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5月08日 星期三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传统沃土中开出醇香花朵

  • 发布时间:2014-11-28 09:32:34  来源:辽宁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凌 鹤

  11月22日,由沈阳市书法家协会、北京画院研修中心主办,东方宝笈沈阳分公司承办的笈之韵——李正时、刘洪滨书画展拉开帷幕。两位书画家的书与画深植传统,功底深厚,味雅香醇。开幕首日观展者扶老携幼,偌大的展厅拥挤异常。

  沈阳市书协副主席、秘书长卢林主持开幕式,李仲元、姚哲成、宋慧莹、秦永春、高峻歧及徐炽的夫人王坤兰女士等书画界群贤莅临。东方宝笈总经理刘智深真诚表示,东方宝笈着眼于优秀的历史文化,发掘整理再造,让民族精华得以流传;着眼于当代优秀艺术家,为他们搭建艺术展示的平台,今天的展览即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李仲元

  书法创作要对传统始终敬畏

  辽沈书界泰斗之一李仲元在致辞中由衷谈道,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深入到民间与群众中,呈现异彩,意义重大。民间许多有识之士,尤其是企业家重视文化在国家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文化对人民的深远意义,承担起弘扬传统文化的历史任务。这种形式很感动人,艺术脱离官办,有更广阔的展示空间。

  三四十年前,沈阳市铁西区和沈河区文化馆办起了书法班,东西遥相呼应,在沈阳地区掀起了临习、弘扬书法的热潮。现在九畹中的重要代表、胡崇炜等新一代骨干力量都曾在书法班讲课、学习、成长,李正时也是其中之一。中华国粹首推书法,有人类活动就有汉字,有汉字就有书法,书法承载着民族精神、灵魂、文化底蕴。书法艺术根系深,源流不断,贵在传承。现今书法界乱象丛生,暗流汹涌,轻视传统,轻蔑前贤,求新求怪。书法是薪火相传的艺术,传统丢了,书法就变味了。在省市书协的坚持、提倡与引导下,沈阳市的书法创作对传统是敬畏的,李正时书法正是传统一脉。书界要继续提倡在传统上下功夫,也希望社会上有更多像东方宝笈总经理刘智深这样为艺术作贡献的企业家,一同为弘扬传统文化出力。眷眷长者之情,殷殷期望之语。

  李正时

  辽沈书苑开拓大军的一员

  1976年,在杨仁恺先生的倡导下,一些爱好写毛笔字的青年聚拢到铁西文化馆,开始对祖国传统书法的学习与研究,当时全国的书法活动尚属群众自发阶段,书协尚未成立。可以说李正时的书法生涯是与祖国的文艺复兴与书法振兴同步。李正时是辽宁书届九畹徐炽先生的学生,亦承教过李仲元、姚哲成等诸贤。徐炽先生曾撰文称:“正时是学古人的榜样,遍临唐楷、魏碑、篆隶、行草等几十种名碑名帖。先立文而后作书。在书法征途上除了勤于笔墨耕耘,更重视笔墨之外的功力训练。他如饥似渴地学习文学、历史、艺术理论,研究儒释道对中国传统书画的思想影响,书法创作从尚法到尚意,从有形的笔墨到无形的性情,妍润、娴雅、平和、清正之气充满毫端。 ”

  李正时早年习书,以《圣教序》、《兰亭序》为根本,逐渐深入,在《真草千字文》、《韭花帖》等许多历代经典碑帖中流连往复,深得古人精神。书入中年,便游走于颜真卿、米芾之间,《争座位帖》、《祭侄稿》、《颜勤礼碑》、《颜家庙碑》《麻姑仙坛记》等鲁公之佳作,无不遍临百通,得其精髓。《苕溪诗》、《蜀素帖》以及诸多米芾的手札书信也是当时的李正时专攻的对象。以米粒来计数临帖的劲头,成就了他书米芾从真假难辨到自抒胸臆的飞跃。小行书最具精妙神韵。

  鲁美书法专业研究生李旭赞扬李正时老师的书法:“下笔沉着有力,遒媚多姿,痛快之余,不乏韵致。看似平淡无奇,进而赏之,体势欹侧摆动,跌宕有序而秩序井然。通篇连而不断,似有韵律而一气贯通。既有唐人的法度和气象,又兼有宋人的意趣。 ”

  时至花甲的李正时,并未停止对书法艺术的追求。又攻怀素大草,写意的情趣融入笔墨。行气之间,多了跌宕起伏、纵横捭阖的节奏感,又加以北碑金石的笔法,苍劲而有力。他的书法,在传统帖学文化感的基础上体现了与众不同的历史沉淀的苍茫。

