到很多在求学就业乃至于出国一系列的便利。

  经济之声:"985""211"的影响已经形成了,即使把这两个名称取消,现有的等级划分已经存在了,大家之所以关心这个问题,不外乎两点:一是教育资源能否合理公平配置,二是大学毕业生求职的时候,能否不再被用人单位戴着有色眼镜,以学校的含金量去衡量学生的优劣。如果说,市场对人才的评价才是衡量高校实力的最好尺子,我们该建立起什么样的教育评价体系?

  张彬:这种评价机制应该更多从个人的素质,学校发展的方向,包括未来一个发展的规划来考虑。实现中国梦,光有量不行的,必须质量有所保证,所以从有学上现在变成上好学,这个应该是政府层面、中央层面里面的转变。可是遗憾的是,我们的高等教育在这个改革过程中,往往是下改上不改,比如大学自主招生了,某一个学校打破固有的行政编制等等,但是没有一个的总体的顶层涉及,你会与发觉它的权利性不强,它的改革就没有具有代表意义和改革意义,因此推广起来也很难,所以评价体系的建设完全依托于我们教育改革深化的一个总体的宏观决策,没有宏观决策的话,那么先面的改只能是杯水车薪。

  经济之声:现在关于要不要保留"985"、"211"工程,社会上掀起了争论。有人说,高等教育毕竟不是义务教育,还是有必要有针对性地在经费支出方面采取重点支持的,不过也应该在大体投入相差不多的基础之上。教育的发展当然离不开主管部门的支持和引领,但是这个度怎么去把握?

  张彬:文件里面也已经说的很清楚了,深入推进教育资源的改革, "管、办、评",就是谁来管,谁来办学、最后这个体系谁来评价。我们的管理体系还是行政的管理,包括一些办学宗旨、评价体系都还没有跳出行政管理的思维,而非市场化。要打破必须有中央统一的顶层设计,自下而上的改革往往小打小闹,而自上而下的改革,才是一盘棋。所以未来的教育改革其实面很多,人才培养体制、管理体制、投入机制、科研体制改革、人士制度改革。我觉得第一步先打破"985""211"的壁垒。未来在科研经费的投入上,应该更多的向学术领域、科研领域去发展,达到这个目的,首先人士制度需要明确的改革,要“去行政化”。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