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23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沪指创三年新高 银行理财破5时代来临

  • 发布时间:2014-11-25 09:14:43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这一场规模庞大、旷日持久的中国居民家庭资产再配置才刚刚开始。不过,和过去居民财富大规模向房地产市场以及银行理财、信托等市场流动不同的是,在A股市场一洗熊市的大背景下,这一场大规模的资产再配置将有可能更多地流向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

  刺激 沪指创三年新高

  A股市场正在全面进入“亢奋期”,继沪港通正式开闸之后,央行突如其来的超预期降息完成强力接棒,给市场打上了一剂“强心针”。

  周一(11月24日),受央行降息利好刺激,A股高开高走,券商、地产、保险股等全面爆发,上证综指最高至2546.75点,创出自2011年9月2日以来新高。深证成指盘中涨幅超过3%。截至收盘,上证综指涨46.09点,涨幅为1.85%,收报2532.88点,深证成指涨245.61点,涨幅为2.95%,收报8577.91点。两市全天成交金额5743亿元人民币,超过11月11日创下的5740亿,刷新历史纪录。

  央行的超预期降息,再加上A股市场周一的强劲表现,使得市场牛市来临之声更是愈发响亮。博时基金宏观策略部总经理魏凤春表示,三季度以来,经济增长的下行压力不减,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盘踞高位,而消费物价低迷,生产物价持续通缩,“降息”已是刺激经济的必要之举。这次超市场预期的降息,有可能短期扭转宏观经济的颓势,市场经过持续上涨之后,这次降息或令市场“酒酣耳熟”。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真实牛市已经到来,A股的“钻石底”正式宣告成立,整个市场还是会两极分化,蓝筹股重心将会缓慢上移,垃圾股、题材股、次新股、伪成长股等股票的冬天已经来临。

  冲击 14万亿银行理财高收益难以为继

  相对于市场的短期波动,在业内人士看来,此次央行降息带来的一系列影响才刚刚显现。其中尤其值得重视的是,不对称降息带来的市场实际无风险利率中枢的下移,将使得中国居民资产配置中重要的一块——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出现下滑,而这将带来一系列巨大的影响。

  来自银监会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5月末,全国400多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存续理财产品50918款,理财资金账面余额13.97万亿元。2013年银行理财产品的加权平均收益率为4.13%,给国内居民创造的财产性收入超过4500亿元。相比之下,截至2014年5月末,A股市场的总市值仅为23.97万亿元,流通市值仅为19.95万亿元。考虑到A股市场的整体持股结构(国有股、原始股东、机构持股等),也就是说,中国居民在银行理财产品上的资产配置很有可能远远超过其持有的股票市值。

  业内人士分析称,长期以来,银行理财产品除了购买便捷之外,资金收益率高,再加上没有出现大规模打破“刚性兑付”事件,其收益实际上是无风险收益,相对于跌跌不休的股票市场而言,无疑更具有吸引力。实际上,观察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过程,正是在2009年-2013年这一段A股漫长熊市时期,银行理财产品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许多银行设计理财产品时特意将到期日安排在月末季末时点,以求增加存款规模。另外就是通过表内业务,发行保本型理财产品来稳定存款来源。

  不过,尽管还没有出现大规模打破“刚性兑付”事件,但银行理财产品的高收益率已经难以为继,央行此次降息则更是加重了这一趋势。来自银率网的数据显示,目前,非结构性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周平均收益率已从年初的5.76%下滑至上周的5.04%,预期收益率超6%的非结构性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发行量占比也从年初的40%以上跌至3%以内,预期收益率在4%至5%之间的产品发行量占比逐步上升。国有银行发行的非结构性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水平早已跌破5%,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的理财产品平均收益水平还保持5%上方,预期收益率超6%的高收益率理财产品也多来自这两类银行。

  银率网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殷燕敏表示,银行降息的目的旨在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对于固定收益类投资产品的影响是一致的,收益水平均将下行,对于银行理财产品而言,投资端收益的下行将传导至银行理财产品,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水平也将进一步下行,预计将跌破5%的水平。

  转向 50万亿居民储蓄再配置起步

  银行理财产品的高收益难以为继,将带来一系列深远的影响。在业内人士看来,一方面,不对称降息带来的资金成本提高将迫使银行理财产品提升风险偏好,更多地投向权益类市场;另一方面,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的下滑将可能使得部分居民将资产更多地直接配置到固定收益类产品甚至股票市场上。无论哪一种,都意味着,规模庞大的银行理财产品资产将更多地向证券市场(包括固定收益市场和股票市场)进行前所未有的转移,从而实现中国居民的资产再配置。

  海通证券姜超团队最新发布的宏观周报表示,贷款利率的下降除了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之外,还将大幅降低信托等非标资产收益率。报告称,由于银行理财收益率平均在5%左右,远高于3%左右的存款利率,意味着银行理财对居民存款的取代仍将持续。目前居民储蓄总规模约在50万亿,假定有一半左右被理财取代,则未来几年新增理财规模在20万亿以上。按照35%配置非标、60%配置债券、5%配置股票的比例,20万亿新增理财就会带来12万亿新增债券投资需求、1万亿新增股票投资需求。而当前每年净新增债券发行仅在5万亿左右,股票发行不到5000亿。远远不能满足银行理财未来的投资需求。

  报告称,随着银行负债从存款向理财的转移,其代表的是中国居民的储蓄资产假借银行渠道大规模配置向了资本市场,其将消灭一切高收益,因而无论债市和股市的风险偏好均将提升,未来将迎来资本市场发展的大时代,也意味着迎来金融泡沫的大时代。

  李大霄则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的下调,凸显了蓝筹股吸引力的提升。资金都是追求更高收益率的品种。随着降息的到来,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的下行是必然的,这部分资金将有望进入股票市场。在他看来,中国居民财富从理财产品向股票市场的转移才刚刚开始,从对理财产品和股票市场的配置来看,理财产品还是居多,随着双方吸引力的此消彼长,将会发生转移,这种转移是一个大周期的开始,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则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如果存款利率越来越逼近理财收益,这就意味着不需要购买理财产品就能够享受到买理财产品的收益,这个趋势是不可避免的。他表示,这类资金(银行理财)对收益率要求不高,对安全性要求较高,也不愿意花太多的时间精力,和股票市场的资金性质不一样。在打破银行理财产品刚性兑付的情况下,这类资金可能会进入固定收益类产品。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