  李正时精于诗词创作。如果说这是他书法之外的另一个爱好,不如说诗词为书法做了非常高的奠基。他的诗词歌赋,如《望儿山记》、《书法赋》、《与徐勇先生言马》(又名 《马赋》)、《核伙沟三十韵》等成了他书法创作的绝佳文本,直抒胸怀,挥洒己意。今天的李正时已成为辽沈地区承上启下的书法中坚力量之一。

  此次展出的50余幅佳作便是他艺术创作的精华浓缩。

  刘洪滨

  承中国画传统写意之魂

  中国笔墨是最具独立审美价值的艺术语言,中国画坛凡称大家作手,无一不以笔墨彪炳于世,魂附骨存,骨依魂立。刘洪滨多年埋首创作,赴北京下江南,苦求各家精华,取法石涛、八大,承中国画传统写意之魂并出己意。作品风格融南汇北,细腻中见粗犷,微末处聚精神。笔墨生动,酣畅淋漓,尤以大写意小品见长。此次展出的50幅作品是他创作的积淀。

  中国水墨透过物象注重写意、写心,此“意”包含着画家的修养和审美意向。刘洪滨的画作或满纸云烟淡墨痕,或积墨铺陈气如虹,飘逸洒脱与阳刚、浑厚并存。他具有透过水墨形式,驾驭题材的高超表现能力,绘画语言推陈出新,富有诗意。观刘洪滨作品,让人忆起苏东坡所阐述的诗与画的最高境界:“论画以似形,见与儿童邻。作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他的绘画以文心诗意吸引着观众,站在画作前,能够感受到画家用全部心灵去拥抱自然,物我合一,引人共鸣。

  黑格尔《美学》阐释:“最伟大的艺术作品也往往是应外在机缘而创造出来的……一个真正有生命的艺术家就从这种生命里找到无数激发活动的机缘。”刘洪滨很多作品就是由生活激发出性灵,在平凡的景象中提炼大美,如《一花一世界》、《一方一净土》、《一水一浮生》等,将荷花人性画创作,表现出画家心地的善良与对生命的超然感悟。青年书法家陈守忠称赞刘洪滨的花鸟画借物寓意格调高深,善用宿墨,注重画面构成的表现力,注重水墨在纸上

  艺术家简介

  李正时

  1953年生于辽宁盖州,汉族,中共党员,大学文化。曾任沈阳第三机床厂宣教委员会主任,沈阳市铁西区文化馆美摄部主任,副馆长,馆长,党支部书记,副研究员,辽宁省书法家协会理事。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沈阳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沈阳市铁西区慈善会副会长,政协铁西委员,铁西区书画院院长,铁西区文体局老干部艺术大学校长,辽宁省少儿美术书法基地主任。

  刘洪滨

  1963年生于沈阳,毕业于北京画院中国画高研班,职业画家。

  数十年潜心绘画,南北求学。深入传统经典,深研笔墨意趣。

  的晕化与交融。

  其画作《独坐如虎踞》,构图灵感来自于毛泽东咏蛙诗:“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做声”。这首咏蛙诗气魄很大,作者托物言志,以蛙自比:虽是小人物,也有龙虎之姿,也有不凡气概。画作以积墨手法为主,小小之蛙如坐山顶,傲视群雄。

  刘洪滨继承徐渭,八大写意花鸟画的传统,发展发扬其笔墨精神,以此来表现脱俗清净的心性。《独立清扬》、《只有香如故》、《一花一世界》、《翩若惊鸿》、《安知我乐》都深具文人画风骨,笔墨灵动,表达了对中国哲学的领悟与诠释。石涛《画语录》述“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也”,当画家的心与自然万物同呼吸,笔墨与精神情怀相融合,方可神遇而迹化。刘洪滨迹化出的或流畅灵气、或优美轻柔、或含蓄隽永不拘一格的作品,在观者的心中留下回味与幽香。他的审美追求和笔墨取向注重简、淡、虚。传统墨之五色自如运用,意匠经营线条的强弱。其画作贵在不做作、不板滞、不漂浮、不油滑,更贵在有“气”。无“气”之画作只为“技”。 “气”是画家的灵魂与生命。刘洪滨画作“气”之清、之雅、之真、之灵表达了画家骨骼轻奇、不随波逐流、对节气、品格、精神的坚守与推崇如梅若竹,画家的意趣、学术观点、人生价值观通过笔墨一一解读,独具一格。

  史上著名的“谢赫六法”,首重“气韵生动”,强调艺术家与艺术品的气和韵。中国传统理论更是认为,文人画家有四大要素:人品、学问、才情、思想。人品既高,气韵既高;气韵既高,笔墨既高。创作与修养同过程,入世而不随流,出世而不好闲。刘洪滨的写意画让人看到了他在气韵养成的道路上沉心静气的孜孜求索与经年累积后的熠熠闪光,并看到了他沿此途执著前行必将取得的更大艺术成果。 □杨君毅 摄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