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7日 星期二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图书流转让知识“坑塘”变“活渠”

  • 发布时间:2014-11-22 03:32:14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刘云杰刘福春文/图

  读书看报忙“充电”、上网“冲浪”搜信息、借阅新书忙交流……如今,“泡”在农家书屋已渐渐成为山东省广饶县农民的一种新时尚,书屋成为他们用科学、闯市场、奔富路的“加油站”。

  流动图书——

  为书屋增添新活力

  11月7日,广饶县李鹊镇黄东村农家书屋管理员李爱云驾驶电动三轮车刚从镇上回来,没顾得上休息,就把带回来的“新鲜品”——300册图书摆上了书架。“这300册图书是我们征求了村民的意见后从镇上借阅的,其中有120册是关于大棚蔬菜栽培管理类的。我们村种植大棚蔬菜的有百十来户,这些书对他们有很大用处。”李爱云介绍说。

  在广饶县图书馆李鹊分馆,现有藏书2万册,涵盖农业种养、医疗卫生、文史哲等22个种类,《大棚蔬菜技术指导》《外出务工实用技术与技能》等书深受农民喜爱。而李鹊镇黄东村农家书屋存书仅有2000册,而且多数内容比较陈旧,前来翻阅的村民少得可怜,这些图书成了支撑门面的“摆设”。

  为解决图书内容比较陈旧问题,李鹊镇探索推行了“图书流转”制度,以镇图书馆为基础,征询各村的意见后,以300册图书为一个单位,让各村集中借阅。该镇黄东村村民韩新生种大棚蔬菜已有6年,是当地响当当的种菜专家。他说:“流转的图书我是每期不落,像今年我家的大棚使用了‘生物反应堆’技术,茄子长势非常好,这技术我就是从流转图书中学来的。”

  “图书流转制度,让镇上的图书‘走下去’,与村级图书形成优势互补,把图书由‘坑塘’变成‘活渠’,让全镇农民都有出版时间更新、内容更适合自己的书看。”李鹊分馆图书管理员西曰莉说。

  数字化升级——

  书屋迈上新台阶

  “如今大伙儿闲暇时间就往书屋里跑,看新闻、查技术、听故事,特别是数字化升级以后,安装上电脑,查阅资料更方便,这书屋用处可大了。”陈官乡杨斗村村民马玉芳介绍说,“我的电脑知识学习的相对较少,耽误浏览效率,以后电脑知识要多学习。现在查看致富信息都上网,咱农民也要紧跟潮流。有句话说得好:‘活到老,学到老’”。

  今年,广饶县先后争取省市专项资金30万元,对全县180个农家书屋进行了数字化升级。升级后的卫星数字农家书屋有数字图书2000册,可阅览130份报纸、30种杂志,每天更新1部电影,每周更新1部连续剧。

  同时,数字农家书屋在选址上也进行了合理调整,或选在农村原有农家书屋里,或选在农村文化大院等农户相对集中、文化氛较浓厚、有阅读需要和方便阅读观看的地方;通过落实书屋专兼职管理人员,完善书屋开放管理制度,村民可以随时阅读书报和观看影片。数字农家书屋的建设,创新了阅读模式,与传统农家书屋形成了有益补充,使农家书屋的传播能力得到提高,带来更多精神方面的享受和提升,丰富了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三级体系——

  使书屋有了“内循环”

  广饶县始终坚持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思路,将更多的资源向基层和农村倾斜,通过构建城乡一体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满足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为此,该县启动了依托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建设县图书馆分馆工程,目前9个乡镇(街道)的分馆图书上架、管理系统调试、图书管理员培训等工作已全部完成,11月份正式开馆运行,实现了全县在网图书的通借通还,“县图书馆-镇图书馆-农家书屋”的三级体系布局日益合理,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圈基本建成。

  广饶县李鹊镇唐家村文化大院里,室外的村民忙着健身锻炼,室内的村民则在阅读图书中休闲放松。唐家村农家书屋管理员张丽君说:“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大伙儿更注重文化建设,读书看报成了新时尚,晚上书屋里看书的人很多,有时候10点钟都关不了门。”

  “前几天,我去镇图书馆借阅图书,都是新书,而且符合现在形势,内容也齐全;以前借书得跑到县城去,很不方便,现在乡镇有了图书馆,借阅更方便了。”张丽君说,“今年,咱村的农家书屋数字化升级了,书籍种类有了很大变化,更新速度也快了,过些日子书籍互通有无以后,服务群众就更便利了。”

  广饶县通过积极设立县图书馆乡镇分馆参与农家书屋建设,延伸了服务半径,实现了有限图书资源的有效利用,探索出一条促进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