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5月08日 星期三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宋福如:打造“中国北方第一村”

  • 发布时间:2014-11-26 01:30:54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可喜!可贺!老宋,什么时候亩产达到900公斤了,我专程到永年向你祝贺。”袁隆平在电话里激动地对宋福如说。

  今年,宋福如的有机硅水溶缓释肥小麦百亩小麦高产示范方亩产达到818.6公斤,创中国小麦亩产历史最高纪录。袁隆平得知这个消息,兴奋不已,但他还不知道,宋福如的目标是2016年向小麦亩产1000公斤进军。

  这是一个敢想敢做的人。认识宋福如的人都说,他是一名具有时代特色的农村党支部书记,是一名血管里流淌着道德血液的农民企业家,是一名具有强烈的奉献精神、值得用生命托付的共产党员。

  中国“硅谷”

  早在1985年,宋福如就看准国家发展民营经济的大趋势,果断放弃了峰峰煤矿中最年轻中层干部的职位,在众人惊诧的目光中回村当起了农民。在很短的时间内,宋福如创造了无尘粉笔、除臭鞋垫和特效诱鼠剂等3项发明,仅靠专利转让就获利上百万元,在当地引起轰动。

  掘到“第一桶金”后,他口出狂言,进军国际尖端科技领域,为中华民族做一番大事业。一个只有初中文化的农民敢说出这番话,许多人觉得宋福如简直疯了。

  但宋福如认准的事,八头牛也拉不回。他买来专业书籍,彻夜苦读;走进科研院所,求教于国内一流专家。一个偶然机会,他从国内著名有机硅专家戴莲如口中得知:有机硅是世界上新兴的化工材料,几乎所有的领域都离不开它,国际上已经开发出有机硅产品6000多个品种,而我国才有几百个,市场前景广阔。

  宋福如当机立断,关停了自己的化工小作坊,成立了永年县有机硅化工厂,立志在精细化工领域闯出一片新天地。1989年,宋福如研发出了当时属国内空白的高科技产品——硅铝腐植酸。辽河油田闻讯后率先订货100吨,使他一次就赚了45万元。初战告捷,让宋福如信心倍增。

  然而,几年的市场打拼使他深深懂得,做高科技产品,仅靠勇气和胆量是不够的,还需要一流的人才。

  “一定要让国内最优秀的专家为我所用。”宋福如求贤若渴。得知四川某研究院在化工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他几次入蜀访贤拜能,想请有机硅专家林国强出山。

  对宋福如来说,1999年是一个转折点。林国强再次来企业考察时,惊人的变化展现在眼前:办公楼、专家楼、实验楼以及现代化的厂房散布于满园绿海中。想想10年来,宋福如对自己家庭的帮助,对自己的坦诚相待,林国强决定落户永年。

  2000年,宋福如又把公司更名为河北硅谷化工有限公司,并于2004年成立了河北硅谷化工研究院。

  把科研目标锁定国际先进技术,硅谷公司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他与专家一起研发的PRTV防污闪涂料攻克了防污闪的世界难题,迅速在电力系统大规模的推广使用,每年为国家避免因停电造成的损失上千亿元;自主研发的SF260钻井液用硅氟高温降粘剂在全国11个油田得到推广应用,可抗260摄氏度的高温,超过美国同类产品,被专家们誉为“王牌中的王牌”。

  高性能碳纤维的强度是钢材的5倍,重量是钢材的1/5,抗高温达到3000度以上,是航天、航空、高性能潜艇、导弹的必备材料。2008年开始,宋福如先后投资10亿元,经过近8年的艰苦攻关,成功地研发了T800碳纤维,并主持承担了碳纤维及制品的国家863计划项目,还成功实现了高强度、高模量芳纶1414纤维的工业化生产,该产品获得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两大特种纤维的研发成功,一举打破国外对我国30多年的技术封锁。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宋福如深深爱着家乡的这片土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连年增收,但另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是,上世纪60年代至今,粮食产量增产了8倍,但化肥增施了35倍,且化肥利用率仅为30%-35%,浪费严重,污染了土地和环境。

  然而,提高化肥利用率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将研究重点转向于此,目前国外化肥利用率最高水平已达到70%。

  宋福如带领的团队结合有机硅新材料研发的优势,经过10年探索,研究出了一种有机硅水溶缓释肥,解决了肥料“水溶”与“缓释”的一道世界难题,把化肥利用率提高到80%以上,并且能抢救板结土壤,恢复农产品原生态味道,在中国农村广阔的天地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神奇的故事。作为国内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国内首创、世界唯一”的有机硅水溶缓释肥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还占领了世界化肥领域的制高点。

  当起了“村支书”

