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卫平孙宏斌能否一笑泯恩仇
- 发布时间:2014-11-27 02:29:42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业内人士认为:就基本逻辑而言,正是因为融创杰出的管理能力,切割了可能导致绿城失败的项目,才挽救了绿城
■在当前市场导向占优势的大趋势下,宋的品质路线如能得到广泛深入体现,对于改善行业的公众形象还是大有裨益的
宋卫平企图重返绿城,为此与孙宏斌进行了艰苦的谈判,甚至不惜撕破脸皮,对孙宏斌口诛笔伐,个中原因何在?舆论对此已经按捺不住。
“肯定和这个(指当前受利好政策影响,楼市正在转暖)有关系。”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对中华工商时报表示。张大伟认为,房企最困难的时间已过去,楼市已明显企稳升温,一二线城市楼市资金面将明显好转。
简言之,“市场好了,(绿城)值钱了。”
怎么会这样!
宋与孙之间的争斗堪称波云诡谲。11月19日,由宋卫平签发的绿城集团发布对总经理田强的免职令,标志着融绿之战进入白热化。至于宋是如何获得公章的,是否发生了武斗,还有待双方出面澄清。
回顾绿城过去的百日,总让人有种扼腕却又无从叹息的无奈感觉:“怎么会这样!”
今年5月,孙宏斌旗下的融创中国以62.98亿港元(约合50.6亿元人民币)从宋卫平等绿城股东手中收购24.31%的绿城中国股份,交易完成后,孙宏斌取代宋卫平成为绿城实际控制人,宋卫平退居绿城第三大股东。
在8月25日绿城半年业绩报告会上,孙宏斌曾表示:“任何情况下融创不会放弃收购绿城。”
然而,不知从何时开始,宋氏反悔了。11月19日,宋的反悔情绪达到了顶峰,他以媒体记者记录,他本人口述的方式,发表了《宋卫平:我的反省与检讨》,他在文章中表示:“作为绿城的首席员工、创始人、20年的领头人,经过这100多天,我发现把绿城卖给了一个不应该卖的人……100多天发生的负面事件,太多的负面,已经明明白白告诉我,我一定是卖错了。”
11月19日,由宋卫平签发的绿城集团发布对总经理田强的免职令,标志着融绿之战进入白热化。
11月23日,有消息称,孙宏斌已决定有条件放弃绿城,消息人士透露初步方案是:1、宋卫平在12月31日前把包括本息在内的钱全额还给融创,那么就终止原协议执行,融创交还管理权,全面退出,宋卫平顺利回归;2、如果届时宋还不出钱,除了执行原收购协议外,宋卫平与寿柏年剩余部分合计18.55%股份,将由融创与九龙仓各收购一半,从而宋氏彻底退出绿城。
11月24日,融创发布公告表示,鉴于融创正考虑对收购事项作出调整,董事会将会另发公告告知最新进展情况。宋与孙之间的争斗堪称波云诡谲。其间还发生过一些戏剧性的故事。11月19日由宋卫平签发的绿城集团发布对总经理田强的免职令,田强是孙宏斌的得力大将。细心的人们会注意到,这份编号为“绿城房产令【2014】28号”的文件,已经在落款处加盖了“绿城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的公章。对于这份文件的合法性,目前尚无人提出质疑,不过,令人颇感惊奇的是,宋是如何拿到公章的。对此,媒体也是众说纷纭,11月20日有媒体称“公章等关键物品仍掌握在田强等人手中”,而11月21日又有报道称“为了争夺控制权,甚至有消息称双方人员围绕公章展开了武斗,一度引起警方介入。”
可见,关于公章目前由谁掌控的问题,说法相当矛盾。
记者仔细查阅了11月19日“绿城集团管理团队联合声明”,该声明的落款为“绿城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管理团队联合署名”,总经理是田强。该联合声明没有提及免职令上所加盖的公章,说明田强本人已默认加盖公章的真实性。据此猜测,目前公章已在宋卫平手中。至于宋是如何获得公章的,是否发生了武斗,还有待双方出面澄清。
宋卫平曾十分硬气地说,既然卖错了,辜负了合作伙伴和老业主们,他便决定即使顶着“失信”的骂名,也要回归绿城。甚至强行发布人事任免令,那么,他的回归,是否能是他自己想象的那么容易,宋的人事任免令是否有效?浙江泰杭律师事务所律师张会佳表示,他在查看了宋卫平签发的免职令后表示,文件显示是经过了董事会研究决定,从法律程序上看应该没问题,但如果只是单方股东签署了该人事任免文件,那么该文件是存在问题的,现任团队确实可不予采纳。
负面当中有正面
无论宋反悔的背后是否有某种利益集团的推使,宋的表现也足以在某种意义上表明了房地产行业在经济社会中地位:中国的房地产行业还有干头。
尽管一味强调孙在绿城有“太多的负面”,然而宋的反复却为自己招来了太多负面,财经专栏作家向小田表示:“无论怎么说,宋卫平不是得罪这些人,就是失信于那些人。他无路可走,实在难堪。经此一役,人格几乎破产,个人信誉受损极大,实在是经济利益无法弥补的。”
宋卫平到底咋想的?对此业界的评说基本趋于一致,如果说前述张大伟的看法一针见血,那么向小田则对宋的思想轨迹进行了较为深刻的剖析:他最大的误判其实还是在政策环境上,当初他决意将绿城出手,是因为觉得这个行业没戏了,才会绝望才会产生去意的,而他的对手孙宏斌恰恰相反,对这个行业有着截然不同的认识。宋卫平曾经认为这个行业完了,现在他又感到了有一些不一样,认为这个行业还是可以继续玩下去的。所以他说,“中国房产行业在前20年是历史的一个机遇,所谓千年的机遇、百年的机遇。”这是他起家的背景,而现在让他继续返回来的背景是什么?是“我们清晰看到,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还远远没有完成,2/3的人口,中国的房地产行业仍将有着远大的前景。”
