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凝聚“记录时代 见证梦想”共同价值
- 发布时间:2014-11-30 06:53:21 来源: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在中国传媒大学1号楼东侧静立着一块长形景石,校训“立德 敬业 博学 竞先”就镌刻在此石之上。
谈及校训的由来,需要追溯至1993年。据时任北京广播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黄勇介绍,这一年,北京广播学院迎来40岁生日。进入不惑之年的高校,办学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应该有一个明确的校训,以体现办学理念和规范。当时,适逢北京高校开展文明校园建设活动,学校认为应抓住契机,把制定校训提上议程,研究和确立校训的工作由此启动。
黄勇说,当时考虑,校训是学校的面孔,应展现学校的风貌;校训是办学的向导,应体现学校的特色;校训是师生的镜子,应折射师生治学做人的准则。如何兼顾“国学渊源、时代精神、学校特色、行业要求”,因而成为大家认同的取向。
调研是制定校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黄勇回忆当时情景说,每到一所兄弟院校,都要询问该校的校训词并带回来仔细研究,同时查阅古籍经典名篇中关于教育和修身立业方面的论述,以求得到启发。经过深入研究和多种方式征求意见,最终,“立德 敬业 博学 竞先”8字被学院党委讨论确定。
黄勇解释道,“立德”,是要求办学以德为先,师生重视道德修养;“敬业”,是要求师生热爱专业、专心学业、敬重事业;“博学”,是要求师生博闻广识、厚积薄发;“竞先”是激励师生树立竞争意识,勇于开拓进取、敢为人先。
为何将“立德”放在校训首位?黄勇说,德育一直是我国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同时,学院以新闻传播为办学特色,培养的传媒人才将成为未来传媒从业者,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能够坚守职业道德和担当社会责任。更重要的是,这也是对传统道德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德”犹如美玉,古人求之若渴。《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记载: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立德”被古人归位于“三不朽”之首,可见古人对“德”之用心。唐代经学家孔颖达曾作疏: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圣德立于上代,惠泽被于无穷。《河南程氏粹语·论道篇》中说:一德立而百善从之。
“立德 敬业 博学 竞先”所蕴含的德立善行、乐业敬业、博而能一、敢为人先的精神,与当今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中传人也必将成为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引领者和践行者。
校训之义,在于坚守践行,这是校训的生命之所在。陪着中传人走过21个春秋的校训,已逐渐凝聚成中传人的共同价值追求和信仰。转型的中国,风云激荡,时刻涌现着足以让历史铭记的人和事。记录时代,见证时代的光荣和梦想,也将激励着传媒学子在这样一个令人激动的时代里为传媒事业贡献力量。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