  当宋福如的事业如日中天时,他的家乡广府镇东街村却因遗留问题多,村班子几近瘫痪,成为老大难村,光外债就达40多万元,乡亲们都希望宋福如能回到村里带领大家脱贫致富。2005年3月,宋福如被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

  妻子担心他身体吃不消,主张多给村里捐些钱,几百万、上千万都行;公司的高管们也认为,公司正处于二次创业的关键时期,再接个烂摊子,天天被数不清的琐碎事缠身,企业发展必定会受影响。

  “这些我都知道,可我是一个有着32年党龄的老党员啊。党员就意味着奉献,只要能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吃再大的亏也值!”宋福如在就职时向乡亲们立下誓言:“做有公心、责任心、事业心的好支书。”

  2005年8月4日,宋福如上任了。他对全村300多名村民代表提出了“村企共建”的思路:“万贯家产只是一个数字概念,企业归我所有,我归家乡人民所有。”

  村企共建,实际上就是宋福如个人掏腰包。他首先投资80万元打了3眼深水井,让村民们喝上了甜水;出资300多万元新修了2.5公里的广府城东潭路。随后又拿出500万元,建起了卫生防疫用品厂,安置了广府东街、北街两个村的120多名剩余劳动力。逢年过节,宋福如自己出钱看望东街和北街的60多家军烈属、特困户、孤寡老人,每年资助20多名贫困生上大学。

  上任的时候,宋福如给乡亲们许下一个诺言:不让村里任何一个孩子上不起学、一个成年人就不了业、一户困难户生活不下去、一个群众看不起病。

  为了兑现这个诺言,宋福如出资设立了寒门学子助学基金和困难群众就医基金;全村2800口人的新农合、新农保,个人缴纳部分全部由集体承担;免费为每个村民上了家庭财产险、医疗保险、意外伤害险;每年发放近百万斤米、面、油,全村人都能免费吃粮;400多名60岁以上的老人享受每月200-500元养老金。

  打造“中国北方第一村”

  在广府古城,东街村可谓“一枝独秀”,可与它“屋连脊、地连边”的几个村仍然落后,这成为宋福如的心病。有好长一段时间,宋福如每天晚饭后,就到这些村子里转来绕去,设想他心中的蓝图。

  经过深思熟虑,宋福如萌发了“扶持周围村庄,实现共同富裕”的想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宋福如奔赴江苏华西村考察。回来后,他信心十足。华西村是工业反哺农业的典范,宋福如决定学习华西精神,加大反哺力度,争取把东街村周围的几个村庄联合起来,成为“东关村”,打造“中国北方第一村”。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景色半城湖。”这是宋福如要和东街的乡亲们一起建设的新农村美好蓝图。

  现在的广府古城东城墙外,绿柳、荷塘环绕着一大片仿明清风格的两层小楼,这便是投资1.2亿元建设的新民居,是宋福如上任后的一个“大手笔”。这些聘请清华大学城市规划研究院设计的300多套新房,全部使用节能、保温、环保的新材料,村民不花一分钱,直接从老宅子搬进160平方米的新家,水费、取暖费、房屋装修费“全免”。

  宋福如说,以前村里没基础,他只能给村里“输血”,现在他要通过发展集体产业,培育村里的“造血”功能。

  东街附近有2600年历史的广府古城,自然风光秀美,杨露禅、武禹襄两大太极宗师都出自广府,当地拥有“古城、水城、太极城”的独特文化旅游资源。宋福如根据广府的环境特征,确立了旅游兴村、工业振村、农业富村的三大发展战略,构画出广府经济新轮廓。他个人投资1亿多元,对广府古城墙及周边环境进行了全面修复,为东街旅游产业发展搭建起舞台。已经建成的东关生态文化村、太极文化广场、冰雕荷花展、森林公园、甘露寺、民风民俗博物馆、文化彩灯艺术展等等项目,先后带动千人就业,每年能为村里带来2000多万元的收入。接下来将建成的大型水上娱乐项目、国家级渔业休闲基地、黑龙潭农家乐娱乐场等,十大文化旅游项目全部建成后,东街每年将有1亿多元集体收入。

  宋福如又以工业反哺农业的方式,将村里的剩余劳动力全部安排在自己的企业就业,从根本上消除贫困。另一方面,他还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带领全村进行集约式生产,大大提高了效率。

  “历史是人创造的,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一批创造历史的人,我们都应该在不同的岗位、不同的领域,成为创造历史的人,成为优秀的河北人。”这是河北省永年县广府镇东街党支部书记宋福如在2008年全国人大会议分团讨论时的发言。

  八千里路云和月,一路风尘一路歌,这是宋福如最贴切的写照。他是一名精神苦旅者,在跋涉中无私奉献;他是一名情感凝聚者,在征程中寻找人生高度。他用自己的言行感动着这个社会,他的传奇故事在燕赵大地一传再传。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