不过向小田的观点也有待商榷,因为这种观点无法解释为何宋离开绿城后又谋求创建蓝城。又有市场人士分析指出,宋是因为创建蓝城困难重重,所以又谋求在绿城重整旗鼓。
无论宋反悔的背后是否有某种利益集团的推使,宋的表现也足以在某种意义上表明了房地产行业在经济社会中地位:中国的房地产行业还有干头。
而从最新的数据看,随着央行和各地房贷政策的调整,10月主要城市房价环比跌幅进一步收窄,主要房企新增土地储备面积环比大幅上升,开发企业拿地态度有所好转,反映了中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近一年低迷后,看跌情绪在进一步淡化。央行房贷新政并没有沦为空文,根据中原地产统计数据,截至11月18日,今年一线城市宅地成交历史首次突破3000亿,全年将有望突破3500亿。
先君子后小人丢“范儿”
未来无论谁掌控绿城,他都不能不顾忌舆论,正如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在出席互联网大会时所发表的看法:“事件中的几方都是自己的朋友,谁重合同守信用,就支持谁,希望和气生财。”
19世纪英国首相帕麦斯顿曾说过:“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这句话可以完美地诠释当前宋与孙、融与绿之间的暗战,那就是商人之间的角逐始终是为了攫取利润并实现最大化。
宋作为当今房地产界有影响的人物,他的言行自然无法超越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这是可以理解的。他是个既求名又逐利的完美主义者,在建筑的品质上他精益求精,甚至不惜牺牲利润。然而,他为夺回绿城而表现出“先君子后小人”的做法为常人所难以理解和接受了,因为这种做法很容易将自己束之高阁,骑虎难下,丧失很多选择权,且名利双输,最终为了达到目的而不得不将自己千辛万苦塑造起来的伟大人格一再降低,弄不好成为人们的笑柄。
从这个逻辑来分析,宋基本上是要输掉的,而孙则能够占据越来越多的主动权。从道义上讲,孙在行业处于低位、宋为绿城的前途一筹莫展时接盘,受命于危难之时,实属义举。孙还以一句“既不做好人也不做坏人,而要做人”的内心独白示人,表明其与宋达成共赢的善意。在这种情形下,宋硬要夺回绿城,并以激烈言辞相加,多少有失“大哥”的范儿。
宋卫平质疑孙宏斌和融创团队的入主可能导致绿城品质的下降更是匪夷所思。就基本逻辑而言,正是因为融创杰出的管理能力,切割了可能导致绿城失败的项目,才挽救绿城。对于融创团队入驻后打鸡血拼业绩的做法,属于宋在出手之前应当考虑到的基本问题,而他在卖掉公司之前,曾表示过孙宏斌是他认为最适合接管绿城的人,现在居然出尔反尔地扬言“卖错了人”,实在不能自圆其说。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宋和孙其实根本不在一个量级上,谁能赢在理上,一目了然。即使公章已被宋所得,孙的手中也有许多牌可打,其中的道义牌可以称得上是王牌。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员严跃进表示,除了资金这道槛外,宋卫平要返回绿城还要跨过三个门槛。第一是股权收购的法律层面门槛。这需要港交所认定此前的股权出售并不合法,才能给宋卫平杀回来的机会,且回来得“理直气壮”。第二要过孙宏斌这一关。毕竟从股权出售后到现在,绿城在融创的营销策略下,经营业绩得到提振。对于孙宏斌而言,他已经熬过了一个低迷期,若没有比较大的溢价,此时退出股权收购计划并不合理。第三是道德门槛。近期针对绿城股权争夺事件,已经有了正反两面的舆论观点。宋卫平要想夺回股权,也要从道义上做文章,即证明其回归绿城,不仅符合交易规则,也合乎常理。
未来无论谁掌控绿城,他都不能不顾忌舆论,正如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在出席互联网大会时所发表的看法:“事件中的几方都是自己的朋友,谁重合同守信用,就支持谁,希望和气生财。”
何时一笑泯恩仇
既然双方目前都处于胶着状态,还是把裁决权交给市场吧,相信市场最终将作出公正的选择。
不过,对于孙宏斌而言,想要守住绿城控制权也决非易事,根据港交所规定,一旦判决融创与宋卫平一致行动人成立,融创要么放弃收购,要么以12港元一股的价格向包括九龙仓在内的所有股东发出全面收购要约。为此,融创可能要拿出200亿元的真金白银来完成收购案。这对正在快速扩张的融创而言,无疑压力过大,融创一旦放弃收购,宋卫平就可以避开道义谴责,顺理成章回归绿城。
既然双方目前都处于胶着状态,还是把裁决权交给市场吧,相信市场最终将作出公正的选择。融绿并购之争其实就是产品主义和市场主义碰撞后的结果。从契约精神讲,宋卫平的做法的确不合适。不过,在遵守契约精神的同时,也应敬重产品情怀。正如人们所看到的那样,因为经过20年的发展,房地产行业已经成为支柱产业,但遗憾的是,20年来这个行业在正面价值观、技术内涵和产业引导方面并没有起到与其经济地位相适应的表率作用。在当前市场导向占优势的大趋势下,宋的品质路线如能得到广泛深入的体现,对于改善行业的公众形象还是大有裨益的。而作为旁观者,包括媒体,都不应站队,应当给他们时间。正如兰德咨询总裁宋延庆所说,不应出现所谓的“双输”局面,相信宋卫平与孙宏斌会“一笑泯恩仇”。
图中左为孙宏斌,右为宋卫平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